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個小字念尛,讀音:mó,聲母是m,韻母是o,聲調是二聲。尛古同“麼”,“麼”。
2、具體解釋如下:
(1)〔麼尛〕微小:小丑。
(2)姓。
(3)詞尾:怎尛。這尛。多尛。什尛。
(4)助詞:表示含蓄語氣,用在前半句末了:不讓你去尛,你又要去。
1、三個小字念尛,讀音:mó,聲母是m,韻母是o,聲調是二聲。尛古同“麼”,“麼”。
2、具體解釋如下:
(1)〔麼尛〕微小:小丑。
(2)姓。
(3)詞尾:怎尛。這尛。多尛。什尛。
(4)助詞:表示含蓄語氣,用在前半句末了:不讓你去尛,你又要去。
毛南族的婚姻習俗比較複雜。原始社會的血緣婚遺風、封建包辦婚姻和現代自由婚姻曾處於重疊、交叉流行的狀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由族內婚嬗變為大量族外婚。清代中期以後,毛南族的封建地主經濟尚處於發展階段,封閉自鎖的山門微開,原始的族內婚已抵擋不住外部世界的衝擊。尤其是漢族文化的湧入,從根本上動搖了落後的婚姻觀念。同姓、同“輕”(宗支)不婚升級為五服之內不婚,但少數人仍流行“姑表婚”和“兄終弟及”之類習慣。周邊村莊居民與毗鄰的壯族接觸、聯姻漸多,但同苗、瑤、漢族通婚仍為稀罕事。20世紀30年代起,外出求學、謀職的人日商增加,他們同漢、壯等兄弟民族的男女結婚者隨之增多。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在外學習、工作的青壯年大都就地成親,於是通婚的界限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聯姻方式。毛南人擇偶的途徑和方式有三種:一、以歌為媒。每當行歌坐夜,春節歌圩,喜慶節日和勞動時候,青年們都喜受唱歌,歌者縱情表達彼此愛慕之情,選擇心上人。普遍是男子主動“搶走”目標的巾帽,作為招引對方追逐、接近自己的辦法。如果女方有意,遂相約而去。若女子不悅,便動真格追回失物,抑或囑託姐妹同伴討回巾帽,表示謝絕求愛。二、媒介撮合。毛南人居住比較分散,社會文化活動不多,故需依仗第三者穿針引線,撮合成婚。尤其是族外婚往往如此。三、父母包辦。特別是封建宗法制統治下,青少年的婚事多由父母操縱包辦。但仍保留一種慣例:凡雙方原來不相識的,在確定婚姻關係之前,由雙方父母與媒人安排,允許他們表示自己的意向,其儀式俗稱“落典”。
有關端午節的三個傳說端午節的第一個傳說是紀念屈原,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言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問天》、《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此,端午節也叫詩人節)。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淚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淚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說是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原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效仿,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大夫,後來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後來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是紀念孝女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曹娥為救父投江。傳說經過是,父親溺水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於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頌揚。後人為紀念曹娥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江定名為曹娥江。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紀念伍子胥,伍子胥是春秋時期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伍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人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宰相受越國賄賂,進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受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