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八仙”習俗

“八仙”習俗

  

  “八仙”習俗 “八仙”的形象本來是統治階級的“仙話”人物。流傳“過海”這段故事時“仙話”就變成了民間百姓中的“神話”,“八仙”開始有了生命力,成為百姓喜愛的一組神仙形象。我國民間百姓對八仙是很熟悉的,在民間許多地方許多村莊,在那裡的圖畫、戲劇、小說和工藝品上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隨著故事的廣泛流傳,民間與八仙有關的許多習俗廣泛為大眾熟知。

  其一,舊時舟山群島在漁民中有一個禁忌:凡駛船出海上不能坐七男一女。老漁民講,這禁忌不知傳承了多少年。據說坐七男一女,就會在大海里出事。它是與八仙過活的故事有關的。相傳有一次八仙過海欲雲蓬萊仙島,鐵柺李把自己手杖變成一艘大龍船。八人坐在船上觀賞海上美景,一時高興奏起仙樂:韓湘子吹簫,曹國舅打響板,張果老擂起漁鼓,何仙姑和藍采和唱曲,再加呂純陽(洞賓)舞劍,漢鍾離搖扇,助興作樂,熱鬧非凡。結果聲震東海龍宮,驚動了龍王第七個兒子“花龍太子”。他因見何仙姑妙齡女郎,色世皆絕,就興風作浪,把她搶入龍宮。七位大仙見少了何仙姑,就各自祭起法寶,一齊殺向龍宮救回何仙姑。花龍太子因在八仙面前吃了敗仗,就懷恨在心,每見有七男一女同船出海便要肇事尋釁,所以在漁民中就有了這個禁忌。

  其二,我國江南許多地方都稱八個人坐的方桌為“八仙桌”。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這一種方桌,並且用它來祭祖、敬神和禮佛。平時不用也總把它放在堂前顯眼的地方。“八仙桌”的來歷據說與八仙有關。相傳,有一年初春,八仙奉玉帝旨意,前往東海邀請龍王參加宴會,在歸途中,他們趁時間還早,便裝扮成凡人,下到人間。他們見人世繁華,山川錦繡,便忘記了玉帝的禁令,翻山涉水,穿城過寨,到處遊賞。每到風景秀麗的高山大嶺,他們便坐下來休息。可是山嶺上沒有凳子、桌子,八位大仙就各顯神通就地取材,利用山上的石頭,做成石凳,搭起石桌,邊喝酒邊賞景。這樣許多地方就留下了八仙用過的石桌子。

  據說人間本來沒有桌子,是後來各地的木匠仿照八仙留下的石桌,做成可供八個人坐的木方桌,才有今天人們所用的桌子。因它最初是八仙留下的,所以人們叫它“八仙桌”。而至今還留在高山大嶺上的那些石桌,有的地方反倒改稱為“八仙石”、“八仙台”、“八仙坪”、“仙墩”了。但也有的地方認為:“八仙桌是畫聖吳道子所繪。據說八仙因仰慕畫聖吳道子之名,飄然而來拜會。吳道子覺得八仙光臨,蓬蓽生輝,執意要設宴款待他們。但他繪畫的洞中沒有桌子,便揮毫畫了一張方桌,擺在中間並設下八張凳子笑著說:“此桌為八仙所繪,那就叫‘八仙桌’吧。”

  其三,民間還有八仙的故事,傳說八人云遊四海,到人間逗弄作戲,感嘆仙界不及人世,神仙不及凡人。據說“八仙拳”是有一次八仙來到人間喝醉了人間的美酒,與店家爭鬥打拳而傳下來的。它同我國武術的醉刀、醉槍、醉劍和醉棍,並稱為“五醉”。

  其四,“八仙圖”是我國湘繡的著名產品,據說是因為湘繡姑娘心靈手巧,繡品絕妙引得八仙來遊繡鄉,在繡棚上留下了生動絕妙的八仙形象,成為風格獨特、名揚四海的工藝品等。這類傳說故事並不渲染仙人的神機妙算,反倒突出世間凡人的聰明才智。它們表達了勞動者熱愛生活,富於創造的生活情趣。

  其五,我國民間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祖師爺,並且設壇祭祀形成風俗。相傳呂洞賓是理髮業的神師。據說農曆四月十四日是呂洞賓的生日。這一天各地理發店都要熱熱鬧鬧地為他做生日。呂洞賓被視為理髮業的祖師是源於一段傳說的,相傳明朝時候朱洪武做皇帝。這朱洪武因為是個瘌痢頭,所以凡有剃頭匠被召進宮去,就沒有活著從宮裡出來的。因為剃頭時難免剃痛了朱洪武的瘌痢瘡,他一動怒殃及無辜的剃頭匠。

  後來這事被呂洞賓知道了。他便化身剃頭匠,應詔進宮。說也奇怪呂洞賓用那寶劍變的剃刀給朱洪武剃頭,即使碰著他頭上的瘌痢瘡也不感到痛,反而涼嗖嗖的感到快活。從此以後凡有剃頭匠給他剃頭,他的瘌痢瘡就不再感到痛了。在朱洪武統治時期,本來沒有人敢學剃頭的,後來學的人就多起來了,剃頭業也就日漸興旺發達。他們知道這是呂洞賓祖師的功德和庇佑,所以便對倍加感激把他奉為祖師爺。又因為傳說中的呂洞賓深諳醫道,具有起死回生之術,因此理髮店老師傅也大多懂一些小醫術。如刮砂眼、治“落枕風”、挖痧、止血、翻眼皮吹沙等,這自然有利於他們的店業經營。

  其六,民間祝壽慶賀要扮八仙敬酒。把八仙和祝壽聯絡起來,這與神仙可以長生不老這一古老觀念有關。宴慶時唱敬酒歌這是古風,古人稱為“佐樽之設”。祝壽唱的八仙敬酒歌,又稱八仙壽歌。歌詞首先唱道:“列位尊坐舉目留神細聽著,細聽俺唱一個福祿八仙慶壽歌。富神增福財神都來到,八仙們慶壽呀兩邊列排著。閃出來四個金字寫的本是‘閤家歡樂’。”

  接著就唱八位神仙,一個一個唱下去,歌詞都是“吉慶有餘”、“壽比南山”之類。這八仙敬酒慶壽的習俗,在宮廷裡也一樣盛行。據說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皇帝過六旬大壽,張燈結綵,競演百戲,臣民隨便觀看。在臺上就演出《群仙慶壽蟠桃會》、《瑤池會八仙慶壽》等民俗戲。這種古習最早見於南宋。據吳自牧《夢梁錄》記載:清明節前,臨安府酒庫開市煮酒。新煮的酒要送到州府由點檢所檢查。這在當時社會生活中是件大事,送新酒的隊伍十分壯觀:差僱社隊鼓樂,以三丈餘長的“布牌”為引導,次以大鼓及樂官數輩,後以呈酒數擔,次八仙道人諸社行隊。這種送新酒的迎賽由於代代沿襲後來就成為祝壽時扮唱八仙敬酒。

古代寒食節的習俗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zhuan,飯食),攜家春遊。”

  老北京過清明節的習俗

  老北京清明節時的另一習俗,是在這一天要去城隍廟燒香叩拜求籤還願問卜,在明清民國時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廟,香火亦以那時最盛。城隍廟裡供奉的“城隍爺”,是那時百姓信奉灶王爺、財神爺外最信奉的神佛。這個“爺”其實就是一個城、一個縣的“不管部”部長,城隍廟在每年的鬼節——清明節開放時,人們紛紛前往求願,為天旱求雨(多雨時求晴),出門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復,為死者祈禱冥福等諸事焚香拜神,那時廟會內外異常熱鬧,廟內有戲臺演戲,廟外商品貨什雜陳。據家中老人回憶在民國初時還有“城隍爺”出巡之舉,人們用八抬大轎抬著用藤製的“城隍爺”在城內巡走,各種香會相隨,分別在“城隍爺”後賽演秧歌、高蹺、五虎棍等,邊走邊演,所經街市觀者如潮。有一首雜詠:“神廟還分內外城,春來賽會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燒香問死生。”即說的清明節這一習俗。

  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周禮·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可見當時是搖著木鋒,在街上走,下令禁火。這司煊氏,也就是專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時,人們就準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風俗了。以後,才與介子推的傳說相聯絡,成了寒食節,日期長達一個月。這畢竟不利於健康,以後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為一天,唐之後便融合在清明節中了。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於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撰(zhuan,飯食),攜家春遊。”

  《荊楚歲時記》:“(寒食)鬥雞,鏤雞子(雞蛋),鬥雞子。”可見南朝時就有鬥雞與鬥雞蛋之戲了。鬥雞今多見,鬥雞蛋多是鄉間小兒互相撞碰雞蛋作為遊戲。在古代,用作碰撞爭鬥的雞蛋多是染色、雕鏤(1ou,雕刻)過的,十分精美。畫蛋。鏤蛋之俗,源於《管子》中所記的“雕卵”。無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術發展而來,成了寒食的節俗。今天民間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 寒食打秋幹,據《藝文類聚》中記,北方山戎於寒食日打鞦韆。但這恐怕只是傳說而已。劉向《別錄》記打鞦韆是在春時,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宮詞》:“寒食宮人步打毯。”牽鉤與打毯等戲,也不一定在寒食舉行。

我國端午節習俗

  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河北省端午節習俗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端午節習俗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藉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端午節習俗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端午節習俗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端午節習俗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醃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江蘇省端午節習俗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徵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高郵的端午較為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綵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

  四川省端午節習俗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浙江省端午節習俗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採藥,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端午節習俗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端午節習俗

  黃岡市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端午節習俗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嶽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端午節習俗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藥王曬藥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仙遊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綵線,繫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端午節習俗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海南省端午節習俗

  每逢端午,海南各處都會如中原一般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在如今儲存最為完好的古縣治城垣定安,五百年曆史的明成化古城門洞內,仍有兩個石階疊架著兩條鮮豔、修長、昂揚的龍舟。海島先人,端午時節,扛起龍舟,奔向大河,揮汗於南渡江中競渡……歷史就從一個個古色端午,時光交錯著流淌到了今朝。素有“椰鄉”之稱的文昌,是宋慶齡的祖居地,臨海傍河。自古以來,當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會舉辦賽龍舟的活動,祈福求安。海南除了與內地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和艾草,還有一個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藥澡。家在海南的小鄭說,從小過端午,家裡總會四處瀰漫艾草香味。媽媽早早的在家門口懸掛艾草,晚上,燒了一大鍋的艾草水,就著艾草,洗洗身子,說是這樣,可以驅魔避邪,強身健體。小吳,家在海邊,幼時,每逢端午,家裡人都會帶他到海邊去洗龍水。百姓們認為,屈原先生早已當了龍神,洗洗 “龍水”,龍神會保佑孩童健康成長。自幼,海島內的百姓,都相信,海浴——用海水擦眼,可以去眼疾;用海水洗身,可以去除皮膚疾病。滂海的澄邁縣,為紀念這一特色民俗,每逢端午,都會在盈濱半島舉辦“龍水節” 。海島各地的人們老老少少,都紛紛來此一起“洗龍水” 。萬人共泳,這一端午海面奇觀,你看過麼?端午,也是清明之後,海南人一家團聚的日子。據說,只要能夠回家,島上的人們都會在這一天回祖宅。祭祖、向父母請安、與兄弟姐妹戲耍。女人們,則早在半個月前就張羅著裹粽,到正日子,家家戶戶,送粽傳平安,熱鬧非凡。海島上的一年,就在粽子飄香、龍舟競渡、龍水嬉戲中,進入了漫漫長夏。


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的佩飾   健人,舊時江浙一帶端五時婦女的一種飾物。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鍾、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髮髻,也用以饋送。《清嘉錄》雲:“(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製為繁纓、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 ...

中秋節習俗---中秋祭月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 ...

中秋節習俗---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 ...

中秋節習俗---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 ...

中秋節習俗---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Ο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 ...

中秋節習俗---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熱鬧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 ...

中秋節習俗---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花燈 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