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雲駕霧。
解釋:乘著雲,駕著霧。原是傳說中指會法術的人乘雲霧飛行,後形容賓士迅速或頭腦發昏。
出自:元·鄭德輝《老君堂》第二折:“恨不的駕霧騰雲,臂生兩翅,飛出獄院。”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回:“他放下心,日逐騰雲駕霧,遨遊四海,行樂千山。”
示例:這簡直不是馬,是一條騰雲駕霧的白龍!一條白龍。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用於人。
騰雲駕霧。
解釋:乘著雲,駕著霧。原是傳說中指會法術的人乘雲霧飛行,後形容賓士迅速或頭腦發昏。
出自:元·鄭德輝《老君堂》第二折:“恨不的駕霧騰雲,臂生兩翅,飛出獄院。”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回:“他放下心,日逐騰雲駕霧,遨遊四海,行樂千山。”
示例:這簡直不是馬,是一條騰雲駕霧的白龍!一條白龍。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用於人。
一個太陽把兩片雲分開代表的成語是撥雲見日。成語的解釋為:撥開烏雲見到太陽,比喻衝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裡頓時明白。兩片雲是分開狀態,雲的中間出現了一個太陽,由此可知,太陽就藏在其中。
成語出處:《晉書·樂廣傳》:"此人之水鏡,見之瑩然,若披雲霧而睹青天也。”晉代的樂廣為太尉賈充所賞識,被薦舉為河南尹。樂廣不願意出任外官,請好朋友、大文學家潘岳替自己寫一份辭呈。潘岳說:"你先將辭官的意思告訴我,方好動筆。樂廣簡短地用一兩百個詞語表達意思,潘岳據之寫成洋洋灑灑的一篇名揚當時的《呈太尉辭河南尹表》。大家都說:"樂廣不依靠潘岳的手筆,潘岳不依靠樂廣的設意,那麼就不會有這篇驚世之作。"
情人節和元宵節同一天多少年一次 元宵節和情人節同一天是哪一年
情人節和元宵節同一天多少年一次
情人節和元宵節同一天大約19年一次,這種重合一般是19年一次,但並不絕對,有時會出現相差1天的情況。上一次2014年,下一次將出現在2033年。
情人節和元宵節同一天的年份有:1900、1938、1957、1976、1995、2014、2033年
情人節和元宵節同一天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巧合呢?眾所周知,西方情人節的日期是固定在陽曆2月14日。由於陰陽曆的轉換,使得中國的元宵節在陽曆中的日期並不固定。由於農曆元宵節的陽曆日期多在2月份,因此,也就有可能與2月份的情人節“邂逅”。
農曆(陰曆)是根據月亮運動週期確立的,而公曆(陽曆)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間確定。農曆平均每月29.5306日,一年354.3672天 ;公曆一年有365.2422天。如果是19年,這個差距會被拉大到差不多7個月,要補上這種差距,農曆採取了設定閏月的方法——19年七閏百。農曆的19年中,有12個一年12個月的平年,和7個一年13個月的閏年。
這麼一來,公曆與農曆每19年重新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19年輪迴一次。但因為農曆與公曆的準確天數都不是整數,農曆和公曆在19年中的天數也有細微的差別。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積累,當小數變成了整數時,兩種曆法生日才會完全重合度,更多的時候是相差一天。
19年週期怎麼來的
根據計算陽曆生日和陰曆生日19年重合一次(有一小部分人的生日例外),出現這種情形,主要是陰曆置閏的結果。為什麼是19年出現一次重合?陰曆中每月的天數,是根據月亮運動週期來確立的,實際上每月的平均天數是29.5306日,如果乘以12,一年只有354.3672天;而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個週期(迴歸年、陽曆年)是365.2422天,這樣陰曆年1年的實際天數比陽曆年少了10.875天,差不多是11天,19年就少了209天。
209天除以30是6.9666,也就是說,在19年中,陰曆年比陽曆年少了差不多7個月的時間。為使農曆和陽曆相差不太多,就必須把這7個月補上。
中國的農曆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陰陽曆——是兼顧月亮繞地球的運動週期和地球繞太陽的運動週期而制定的——是陰曆與陽曆相結合的歷法,為了補上這7個月時間,人們採取在農曆設定閏月的方法——十九年七閏,即在農曆十九年中,12個為平年,每1平年12個月;再加7個閏年(分別為第3、5、8、11、14、17、19年),每1閏年有13個月。
傳統曆法其實是陰陽合曆
所謂陰曆,也叫太陰曆,月亮古稱太陰,太陰曆就是完全根據月相圓缺一次定義一個月,陰曆1號就是沒有月亮,15就是滿月。真正意義上的陰曆,只有伊斯蘭曆一種。即十二個陰曆月為一年,不管季節變化。陰曆主要用來指導他們的宗教節日等,因此穆斯林的齋戒節有時在夏天,有時在冬天。
所謂陽曆,也叫太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比如現行通用公曆,公曆的月和月相併沒有太大關係。
陰陽合曆就是說即使用月亮週期為一個月,又要在大框架上和太陽週期(365天為1年)吻合,所以我國的農曆隔幾年會增加一個閏月來填補這個空缺。另外農曆中使用的二十四節氣概念其實也是太陽曆的概念,每年的節氣在公曆上也是固定的一兩天範圍內,節氣和地球公轉所處的方位是大致統一的。
所以我們的傳統曆法其實是陰陽合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