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人耳目
1、釋義: 掩,遮蓋。堵住耳朵,遮著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騙人。
2、出處:出自《新刊大宋宣和遺事》:“事蹟顯然,雖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3、辨形: 掩,不能寫作奄。
4、近義詞:欲蓋彌彰、偷天換日、瞞上欺下
5、反義詞:原形畢露、真心實意、光明磊落
6、用法:用作貶義,多用於施展欺騙手段的行動。
釋義:雷聲來得非常快,連捂耳朵都來不及。比喻來勢兇猛,使人來不及防備。
近義詞:風馳電掣、出其不意。
例句:
1、小明以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過去將鉛筆撿了起來。
2、這些在岸邊接應的毒梟,在警方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中,被一網打盡。
關於掩耳什麼目,只有掩人耳目這個成語。
基本釋義:遮掩別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騙人。
出處:清代李汝珍《鏡花緣》第73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竊取陳編, 攘為己有,惟恐別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 雜七雜八,強為貫串,以為掩人耳目。”
造句:為了掩人耳目,他精心地佈置了假現場,妄圖逍遙法外。
近義詞: 欲蓋彌彰、偷天換日、瞞上欺下。
反義詞: 原形畢露、真心實意、光明磊落。
1、一年之計在於春。
2、一朝天子一朝臣。
3、一個巴掌拍不響。
4、一人做事一人當。
5、一失足成千古恨。
6、一寸光陰一寸金。
7、一發而不可收拾。
8、四海之內皆兄弟。
9、人生何處不相逢。
10、人生七十古來稀。
11.人逢喜事精神爽。 ...
釋義:堵住人的耳朵,遮住人的眼睛。比喻迷惑欺騙別人。
出自《大宋宣和遺事》亨集:“雖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近義詞有:欲蓋彌彰、偷天換日、瞞上欺下等;反義詞有:原形畢露、真心實意、光明磊落等;
用法:用作貶義,多用於施展欺騙手段的行動,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
解釋:一隻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權勢,玩弄手段,矇蔽群眾。
出處:唐·曹鄴《讀李斯傳》詩:“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作貶義,用於掌權人,一般作賓語、定語。
正音:一,必須讀作“yì”。
辨形:手,不能寫作“首”。
近義詞:欺君罔世、欺上瞞下、橫行霸道。
...
牛乳眼膜:
用法:用棉片浸冰鎮後的脫脂牛奶,放在眼皮上,每天2次,每次10分鐘;
可用以下方法去除眼袋:
1、把一小杯茶放入冰箱中冷凍約15分鐘,然後用一小塊化妝棉浸在茶中,再把它敷在眼皮上,能去除眼袋,減輕眼袋浮腫程度;
2、睡前用無名指在眼肚中央位置輕壓10次,每晚持之以恆,以紓緩眼部 ...
1、疾雷不及掩耳意思是突然響起雷聲,使人來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
2、疾雷不及掩耳出處:《六韜·龍韜·軍勢》:“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
3、疾雷不及掩耳近義詞:迅雷不及掩耳。 ...
1、迅雷不及掩耳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比喻來勢兇猛,使人來不及防備,也作“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語出《六韜·龍韜·軍勢》。
2、【出自】:《六韜·龍韜·軍勢》:“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
3、故事:東漢末年,曹操進攻黃河流域的馬超和韓遂,把馬超打敗。馬 ...
符合該謎面的答案成語為:火眼金睛。
釋義為:原指《西遊記》中孫悟空能識別妖魔鬼怪的眼睛。後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銳利,能夠識別真偽;
近義詞:明察秋毫、洞若觀火、微察秋毫、洞察秋毫等;
反義詞:老眼昏花、愚昧無知、鼠目寸光、不知所以等;
出處: 元代楊景賢所著《西遊記雜劇》:"這廝瞞神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