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三分地是比喻自己的圈子,自己的勢力,自己的事情。明朝時的皇帝在京城設立祭拜神農的先農壇。位於北京正陽門外西南三公里的先農壇,內設觀耕臺,作為春季皇帝檢閱大臣們農耕的地方,觀耕臺前大臣們耕作的農田有一畝三分地。後來“一畝三分地”被人們引申為“自己的小地盤”之意。
最早的時候“一畝三分地”是在開春的時候皇帝農耕祭祀時候耕種的面積,因為“一”和“三”是陽數,既起了表率作用,皇帝也不會太過於辛苦勞累。皇帝起了示範作用之後百姓就能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只要辛勤耕種就會讓生活富裕起來。這種農耕祭祀活動在明清的時候是特別盛行的,尤其是朱元璋特別重視農業發展,所以就特別重視這樣的活動。
1、一畝三分地的意思是在與人交往中指責對方的利己主義,也指自己的權利範圍小。是生活中較常用的話。
2、清朝時的皇帝,為了“瞭解“農時,“熟悉”節令,顯示其對農業生產的重視,便在中南海劃出了一塊土地,每年在這裡“演試親耕”,世代沿襲,這塊地恰好一畝三分。於是人們推而廣之,便稱其個人利益或個人勢力範圍為“一畝三分地”。
3、隨著詞義的發展,一畝三分地的含義已經不再侷限於作為利己主義的代名詞了,很多人把一畝三分地當做是與自己生活相關的事情。
解析:一畝三分地即一點三畝,一畝等於六十平方丈等於666、7平方米。所以一畝三分地的大小是866、7平方米。
畝簡介:中國市制土地面積單位,來源於中國古代夏、商、周的井田制度所實施的井田模型。現在市制定一畝等於六十平方丈,約等於666、7平方米;十五畝等於一公頃。
釋義:
1.在與人交往中指責對方的利己主義;
2.京津方言,喻地界兒狹小,微不足道;
3.引申為個人生活圈子或個人勢力範圍。
俗語由來:在清朝的封建皇帝,為了“瞭解”農時,“熟悉”節令,顯示其對農業生產的重視,便在中南海劃出了一塊土地,每年“演試親耕”,世代沿襲,他人不得改用,這塊地恰好一 ...
1畝約為667平方米,所以1、3畝約為867平方米。
畝,中國市制土地面積單位,來源於中國古代夏、商、周的井田制度所實施的井田模型,而夏、商兩代的井田模型與周朝的井田模型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畝”字實際起源於夏、商兩代的井田模型。在先秦一些重要文獻中,“畝”往往是對“私田”的稱呼;“田”往往是對“公 ...
一畝三分地是在與人交往中指責對方的利己主義,也指自己的權利範圍小。是生活中較常用的話。清朝時的皇帝,為了瞭解農時,熟悉節令,顯示其對農業生產的重視,便在中南海劃出了一塊土地,每年在這裡演試親耕,世代沿襲,這塊地恰好一畝三分。於是人們推而廣之,便稱其個人利益或個人勢力範圍為一畝三分地。在現代,很多人把一畝三 ...
1、一句生活常用語,是把自己個人利益或個人勢力範圍稱為二畝三分地;
2、二畝三分地指和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物。比如說只專心侍弄自己的二畝三分地,就是說比較自私,只關心和自己利益有關的東西。這個詞使用時會含有貶義和指責的意思。 ...
家有四畝三分地是虎,即寅。
虎,大型貓科動物,毛色淺黃或棕黃色,滿有黑色橫紋,頭圓,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顯著,四肢健壯有力,尾粗長,具黑色環紋,尾端黑色。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在中國東北地區,常出沒于山脊,矮林灌叢和岩石較多或礫石塘等山地,以利於捕食。虎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在 ...
一畝地是667平方米,一畝二分約為800平米。
其他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關係為:
1公頃等於15畝等於100公畝。
1公畝等於0.15畝。
1畝約等於666、7平方米。
1公畝等於100平方米。
1公頃等於10000平方米。
1公頃等於0.01平方公里。 ...
三分地是長是50米,寬是4米,3分地=0.3畝=0.3乘667=200.1平方米。
一畝三分地的出自明朝時始皇帝在京城設立祭拜神農的先農壇。位於北京正陽門外西南三公里的先農壇,內設觀耕臺,作為春季皇帝檢閱大臣們農耕的地方,觀耕臺前大臣們耕作的農田有一畝三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