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三全教育是指什麼

三全教育是指什麼

  三全教育是指全員教育,全人教育以及全境教育,三全即“全員、全人、全境”的簡稱。其基本涵義為:全員教育是指由學校、家庭、社會、學生組成的“四位一體”的育人機制;全人教育是指培養全德之人,完美之人。培養學生具有德才兼備、身心健康、正確的生命價值觀,追求真善美;全境教育是指以自然意境、校園環境、學生心境、學風情境促使學生不斷學習和成長。

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是指什麼

  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學校德育範疇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態教育。

  生命教育:讓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珍愛生命,關心自己和家人”。

  生活教育:提倡“珍視生活,關心他人和集體。

  生態教育:強調“珍惜生態,關心社會和自然”。

  生命教育,是生命文化與生命智慧的教育。生命教育的研究涉及生命教育的價值,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生命教育的家庭教育,學校生命教育的內容和方式以及保障機制,尤其是最佳化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環境等等。學校生命教育是指透過對中小學生以及教職員工進行生命的孕育、生命發展知識的教學,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對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態度。

湖北年俗:年夜飯上三全三糕三丸

  

  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有民謠雲:“二十三,送燈盞;二十四,剔魚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豬肉;二十七,除髒跡;二十八,福雞鴨;二十九,家家有。”一直和農耕文化息息相關的中國年,不管在物資短缺年代還是經濟發達時期,從來都是人們渴盼的特殊節日。湖北省群藝館研究員、《楚風楚俗》等湖北風俗畫冊的拍攝者吳志堅感慨,“龍鳳呈祥、高蹺龍燈、海馬、趕象、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在濃郁的荊風楚韻中,那些最古老而淳樸的湖北年俗,實在讓人大開眼界!”

  “談年飯”邊吃邊聊迎新年

  武漢早期的居民大多是明末清初由周邊地區(沔陽、漢陽、黃陂、孝感等地)遷入的,因此,武漢的過年習俗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除了要收拾屋子,換春聯,貼門神,過小年時要請灶神,除夕這天,男人還要將水缸挑滿,這叫“福水長流,子孫富足”,女人要在之前做好全家人的新鞋,這叫“過年穿新鞋,喜事一起來”。等到了年三十這天,全家歡聚一堂吃上一頓豐盛的“談年飯”(如今多稱為“團年飯”)。

  武漢的年夜飯,一般要上“三全”(全雞、全鴨、全魚)、“三糕”(魚糕、肉糕、羊糕)、“三丸”(魚丸、肉丸、藕丸)。開飯時間多在天黑之前,有的家庭一直吃到轉鍾,表示“越吃越亮”,既然是“談年”,還得邊吃飯邊聊天,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互表祝福。

  吳志堅回憶:“我小時候家在漢正街,一到除夕,孩子們就真的一夜不睡,結伴出行守夜。那時候又沒有電視看,沒有太多娛樂活動,我們就一個兜裡揣鞭炮,一個兜裡揣麻糖,一晚上從江漢路走到六渡橋再走到江邊……直到天亮才轉回家。”

  除夕夜漫山遍野“點墳燈”

  在湖北江漢平原上,特別是農村地區,每到除夕夜來臨之前,人們習慣給已故的親人“上墳燈”,也叫“送燈亮”。就是把好吃好喝的送到祖墳上,再點上蠟燭祭祖。不過,這種風俗在很多地方已淡化。最讓吳志堅難忘的,是到湖北十堰鄖西縣“上墳燈”的經歷,有一年,他還特意帶兒子一起去鄖西過年。

  第一次到鄖西參觀“上墳燈”,吳志堅就被深深震撼了,“開始墳地裡還瘮得慌,不到一會,漫山遍野都點起了溫暖的燭火,一直燃到天亮,那景象太壯觀了!”接連幾年,吳志堅的除夕夜都選擇在鄖西度過,只為感受這份神聖。他還曾目睹,有些人家還會在進門走道兩邊點滿蠟燭,照亮“先人”回家的路。

  十五晚“趕毛狗”唱“燈歌”

  “耍毛狗,耍毛狗,耍到你家灶門口……”在湖北的鄂西土家族中至今還流傳著“趕毛狗”的歌謠。“毛狗就是狐狸。它原來和人是朋友,但卻常偷雞吃。激怒人類放火燒了它的老窩。從此就有了正月十五晚放爆竹燒草竹趕毛狗的風俗。”吳志堅介紹,“趕毛狗”的風俗非常古老,最早可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據說,只有趕走了毛狗才會六畜平安,田地不長雜草。

  而在龍船調的故鄉利川,正月十五晚,還有唱“燈歌”的風俗。吳志堅就曾被最原始淳樸的利川燈歌感染,“那種民間的表演跟舞臺上完全是兩回事。”“一到十五的晚上,當地農民就會組成幾十人的隊伍,高舉著紮成龍形的花燈,走街串巷,經過誰家門口,誰家就放鞭炮,幾熱鬧。如果隊伍停在了誰家門口,就會開始唱“燈歌”,周圍會唱的人都會跟著唱……”回憶起利川鄉里的“燈歌”,吳志堅兩眼放光,“要聽地道的燈歌,就得到當地農村去,那種原始、淳樸而不花哨的表演才最動人。”

  “利川燈歌”起源於利川市柏楊一帶,距今有上百年曆史。利川燈歌中的眾多民歌和古老的竹枝歌一脈相承,具有很高的民族文化藝術價值。有記載從清朝開始,群眾逢年過節、喜慶集會、玩龍船時都要唱燈歌,現在知名的“龍船調”前身就是利川燈歌。目前,《利川燈歌》已經成功進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湖北過春節習俗 武漢年夜飯“丸”是什麼

  “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在湖北,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有民謠雲:“二十三,送燈盞;二十四,剔魚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豬肉;二十七,除髒跡;二十八,福雞鴨;二十九,家家有。”一直和農耕文化息息相關的中國年,不管在物資短缺年代還是經濟發達時期,從來都是人們渴盼的特殊節日。湖北省群藝館研究員、《 ...

許世友忠孝勇,領導者必學

  許世友   許世友將軍,出生於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田鋪鄉許家合村。 他出身貧苦農家,曾在少林寺當和尚。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校務部副部長,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副旅長,山東縱隊第三旅旅長,山東縱隊參謀長,膠東軍區司令員。在土地革命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朽貢 ...

的是哪農服務 農是什麼的農服務

  導語:當前的國際環境是非常不確定的,我國是要構建新發展格局,所以做好三農工作是重中之重。最近有些朋友來諮詢小編,三農指的是哪三農服務?三農是指什麼的三農服務?以下內容由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   三農指的是哪三農服務   三農指的是農村、農業和農民這三農服務。就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研究三農問題目 ...

蘇是個人

  三蘇指北宋散文家蘇洵(號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兒子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人稱為蘇東坡)、蘇轍(字子由,自號潁濱遺老)。三蘇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蘇洵是蘇軾、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王安石、曾鞏。 (分為唐 ...

倉庫管理清兩齊相符是什麼

  倉庫管理做到三清指的是貨架、物件、地面要潔淨,時常清潔。   倉庫管理做到兩齊指的是庫容整齊、堆放整齊。   倉庫管理做到三相符指的是賬、卡、物三方資料相符合。   倉庫管理做到四定位指的是物品應按照區、架、層、位編號。   倉庫內物品要按區域劃分整理,同種物品放置一個位置,制定出相應編號、品名、標識、常 ...

70年代結婚大件是什麼

  腳踏車、手錶、縫紉機。   70年代,計劃經濟體制下,物資短缺,三大件是經濟實力和權力的象徵,要購買三大件還得有供銷社的票,一般人家是很難買到的,有錢沒票是買不了這三大件的。   80年代,改革開放推動下,人們的收入明顯增加了,物質生活開始豐富起來,腳踏車,縫紉機和收音機這些曾經讓一代人為擁有他們而倍感驕 ...

衢州頭是

  衢州三頭(兔頭、鴨頭、魚頭)是衢州地方特色風味食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兔頭,其肉質細膩、疏鬆,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同時還有磷、鈣、維生素及卵磷脂等有效成分,有“美容肉”、“健康肉”之稱。   關於衢州三頭一掌(兔頭、鴨頭、魚頭、鴨掌)的歷史十分長遠,要從鴨頭兔頭說起。上世紀五十年代,在衢州有一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