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防護服一二三級防護標準一般優異的防護服其透溼量應不小於2500g/m2d,用靜水壓測定在靜水壓17cmH2O時,防化服的沾水等級一般高於GB部分產品還要求抗酒精性標準為IST80.6-95應達到10級。
醫用防護服是指醫務人員(醫生、護士、公共衛生人員、清潔人員等)及進入特定醫藥衛生區域的人群(如患者、醫院探視人員、進入感染區域的人員等)所使用的防護性服裝。其作用是隔離病菌、有害超細粉塵、酸鹼性溶液、電磁輻射等,保證人員的安全和保持環境清潔。
醫用防護服一二三級防護標準一般優異的防護服其透溼量應不小於2500g/m2d,用靜水壓測定在靜水壓17cmH2O時,防化服的沾水等級一般高於GB部分產品還要求抗酒精性標準為IST80.6-95應達到10級。
醫用防護服是指醫務人員(醫生、護士、公共衛生人員、清潔人員等)及進入特定醫藥衛生區域的人群(如患者、醫院探視人員、進入感染區域的人員等)所使用的防護性服裝。其作用是隔離病菌、有害超細粉塵、酸鹼性溶液、電磁輻射等,保證人員的安全和保持環境清潔。
一級防護:適用於發熱、門、急診的醫務人員。
二級防護:適用於進入疑似和確診患者留觀室、隔離病區(房)的醫務人員;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以及患者使用過的物品等醫務人員;轉運患者醫務人員和司機。
三級防護:適用於為實施可引發氣溶膠操作的醫務人員。
一級防護:嚴格執行手衛生。下班時進行個人衛生處置並注意呼吸道與黏膜的防護。
二級防護:嚴格遵守標準預防的原則。嚴格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進入隔離病房、隔離病區的醫務人員必須戴醫用防護口罩。穿工作服、隔離衣或防護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嚴格按照清潔區、潛在汙染區和汙染區的劃分,正確穿戴和脫摘防護用品並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衛生與保護。
三級防護:可引發氣溶膠的操作包括氣管內插管、霧化治療、誘發痰液的檢查、支氣管鏡、呼吸道痰液抽吸、氣管切口的護理、胸腔物理治療、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壓通氣、高頻震盪通氣、復甦操作、死後肺組織活檢等。
一級防護是針對從事診療的醫護人員而言的,需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在與病人接觸後需消毒。二級防護指的是對傳染病的防控,相關醫護人員需戴好口罩、護目鏡等,注意呼吸道的防護。三級防護是指在二級防護的基礎上,增強防護。
一級防護標準一級防護是針對在醫療機構事業中從事診療的所有醫護人員而言的,需要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穿隔離衣、戴好一次性外科口罩。在每次接觸病人之後需要使用碘伏消毒液或者其他消毒劑揉搓1~3分鐘,接觸任何體液、分泌物等物質時都要戴好手套。
二級防護標準二級防護是指對傳染病防控採取的防護級別,採集樣本、轉移病人等醫護工作人員,需要穿好醫用防護服、戴好醫用防護口罩、面罩、防護帽等,每次接觸病人後立即清洗和消毒,最好每4個小時更換一次口罩,要注意好呼吸道和粘膜的防護。
三級防護標準三級防護的適用範圍是與傳染病人群密切接觸、負責標本採集、處理病患血液或分泌物的醫護工作人員,除了按二級的防護要求之外,還需要加強防護,可將護目鏡、防護口罩換為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電動送風過濾式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