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語:得寸進尺;
2、解釋:得了一寸,還想再進一尺。比喻貪心不滿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3、出處:《老子·道德經》:“不敢進寸而退尺。”《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4、舉例造句: 法國得寸進尺,五年以後吞併了整個南圻,而心猶未足,還打算攘奪北圻,僅留下中圻給越南。
一個人需要跳起來才能投信說明投信較難,這便是難以置信。難以置信;置:使得,讓。放置。信:相信。事情發生得出乎意料,讓人難以相信。不容易相信。難以置信的出處為馬克·吐溫《競選州長》:“當真把我的名字牽連到這個不名譽的嫌疑上面,一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作謂語;用於驚訝,驚奇的場合。難以置信的反義詞為確信無疑。
成語:頭高頭低
解釋: 形容用秤稱東西時,秤桿的一端高一點或低一點,難免稍有出入;
舉例: 既不像低階說客那樣赤裸裸地進行交易,更不像小商販那樣為頭高頭低去煞費苦心地撥弄秤砣;
出處: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
用法: 作賓語、定語。
一個人想著幾個紅燈,表示他不知道選擇哪一個紅燈作為標準,因此是無所適從。
解釋:指不知聽從哪一個好或不知怎麼辦才好。
出處:《左傳·僖公五年》: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近義詞:莫衷一是、不知所措。
反義詞:擇善而從。
典故:晉獻公命令大夫士在浦池、屈地分別為晉公子重耳和夷吾修建城池。夷吾 ...
逼上梁山,指被逼上梁山做土匪。比喻被迫進行反抗,也比喻不得不做某些事情。
出處:明代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一回中寫到‘’林沖雪夜上梁山‘’一句。
近義詞:迫不得已、鋌而走險、被逼無奈。
反義詞:自覺自願、自告奮勇、刻意經營。 ...
舉棋不定:
解釋:指拿著棋子,不知該如何下。比喻做事多有顧忌,猶豫不決。
出處:秦·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
例句: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堅持和放棄之間,舉棋不定。煩惱,就是記性太好,該記的,不該記的都會留在記憶裡。 ...
謎底是盲人瞎馬。
盲人瞎馬:盲人騎著瞎馬走路。原比喻情況危險或不瞭解情況就盲目行動,處於極其危險的情況中。後比喻亂闖瞎撞,非常危險。
近義詞:履冰臨淵、岌岌可危。
反義詞:萬無一失。
出處: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桓南郡與殷荊州共作危語,殷有參軍在坐,雲:“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
人面獸心:面貌雖然是人,但心腸卻像野獸一樣兇狠。形容為人兇殘卑鄙。
典故:
1、外貌是人,心腸如獸。形容人不開化,近似禽獸。《漢書·匈奴傳贊》:“被髮左衽,人面獸心。”
2、形容為人兇殘卑鄙。《晉書·孔嚴傳》:“又觀頃日降附之徒,皆人面獸心,貪而無親,難以義感。” 明 沉受先 《三元記·錯認》 ...
學海無涯。釋義:學問的海洋無邊無際。指對知識的學習永遠沒有止境。出自明朝張岱的《小序》,原文為:“學海無邊,書囊無底。世間書怎讀得盡。”近義詞:知也無涯、學無止境;反義詞:不學無術。例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 ...
成語:無的放矢
釋義:的,靶心。矢,箭。沒有目標亂射箭。比喻說話做事沒有明確目的,或不切合實際。
語出:梁啟超《中日交涉匯評》:“如是;則吾本篇所論純為無的放矢;直拉雜摧燒之可耳。”
辨形:矢;不能寫作“失”。
近義:對牛彈琴。
反義:有的放失。
用法:多含貶義。形容對應該關心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