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粽子撐竹排”端午佳節記銅鼓客家習俗
“口吃粽子撐竹排”端午佳節記銅鼓客家習俗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有著不盡相同的內容。
江西省銅鼓縣位於江西西北部屬宜春地區,明末清初有大量的粵東閩西客家人移民到此,造成了銅鼓原駐民與客家人混居的局面。現今的銅鼓縣依然保留這他古樸的客家民風。江西銅鼓人稱端午節也叫五月節、端陽節。那麼銅鼓過端午節的習俗是如何的呢,客家民俗專家朱可山介紹說:
“家家戶戶門前要插上祈艾(艾草)、菖蒲、要吃粽子、染紅的鹹蛋、撐竹排或划龍舟。端午節那天‘午時’(11:00--12:00)要在房屋周圍灑雄黃水,用甘草煮黃豆吃,吃了可清火敗毒。小孩胸前掛一串蒼朮,頭上要抹雄黃水,客家人講衛生,除了平時洗澡外,這天晚上要用祈艾、菖蒲、楓樹的果實即楓球煮開放涼後用來洗澡。當然親朋好友互送吃食物共同聚餐也是不可少的事。”
地處贛西北的銅鼓縣城是三江交匯的地方,發源於大圍山的定江河、金沙河和黃溪均流經這裡,因此端午節的時候,當地客家人喜歡撐竹排。撐竹排類似於划龍舟,不過它的製作較簡單,砍七八根毛竹用篾片紮在一起。當然也有做得精緻的:用於做竹排的毛竹要用刀將竹青颳去,在排水量基本相同的情況下,竹排重量減輕了。加上前面的竹尾翹起,向前劃去自然阻力更小。要使竹尾彎曲,有一個辦法就是放在火上烤。烤軟後,慢慢彎曲,再用沾滿冷水的毛巾按一會,烤一會,彎一會,按一會。竹尾就會彎到排主滿意的程度。做好竹排後,銅鼓的排工開始行排,一路上能判斷出何處有暗礁何處有險灘,從而把握潮頭。
銅鼓縣城三江匯合處叫做三江口,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都是石頭沙灘,這裡堆放著如山的樹條或紮好的木排、竹排。過去沒有公路,這些木排和竹排本身既是運載工具,又是貨物,因此許多竹木透過水運到九江市的修水,再到長江沿岸各個城市。銅鼓的排工和奉新的錫匠以及高安的皮匠是聞名遐邇的贛中三傑,一首傳說是馬秀才所寫的《一曲灘歌到吳城》道出了當年銅鼓排工的藝高人膽大的氣概。歌中唱道:
一篙撐過令公埠,下了徐灘又西灘,
險灘急彎三百里,每處險灘要記清。
若問灘彎有多少?撐撐彎彎做手伸,
一本灘歌都唱盡,前面轉眼是吳城。
過端午節,和江西大部分地區一樣銅鼓客家人喜歡吃加了鹼水的糯米粽子,這是基於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是顏色好看,糯米鹼化後金燦燦的,非常好看,第二個是好吃,粽子沒那麼膩人,第三是儲存時間長,便於外出路上食用。而鹼水是客家人自制的,客家民俗專家朱可山介紹說:
“鹼水的做法有兩種:一種是銅鼓客家人叫做早禾杆燒的灰放入開水中煮製成鹼水。另一種非常有特色,就是我們銅鼓用一種叫做黃荊的枝條折斷後在鍋裡煮水後製成鹼水。五月的時候氣候開始變得炎熱,容易產生中暑等各種各樣的疾病,吃了加入了用黃荊製成的鹼的粽子,可以防止這類疾病。”
如今,端午節的粽子銅鼓人還在吃,但撐竹排的並不多見了。為再現當年銅鼓客家人端午節口吃粽子撐竹排的優美畫面,銅鼓縣人民政府採取了一系舉措,銅鼓縣人民廣播電臺小編王海泉介紹說:
“縣政府已經在縣城河的兩岸,用花崗岩砌起了河堤,足有6米高。另外,還正在三江口下游不遠處築一個橡皮壩,水多時可使壩縮小變矮,達到放水的目的,水少時儲水。三江口作為在東面的彎點,和另兩條河--金沙河和定江河形成一個巨大的U字,屆時,銅鼓客家人就可以繞著‘U’字,一邊吃粽子一邊撐竹排了。”
端午佳節記銅鼓客家習俗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有著不盡相同的內容。
江西省銅鼓縣位於江西西北部屬宜春地區,明末清初有大量的粵東閩西客家人移民到此,造成了銅鼓原駐民與客家人混居的局面。現今的銅鼓縣依然保留這他古樸的客家民風。江西銅鼓人稱端午節也叫五月節、端陽節。那麼銅鼓過端午節的習俗是如何的呢,客家民俗專家朱可山介紹說:
“家家戶戶門前要插上祈艾(艾草)、菖蒲、要吃粽子、染紅的鹹蛋、撐竹排或划龍舟。端午節那天‘午時’(11:00--12:00)要在房屋周圍灑雄黃水,用甘草煮黃豆吃,吃了可清火敗毒。小孩胸前掛一串蒼朮,頭上要抹雄黃水,客家人講衛生,除了平時洗澡外,這天晚上要用祈艾、菖蒲、楓樹的果實即楓球煮開放涼後用來洗澡。當然親朋好友互送吃食物共同聚餐也是不可少的事。”
地處贛西北的銅鼓縣城是三江交匯的地方,發源於大圍山的定江河、金沙河和黃溪均流經這裡,因此端午節的時候,當地客家人喜歡撐竹排。撐竹排類似於划龍舟,不過它的製作較簡單,砍七八根毛竹用篾片紮在一起。當然也有做得精緻的:用於做竹排的毛竹要用刀將竹青颳去,在排水量基本相同的情況下,竹排重量減輕了。加上前面的竹尾翹起,向前劃去自然阻力更小。要使竹尾彎曲,有一個辦法就是放在火上烤。烤軟後,慢慢彎曲,再用沾滿冷水的毛巾按一會,烤一會,彎一會,按一會。竹尾就會彎到排主滿意的程度。做好竹排後,銅鼓的排工開始行排,一路上能判斷出何處有暗礁何處有險灘,從而把握潮頭。
銅鼓縣城三江匯合處叫做三江口,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前都是石頭沙灘,這裡堆放著如山的樹條或紮好的木排、竹排。過去沒有公路,這些木排和竹排本身既是運載工具,又是貨物,因此許多竹木透過水運到九江市的修水,再到長江沿岸各個城市。銅鼓的排工和奉新的錫匠以及高安的皮匠是聞名遐邇的贛中三傑,一首傳說是馬秀才所寫的《一曲灘歌到吳城》道出了當年銅鼓排工的藝高人膽大的氣概。歌中唱道:
一篙撐過令公埠,下了徐灘又西灘,
險灘急彎三百里,每處險灘要記清。
若問灘彎有多少?撐撐彎彎做手伸,
一本灘歌都唱盡,前面轉眼是吳城。
過端午節,和江西大部分地區一樣銅鼓客家人喜歡吃加了鹼水的糯米粽子,這是基於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是顏色好看,糯米鹼化後金燦燦的,非常好看,第二個是好吃,粽子沒那麼膩人,第三是儲存時間長,便於外出路上食用。而鹼水是客家人自制的,客家民俗專家朱可山介紹說:
“鹼水的做法有兩種:一種是銅鼓客家人叫做早禾杆燒的灰放入開水中煮製成鹼水。另一種非常有特色,就是我們銅鼓用一種叫做黃荊的枝條折斷後在鍋裡煮水後製成鹼水。五月的時候氣候開始變得炎熱,容易產生中暑等各種各樣的疾病,吃了加入了用黃荊製成的鹼的粽子,可以防止這類疾病。”
如今,端午節的粽子銅鼓人還在吃,但撐竹排的並不多見了。為再現當年銅鼓客家人端午節口吃粽子撐竹排的優美畫面,銅鼓縣人民政府採取了一系舉措,銅鼓縣人民廣播電臺小編王海泉介紹說:
“縣政府已經在縣城河的兩岸,用花崗岩砌起了河堤,足有6米高。另外,還正在三江口下游不遠處築一個橡皮壩,水多時可使壩縮小變矮,達到放水的目的,水少時儲水。三江口作為在東面的彎點,和另兩條河--金沙河和定江河形成一個巨大的U字,屆時,銅鼓客家人就可以繞著‘U’字,一邊吃粽子一邊撐竹排了。” (稿件來源: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線上
端午佳節連五日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又稱“五日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最振奮人心的是划龍舟,民間種種獨特的風俗,更是耐尋味。
端午節成為一個節日,民間有多種傳說,但多數人認為,端午節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淨直臣冤。
唐代詩人文秀的這首《端午》詩,明確指出了端午節的起源是“萬古傳聞為屈原”。
據梁代吳均所著《續齊諧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指農曆五月初五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民間也有傳說,戰國時代,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年輕時輔佐楚懷王,頗得重用,曾任三閭大夫等職。他主張舉賢任能,革新政治,和齊國結盟,抗衡秦國,由楚國來統一中國,後遭奸佞讒言而去職。楚懷王去世後,由其子接位,誰知他比父親懷王更加昏庸,不但不採納屈原的主張,還將屈原趕出京城,常年放逐在外。後來秦將白起率軍攻入楚國都城,屈原聽到郢都陷落的訊息,萬分悲痛,終於自投於汨羅江而亡。他寫出《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著名的詩篇,在我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
人們說屈原投江自盡的訊息,十分震驚和悲痛,都紛紛是船來救。民眾為了打撈其遺體,一邊把五色絲線包的粽子扔入江中餵魚嚇,免得它們咬傷屈原的遺體,一邊競相划船尋找。從此以後,端午龍舟競渡便成了民間的風俗。而以粽子投江,也成了對屈原的祭祀活動。莆仙民間還傳說:夏禹治水時,毒蟲被水浸四起,百姓紛紛起來清除,並稱五月為“毒月”。莆仙端午節,從五月初一至初五皆有過節,民間稱為“五日節”,與宋朝宮廷中慶賀五日節會相似。
端午節在莆仙民間是一個大節。從五月初一至初五,莆仙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是:“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莆仙水特產‘小麥螺’),初四艾(艾草),初五爬(莆仙方音,‘爬’即劃,划龍舟)一日,初六嘴觖觖(莆仙方音,觖即張著嘴巴,沒有什麼東西可吃的了)”。歌謠指明瞭莆仙民間端午節五日內,過節食品的俗例及其民俗活動的內容。
端午節期間,莆仙家家戶戶都要在門框兩邊插上菖蒲和艾草,以驅邪避毒。相傳媽祖曾以菖蒲熬湯為莆仙百姓治病,並以菖 蒲九節,貼病者門首,以驅邪消災。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正日。中午家家戶戶吃過湯麵後,就準備沐浴。據說,初五這一天的午時,百草盡吐芬香。因此,人們都盛水於桶,置於庭中。不少人家還從山上採摘或購買的“午時草”(蒲香、蛋草、番石榴青枝葉、菲子草、枇杷青枝葉、黃豆枝葉及豆莢等),用午時日曬的水和“午時草”燒煮後,讓全家人沐浴。一些山村在人還唱“雄黃酒”,並將酒灑在牆角殺蟲,小孩還要在腋下、肚臍和耳朵後塗上“雄黃”粉,以壯身祛病。許多小孩還在脖子上或衣釦上掛著用五色線編織成網形的長香袋,裝上鮮桃子和用五味湯煮熟的黃雞蛋,也有的裝上小香丸(莆仙方音,“避毒丸”),以避邪長壽。
端午節那天,莆仙沿海和平原有溝渠溪流的一些鄉鎮還舉行盛大的划龍舟活動。莆仙的龍舟有兩種式樣:一種是用硬木雕刻成昂起龍頭的龍舟,百姓稱其為“雞公仔”,意即雄性的龍;還有一種船頭是平板式的,龍頭形象是彩畫板面上,人們稱其為“齊頭船”或“剃頭刀”,意即雌性的龍。競賽時,通常都用昂頭的龍舟。舊時,民間由於宗族幫派作崇,舟賽中常引起爭端,甚至發生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消除了舊時的那種不良風氣,龍舟競賽也成為政府、文化、體育部門所提倡且倍受人們喜愛的一項水上體育活動。每年端午節前後,莆仙各地都有組織地舉辦龍舟競賽。莆田曾舉辦過“媽祖杯”國際龍舟競賽,港、澳、臺地區及東南亞等國家都應邀踴躍參賽,盛況空前。
端午佳節由楚始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在荊州市則具有獨特的民族風貌和濃厚的地方色彩。其賽龍舟和食粽子的習俗,代代相傳,沿習至今,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可謂是眾說縱紜。近代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的節日。食粽和競渡均與龍有關。但就荊楚古俗和全國習俗而言,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屈原是戰 ...
端午粽是什麼 粽子為什麼要端午粽
端午粽是什麼 粽子為什麼要端午粽
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美食,稱為端午食棕,簡稱就是端午粽,端午節有食棕的傳統,除了有吃粽子的傳統外,還有喝雄黃酒、掛菖蒲、掛艾葉的傳統習俗。
端午粽的由來
屈原投江自盡的日子相傳是農曆五月初五,即端午節。端午節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一帶春秋之前有在農曆 ...
粽子為什麼叫端午粽
為紀念屈原。據民間傳說,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投食物。年復一年,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逢端午節那天,便用竹葉把糯米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划著龍船到汨羅江,投到江裡祭祀屈原。這就是粽子為什麼叫端午粽的來歷。
關於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汩羅江的記載,最早應該是在 ...
端午佳節放假祝福語
1.端午到,掛香包;吃粽子,放鞭炮;家家戶戶真熱鬧;艾蒿高高門前舞,驅邪氣,防五毒;高高興興過端午。祝您端午節快樂!
2.端午節,聆聽我粽子般的愛情誓言:像馬蓮纏著葦葉纏著你,像葦葉抱著江米抱著你,像江米粘著紅棗粘著你,在時光的蒸鍋裡好好愛你!
3.層疊疊的粽葉層疊疊的香,粘稠稠的米飯粘稠稠的思, ...
端午佳節放假祝福語
1.端午將至,我要用一縷春風,兩滴夏雨,三片秋葉,四朵冬雪,做成五顏六色的禮盒;打著七彩八飄的絲帶,用九分真誠,十分熱情,包裹成粽子送給你
2.端午節到了,我收集世上一切美好的東西為原料,用無憂為外衣,以我的真心祝福為絲帶,為你包了一個特別的粽子送給你!吃了它你永遠快樂幸福。
3.^o^端午吃啥, ...
端午佳節放假祝福語
1.祝你事業過“午”關斬六將,家庭“午”谷豐登,生活“午”彩繽紛,才智學富“午”車,朋友“午”湖四海,人生“午”味俱全,人人都對你“午”體投地。
2.注意啦,注意啦,端午節到啦,特送上粽子給你,祝心情“粽”是愉快,日子“粽”是紅火,家庭“粽”是和睦,工作“粽”是順暢,錢袋“粽”是鼓鼓。
3.端午節 ...
端午佳節戀人甜蜜祝語,給最愛的TA一個愛的祝福
1、容顏比何炅年輕,工作比加沙激情;婚姻比房價穩定,前途比虎奶光明;身體比股票堅挺,寵物比布什機靈;賺錢比海盜盡興,生活比曼谷安寧。端午節快樂!
2、身體“粽”是健康,事業“粽”是高升,愛情“粽”是美滿,心情“粽”是愉快,生活“粽”是幸福,“粽子”一句話:端午節開心快樂!
3、人生只有一條路,一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