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起源
七夕節起源
七夕節[1]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 ,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有一些人把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或七夕稱作“中國的情人節”,在漢代,七夕的慶祝已經很普遍了,但傳統上慶祝七夕的內容與情侶約會之類的活動無關,只是乞巧、許願的節日。後來由於牛郎織女在七夕鵲橋相會的傳說賦予了七夕節以情人節的含義。近年中國年輕人又以慶祝西洋情人節的方式慶祝七夕,內容上與傳統習俗並無關係。
七夕節-別稱
雙七:此日,月、日皆為七,故稱,也稱重七。
香日:俗傳七夕牛女相會,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以至滿天飄香,故稱。星期:牛郎織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別,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稱這一日為星期。王勃的《七夕賦》“佇靈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把星期與月夕相提並論,點出了一年四季中與親情、與愛情相關的最美好、也最悽楚動人的兩個夜晚。大約正因如此吧,後人便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叫作“星期”。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風俗,故稱。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
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小兒節:因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為之,故稱。
穿針節:因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說
紫色情人節:根據紫陽花的盛開時間來說的,紫陽花又稱繡球花,盛開在梅雨季節(夏天開放),因花從盛開到凋零會變很多顏色:有紅藍綠青等好幾種顏色,代表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而紫色是濃到淡的紫色也象徵多變所以用紫色象徵紫陽花,不是因為它善變,是為了在梅雨季中也能使我們快樂,才如此殷勤的變化著自己的色彩。如果七夕在處暑之前,就是紫色情人節了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
元宵節在習俗上比較近似情人節,在唐代古詩中,就有描寫元宵節的詩句。在宋代,朱淑真(一說為歐陽修所作)的生查子寫道:“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
在一些少數民族依然流行的節日上巳節(又稱三月三)更符合情人節的內容。上巳節本來是青年男女踏青、社交、結交異性的節日,漢之前更有野合的習俗,後來禮教興起,野合的習俗消失,但當時男女交往還是比後世自由,年輕男女依然會在當天到郊外踏青遊玩。到南宋時理學興起,禮教變得森嚴,上巳節就在漢民族文化中式微了。
七夕民間有什麼風俗活動?關於七夕節的起源介紹(詳解)
七夕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也是有屬於自己的風俗活動的,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七夕民間有什麼風俗活動?七月日子黃曆有哪些忌宜的問題,在2021年的農曆七月專題也是有為大家解答的,大家可以點選萬年曆的2021年農曆七月查詢。七夕民間有什麼風俗活動?
七夕的民間風俗活動:聽悄悄話在浙江紹興一些農村,七夕夜會有許多靚女,偷偷躲在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待夜深人靜之時如果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待嫁的少女日後能得到千年不渝的愛情。
七夕的民間風俗活動:淨水視影江蘇一帶的乞巧活動是取淨水一碗於陽光下曝曬,並露天過夜。即撿細草棒浮於水中,視其影來定驗巧拙。也有許多年青女子採用小針看水底針影來應驗智愚的。
七夕的民間風俗活動:結紅頭繩結紅頭繩,七夕風俗之一,據說如果家裡如有體弱多病的孩子,家長們常在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長壽
七夕的民間風俗活動:曬書曬衣古代,七夕節還有曬書、曬衣的習俗,據說是可以避免蟲蛀。人們選擇七夕曬書據說是因為七月七日,天門洞開,陽光強烈,是龍王爺曬鱗日,人們多在此日暴曬衣服、棉被之類,以防蟲蛀,讀書人也往往在這一天曝曬書籍。
七夕的民間風俗活動:結紮巧姑
陝西黃土高原地區,在七夕節的夜晚也有舉行各種乞巧活動的風俗,婦女們往往要結紮穿花衣的草人,謂之巧姑。
關於七夕節的起源介紹
七夕是屬於中國的傳統節日,而七夕的起源也是屬於非常的古老,並且歷史悠久的,七夕節日的出現是經歷過數千年的發展以及融合以後才會形成比較的豐富多彩並且具有特色的節日習俗的。比如說在西漢時期的時候,七夕這一天所有的女性也都是會進行祈福的。在劉歆在《西京雜記》中就記載道: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
而在南北朝的時候,南方人則就是非常的重視七夕節了,節日儀式非常隆重。唐朝時宮中還要專門設乞巧樓,以供嬪妃和宮中女子向七星娘娘乞巧。而到了宋朝的時期的時候,七夕則就是到達了一個鼎盛的時期,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它在民間的地位自然也水漲船高,成為全國性節日。
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宋都還會專設乞巧市場,《醉翁談錄》中記載: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透過記載不難看出宋朝七夕節的盛況。
麗水七夕節都有什麼活動 七夕的歷史起源有什麼
中國的節日都是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而成的,因此每個時期都會賦予節日不同的寓意,總結到現代很多傳統節日都有著很多深層次的含義,並且因為地區的不同,節日的習俗也會大不相同。那麼像麗水七夕節有什麼活動?七夕的歷史起源是什麼?
麗水七夕節有什麼活動
送巧食
每逢七夕,民家女子便在庭院中陳列各種瓜果、糕餅,面對天穹穿針引線,向織女乞求智巧,曰乞巧。此俗已廢。
民間還有七夕吃巧食習俗。巧食系米粉拌紅糖、蘸芝麻製成,有舌形、指形等。人們是夜把巧食拋在瓦背上,酬謝喜鵲搭橋之功,並望多給人間報喜。
七夕節,民間有吃麻巧和紅豆餅的習俗。爺爺奶奶們會把親手做的巧食(麻巧)送給孫兒孫女們,並刻意把巧食做成手指狀,祝願孩子們長大都有一雙巧手。
過去,凡在這一天出生的,也會給取一個帶巧的名字,比如男娃叫阿巧、巧弟,女娃叫巧姐、巧妹等。
殺公雞
在浙江一帶,七月初七家家都要殺一隻公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便能永遠不分開。
七夕這天,農家少女會取黃荊柴及烏桕葉搗汁洗髮,讓一頭秀髮烏黑髮亮,美若仙女;家中女子於七七之夜,設香案陳列瓜果糕點於庭院,遙拜七仙女,向其乞巧。
女孩們會靜臥葡萄架或梧桐樹下,聽牛郎織女竊竊私語;姑娘們還會用指甲花塗染指甲,打扮窈窕,吸引眼球。
七夕的歷史起源是什麼
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七夕節源於牽牛婺女星宿崇拜與原始信仰,牽牛婺女最初的含義是用以作天文星區對應地理分野的分星。
婺女星後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稱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孃媽等,是編織雲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
七姐誕歷史久遠,先秦時期南北各地風俗各異,漢代是南北各地風俗習慣傳播融合時期,七姐誕的乞巧習俗傳入北方西安一帶始於漢代,西漢劉歆著、東晉葛洪輯抄的歷史筆記小說集《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
七夕節相關習俗
①:南瓜藤下聽聲
②:吃巧果
③:拜巧姑
④:穿針乞巧
⑤:為牛慶生 ...
七夕節什麼時候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 ...
七夕節簡介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象天橋橫貫南北,在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 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 ...
七夕節的由來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 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 ...
七夕節的習俗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志》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
七夕節的各地風俗
廣東——七娘會
在廣東,最重視七夕節的是清代、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國年間,並流傳有許許多多有趣的風習。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即已記載了清初“七娘會”的盛況,民間多稱“拜七姐”。據參加過民國年間的“拜七姐”活動的老人回憶,廣州西關 ...
七夕節的相關研究
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也是在我國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的傳說,在我國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傳說形成過程
七夕鵲橋會桌布追溯由牛郎織女傳說形成七夕節的過程,時間當在戰國,地點則在楚國。查經問典,《詩經·小雅·大東》中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睆彼牽牛,不以服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