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趁月光對月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得巧”。
2、蛛網乞巧
舊時風俗,七夕時以小盒盛放蜘蛛,次早觀看蜘蛛結網的疏密,以為得巧多寡。
3、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
4、拜魁星
民間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古時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
1、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趁月光對月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得巧”。
2、蛛網乞巧
舊時風俗,七夕時以小盒盛放蜘蛛,次早觀看蜘蛛結網的疏密,以為得巧多寡。
3、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
4、拜魁星
民間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古時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
中國地大物博,即使是過同樣的一個節日,民俗風情也會不一樣。就像七夕節日,南北方的過法食物就存在很大的區別,但是關於七夕這天,無論南北都會精心準備食物,然後進行一些祭祀活動,有的地方在今天還會有祭祀祖先和灶王爺的傳統。
七夕情人節來歷
幾千年以前的七夕並不是所謂的情人節,是經過了歷史的變遷,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這些習俗都七夕節特有的習俗。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然後把這些都保留下來了。
乞巧活動
各地慶祝七夕的發那個是不太一樣,這些民俗也為各個地方添加了神秘感,吸引人們去了解。在一些內陸地區,乞巧活動比較盛行,婦女們往往要結紮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還栽種豆苗、青蔥,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蔥,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來占卜巧拙之命,還穿針走線,競爭高低。
祈求姻緣
少男少女們會在七夕當天約會,以慶祝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當天如果天氣晴朗,仰望天際可以看到一道銀河橫貫南北,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顆閃亮的星星,隔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婺女星後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即稱為七姐、天仙娘娘、七孃媽等,是編織雲彩、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七夕夜晚對著星空向織女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關於七夕情人節的故事 七夕情人節的來歷和傳說
牛郎織女的故事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七夕的相思雨
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而在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七夕節有哪些習俗
1、拜織女
七夕節在古代是眾多女性的節日,每到七夕節很多女性就相約舉辦拜織女的儀式,香織女祈福祈願、祈求巧藝、祈禱姻緣等,還會準備豐富的祭品。
2、穿針乞巧
穿針乞巧是七夕節特有的一種比賽,主要是女子們結綵繩、穿七孔針、穿得越快就代表巧乞的越多,寓意自己身靈手巧。
3、喜蛛應巧
喜蛛應巧也是七夕節的一種乞巧方式,就是在七夕當天每個人都捉小蜘蛛放在小盒子中,到第二天的清晨開啟後,誰的蜘蛛結網最細密就寓意水乞巧乞的最好。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就是七夕節,七夕節在我國古代又叫乞巧節或者女兒節,最早起源於漢代,是屬於女性的傳統節日,原本是因為人們對於自然天象以及時間數字的崇拜而衍生的,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七夕節又以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做為了載體,賦予了特更加神秘的色彩;
而在七夕節的時候,或是少女或是婦人,或是平民女子或是王公貴女,都會在這一天組織起異常盛大的集會,用來祭祀祈福、祈禱姻緣等,所以七夕節是我國最具代表性、也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女性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