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三國時期的曹家三兄弟是指哪三人

三國龍虎狗之稱是指哪三個人

  三國中諸葛姓氏三兄弟被史家稱為“龍虎狗”:弟弟諸葛亮被稱劉備重用,為蜀漢的丞相,是龍;哥哥諸葛瑾報效東吳,做了孫權的謀士,是虎;從弟諸葛埏投奔了曹丕,拜為曹魏的大將軍,是狗。

  諸葛亮生於181年死於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諸葛瑾生於174年死於241年,諸葛亮之兄,諸葛恪之父,經魯肅推薦,為東吳效力。胸懷寬廣,溫厚誠信,得到孫權的深深信賴,努力緩和蜀漢與東吳的關係。建安二十五

三國時期曹家一個有多少個將軍

  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曹氏手下的將軍多的數不勝數,姓曹的有:曹仁、曹洪、曹純、曹休、曹真、曹彰、曹爽。

  曹仁:字子孝,漢族,沛國譙人,曹操從弟,三國曹魏名將,曹仁好弓馬騎射,少時不修行檢,及至長成為大將,則變得嚴整,奉法守令,從曹操多年,為魏朝立下汗馬功勞,破袁術,曹仁所斬獲頗多,大破陶謙軍及陶謙部將呂由,攻克句陽,生擒呂布的部將劉何,官渡之戰中,在隱強打敗劉備軍、雞落山之戰又戰勝袁紹軍。

  曹洪:字子廉,沛國譙人,漢末至三國曹魏時期名將,魏武帝曹操從弟,曹洪早年隨曹操起兵討伐董卓

不孝為三是指哪三

  在中國禮儀上,所謂不孝有三是指:一是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二是阿諛曲從,陷親不義。三是家貧親老,不為祿仕。

  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

  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

  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也就是孟子所說的最大的不孝了。

  其一,做父母的都疼愛自己的兒女,這是自然之性,人之常情。如果做兒女的有這三種惡行,就很容易遭受不測,做父母的當然就最不安心了。

  其二,人如果具有這三種惡行,就會為自己招來災禍,甚至死亡。更有甚者,會累及到整個家族,乃至滅門。

  古人非常重視家族香火的傳承,如果做兒女的有這些惡行,都有斷子絕孫的風險,難免讓父母憂心忡忡,因為“無後”為大。


一問不知不知

  一問三不知本來是出自《左傳》,據記載,晉國的荀瑤率領軍隊攻打鄭國時,荀文子認為,不可輕舉妄動,他說道:“君子之謀也,始衷(即‘中’字,三代‘衷’字有“中心”一解)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從這句話中可以理解,“三不知”指的是開始、中間、結局都全然不知。 ...

一問不知不知不知具體

  一問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指的是開始、中間、結局都全然不知,出處是荀文子:“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荀文子,春秋晉國次卿,荀息之孫、逝敖幼子,荀林父之弟,是晉國六卿之一智氏家族的奠基人。晉成公時,荀首食採於智邑(山西永濟市),以邑為氏,別為智氏,智莊子後擔任中 ...

梅開件事

  梅開三度指的是:   1、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這標誌著自新中國成立後中美相互隔絕的局面終於打破。20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同志親自主持談判,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報》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   2、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1972年9月25—30日,日 ...

孟母個地方

  1、孟母三遷指墓地、市集和學堂這三個地方。   2、成語故事:戰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 ...

  1、廣為流傳的三山是: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然而,另有一說為:安徽黃山、江西廬山、四川峨嵋山。現今大部分人提及的是第一種說法,因為峨眉山本身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一般不把它重複列為三山之一。   2、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為三山五嶽中三山的之一,有“震旦國中第一奇山”之美稱。為道教聖地,遺址遺 ...

嘉定

  嘉定三屠是1645年清軍攻破嘉定後,清軍三次對城中平民進行大屠殺的事件。   清軍頒佈剃髮令,嘉定百姓拒不從命。鄉紳侯峒曾帶領嘉定紳民起義反清,清吳淞總兵李成棟立即領兵五千來攻。   嘉定城城破,李成棟下令屠城大屠殺持續了一天,直到屍體堵塞了河流,大約有三萬多人遇害。李成棟率軍離開嘉定城。   僥倖逃脫的 ...

  三代是相對於直系血親而言的概念,它是指在血緣上和自己同出於三代以內的親屬。直系血親是具有直接血緣關係的親屬,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親屬。母方父方都包括在內。   血緣關係是由婚姻或生育而產生的人際關係。它是人先天的與生俱來的關係,在人類社會產生之初就已存在,是最早形成的一種社會關係。馬克思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