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應向傳統和民俗尋根
“七夕”應向傳統和民俗尋根
“‘七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原本準備送一些更有文化特色的禮物給女朋友,可真找不出送什麼!”一朋友說他是復興“七夕”的堅決支持者,但連續三年“七夕”都是送玫瑰看電影,感覺跟情人節差不多,覺得沒啥意義。
洋“情人節”來臨時,吃巧克力,送紅玫瑰,珠寶衣服鞋子,看電影K歌全都應景。七夕節該找什麼應景呢?以上種種花樣,彆扭不說,總像在借人東西用,很不順手。人們覺得“七夕”氣氛清淡,也無非是跟“2·14”相比。
七夕作為首批傳統節日,因為應了個情字,按理說有受歡迎的基礎。可為什麼不火呢?據最能體現節日氛圍的商場業內人士介紹,“情人節”的擁護者和主要消費群體多半是年輕人,看重時尚、新鮮。“七夕”傳統意味比較重,很少有人賦予其時尚內涵,因此年輕人不太“感冒”。“七夕”缺乏明顯的標識性物品,大家不容易找點造氣氛。此外,“七夕”按農曆計算,年年都在變日期,不容易記。
試問,現在還有幾人記得乞巧、殺雞、躲在南瓜棚下聽牛郎織女悄悄話這些民間習俗。充滿田園風情的“七夕”若只借了西化節日的形,再華麗也有形無神。其實,七夕的復甦跡象也表達了現代人這種迴歸式的內心需求。“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如此富有情調、文化厚重的七夕,何不在傳統和民俗裡去尋找些自己的標誌元素呢?
挖掘傳統文化中的民族因子、浪漫情調以及獨具特色的厚重成分,讓民族文化成為更多國人和孩子的文化呼吸,這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
七夕吃什麼傳統食品 七夕節人們會吃什麼時令美食
七夕吃什麼傳統食品 七夕節人們會吃什麼時令美食
1、巧果
浙江各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
2、五子
七夕“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禮拜默默禱告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們宵夜的食物。
3、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選沒有蟲蛀的綠豆一小碗,洗淨,平鋪到一個盤子裡,用溼紗布蓋好遮住陽光,放到炕頭上,每天噴幾次水使之保持溼潤。七天後,待豆芽長至兩三釐米長,便可做手擀麵,下鍋煮熟,過涼水拔透;然後熱鍋坐油,加肉丁炒熟,蔥、姜爆鍋,醬油、醋熗鍋,放綠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鹽、味精,做成豆芽湯;把麵條抓到碗裡,澆上豆芽湯即可食之。
4、雲面
膠東人七夕吃巧果子,臨沂人七夕則吃雲面。吃雲面,此面得用露水製成,吃它能獲得巧意。
5、江米條
老南京人過七夕還有個獨特的風俗:吃江米條。江米條是一道漢族小吃,用糯米麵加豆粉和麵後在燜鍋裡蒸出來,放在石臼裡用棒子捶,再稈成圓形,曬乾用油煎出來,最後蘸梅花﹑松花﹑芝麻等豆沙製作而成的一種食品。
6、巧酥
還有許多民間糕點鋪,喜歡制一些織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此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
7、綠豆芽
在廣州,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
8、雞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9、餃子
鄄城、曹縣、平原等地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裡,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10、瓜果
在七夕這個特殊的節日,瓜果當然必不可少!七夕時吃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有些人喜歡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等繪成“花瓜”。
七夕為什麼吃巧果的三個傳說
1、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織女的悽美愛情,於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會做一種精緻的小點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織女能在天上相見。當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誠心所感動,將此事彙報到了天庭。玉帝礙於天規無法赦免牛郎織女,但是非常感謝小巧的心意,於是令月老牽線,促成小巧的美滿姻緣。此後,小巧和意中人廝守一生,夫妻不離不棄,和和美美,受到眾人羨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學習,在每年的七夕製作性狀各異的小點心,祈求姻緣美滿,幸福一生,這種點心也被稱為“巧果”,流傳至今。
2、七夕做餅如手指與口舌狀,名曰“巧食”,婦女、兒童用五彩線縷貫“巧食”拋擲屋背,謂讓喜鵲銜去搭橋,夜渡牛郎、織女過銀河相會。
3、巧果是七仙女灑的淚,給寶寶們戴上,女孩子會心靈手巧,越來越漂亮的。
七夕吃什麼傳統東西 七夕節吃的食物有哪些
七夕吃什麼傳統東西 七夕節吃的食物有哪些
1、巧果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麵糖蜜。《東京夢華錄》中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2、花瓜
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可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稱為“花瓜” 。
3、湯餅
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在歷史上各朝代另有不同的食俗。如魏朝流行於七月七日設湯餅。唐朝的節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進斫餅,並訂七月七日為曬書節,三省六部以下,各賜金若干,以備宴席之用,稱為“曬書會”。
4、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選沒有蟲蛀的綠豆一小碗,洗淨,平鋪到一個盤子裡,用溼紗布蓋好遮住陽光,放到炕頭上,每天噴幾次水使之保持溼潤。七天後,待豆芽長至兩三釐米長,便可做手擀麵,下鍋煮熟,過涼水拔透;然後熱鍋坐油,加肉丁炒熟,蔥、姜爆鍋,醬油、醋熗鍋,放綠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鹽、味精,做成豆芽湯;把麵條抓到碗裡,澆上豆芽湯即可食之。
5、雲面
膠東人七夕吃巧果子,臨沂人七夕則吃雲面。吃雲面,此面得用露水製成,吃它能獲得巧意。
6、餃子
鄄城、曹縣、平原等地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裡,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6、江米條
老南京人過七夕還有個獨特的風俗:吃江米條。江米條是一道漢族小吃,用糯米麵加豆粉和麵後在燜鍋裡蒸出來,放在石臼裡用棒子捶,再稈成圓形,曬乾用油煎出來,最後蘸梅花﹑松花﹑芝麻等豆沙製作而成的一種食品。
7、巧酥
還有許多民間糕點鋪,喜歡制一些織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此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
8、菱角
在廣東四邑,七月七晚上,家家戶戶在院裡設好案几,擺上供品,因菱與靈同音,供品中菱角是必不可少的。少女們剝著菱角鬥巧慕神仙;小孩們嚼著菱角喝植物活力;老人們就著菱角喝茶吃巧面
9、五子
七夕“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禮拜默默禱告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們宵夜的食物。
10、綠豆芽
在廣州,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
七夕吃什麼傳統食物 七夕節古人一般吃什麼
七夕吃什麼傳統食物 七夕節古人一般吃什麼
餃子
鄄城、曹縣、平原等地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裡,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巧果
浙江各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 ...
七夕節是傳統節日嗎 七夕節是不是中國傳統節日
七夕節是傳統節日嗎 七夕節是不是中國傳統節日
七夕節是傳統節日,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日期為農曆的七月初七,相傳是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又被稱為中國“情人節”。七夕節是我國的非文化歷史遺產,也是我國的具有特殊意義的傳統節日。
七夕節的傳說
七夕節的傳說一:乞巧節
這是河南魯山的傳說, ...
日本七夕節的由來和傳說 日本七夕和中國的區別
日本七夕節的由來和傳說
傳說七夕是於奈良時代由中國傳入日本的。此後,每年七夕來臨,日本各個家庭的成員都會聚到一起,將自己的願望寫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然後將這些詩箋與事先用紙所做的裝飾品一同懸掛在院中竹子之上。並且,家中大人會在院中擺上玉米、梨子等供品,以請求織女能保佑家中女孩兒的書法、裁衣等手藝能 ...
七夕節的由來100字 七夕節的由來和風俗
七夕節的由來100字 七夕節的由來和風俗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 ...
七夕節的來歷和傳說 簡單介紹七夕節的來歷
七夕節的由來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 ...
中國七夕節有哪些傳統風俗 七夕節的傳統活動有哪些
中國七夕節有哪些傳統風俗 七夕節的傳統活動有哪些
中國七夕節的傳統風俗有:食巧果、穿針求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 接露水、拜七姐、儲七夕水、為牛慶生、 拜牛郎、拜魁星、 拜床母、染指甲、七夕觀星、聽悄悄話、結紅頭繩、姑娘洗髮、曬書曬衣、為牛賀生等。
食巧果
七夜應節食物,以巧果最有名 ...
七夕節的來歷 七夕節的由來和風俗
七夕由來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