1、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____蘇軾《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3、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____崔護《題都城南莊》
4、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____志南《絕句》
5、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____秦觀《八六子·倚危亭》
6、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____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7、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____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8、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____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
9、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____陸凱《贈范曄詩》
10、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____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1、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____劉方平《春怨》
12、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____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與春天有關的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節令。“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透過觀察天體執行,認知一歲(年)中時候、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廿四個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1、跟春天有關的成語: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滿人間,滿園春色,春意闌珊。
2、春回大地
[釋義]: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嚴寒已過,溫暖和生機又來到人間。
[出處]:宋·周紫芝《太倉稊米集·歲杪雨雪連日悶題二首》:“樹頭雪過梅猶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3、春光明媚
[釋義]:明媚:美好,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鮮明可愛。
[出處]:元·宋方壺《鬥鵪鶉·踏青》套曲:“時遇著春光明媚,人賀豐年,民樂雍熙。”
4、春滿人間
[釋義]:指生機勃勃的春意充滿人間。
[出處]:宋·曾鞏《班春亭》詩:“山亭嘗自絕浮埃,山路輝光五馬來。春滿人間不知主,誰言爐冶此中開?”
5、滿園春色
[釋義]:整個園子裡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出處]:宋·葉紹翁《遊小園不值》詩:“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6、春意闌珊
[釋義]:闌珊:將盡,將衰。指春天就要過去了。
[出處]:南唐·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間的四月,春歸芳菲落盡,山中古寺的桃花竟然剛剛盛開。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 ...
關於處暑的詩句古詩 與處暑有關的詩古詩
1:閒適
宋·陸游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
柴門傍野水,鄰叟閒相期。
2:滿庭芳又黃邑於公乞修行
元·王哲
論修行,翁甚喜,津堪作瓊漿。清火赫,顛倒吉還昌。
顯金烏甚朗。中現、玉兔精詳。談正,處暑氣變成霜。
當內寶,珍珠璧,一一 ...
立秋的優美詩句鑑賞與立秋有關的唯美古詩詞
《立秋》(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左河水
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裡話豐收。
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
《立秋前一日覽鏡》(唐)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
與白露有關的優美的詩句關於白露節氣的美好詩句及賞析
《蒹葭》
先秦《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 ...
夏至的詩句 與夏至有關的詩詞精選鑑賞
《和昌英叔夏至喜雨》
宋代:楊萬里
清酣暑雨不緣求,猶似梅黃麥欲秋。
去歲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禱汗交流。
此生未用慍三已,一飽便應哦四休。
花外綠畦深沒鶴,來看莫惜下邳侯。
《夏至日作》
唐代:權德輿
璿樞無停連,四序相錯行。
寄 ...
關於六一兒童節的詩句
1、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 胡令能《小兒垂釣》
2、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 胡令能《小兒垂釣》
3、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楊萬里《舟過安仁》
4、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 呂岩《牧童 》
5、花落家童 ...
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1、〔宋〕蘇軾《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2、〔唐〕李白《把酒問月》::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3、〔唐〕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4、〔宋〕歐陽修《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5、〔唐〕白居易的《琵琶行》:醉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