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益州在三國時期包含今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漢中大部分地區及緬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當時南方不止益、荊、揚三州,還有交州。
2、面積:106萬平方公里。
3、三國時期人口:約98萬人。
4、在三國時期,益州是當時最大的三個州之一,劉備佔領此地並建立蜀漢政權。
5、三國末年西晉滅蜀漢,分割益州,另置梁州。
1、益州在三國時期包含今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漢中大部分地區及緬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當時南方不止益、荊、揚三州,還有交州。
2、面積:106萬平方公里。
3、三國時期人口:約98萬人。
4、在三國時期,益州是當時最大的三個州之一,劉備佔領此地並建立蜀漢政權。
5、三國末年西晉滅蜀漢,分割益州,另置梁州。
唐的版圖因為有變化,應該分為三個時期:
1、東漢時的益州是一個很大的地域概念,益州刺史部包括漢中郡、廣漢郡、永昌郡等郡包括現四川與雲南的廣大地區。再往後南北朝後期既有蜀郡又有益州,西漢時的益州郡是現在的雲南晉寧東北,蜀郡就是成都。益州位於汶州與成都之間在岷江上,大概是現在的都江堰市。以669年為準,也就是初唐時期的益州,先回顧部分前朝的益州,首先,益州在隋時沒有這個稱謂,對應的蜀郡是成都。而唐朝的益州就是成都。
2、從開元29年,也就是開元最後一年,即741為準開元時益州是一個道級駐所地域範圍比較大包括成都也包括其他地方,到了天寶時改為蜀郡,也就是成都了這兩個時期都屬於劍南道三十五州。
3、安史之亂後版圖變化較大,以元和15年,即820為準沒有益州這個稱謂,出現成都府這個稱謂即成都。
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刺史部,四川地區為益州部,州治在雒縣,在後來的幾百年時間內,先後分置蜀郡、犍為、朱提、越雋、牂柯、建寧、永昌、漢中、廣漢、梓潼、巴郡、巴西、巴東、益州等郡,下轄146縣,屬蜀地。約於今四川、貴州、雲南及陝西漢中盆地。三國時期(公元220年~280年)因忙於戰爭,蜀漢政權無具體確切記載,上述益州的郡、縣設定為大概情況。諸葛亮《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裡指蜀漢。三國時期,是當時最大的三個州之一,劉備佔領此地並建立蜀漢政權。三國末年曹魏滅蜀漢,分割益州,另置梁州。西晉、東晉和南北朝期間這裡一直是益、梁二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