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是三國時蜀國牂牁郡治且蘭,今貴州凱里西北。臨近7縣分別為且蘭、毋斂、廣談、鄨縣、平邑、夜郎、談指。牂牁郡管轄今貴州南部及周邊地區。西漢中晚期,貴州北部大部分地區劃入牂牁郡管轄。牂牁郡領14縣,分別為蘭且、鄨縣、平夷、毋斂、夜郎、談稿、談指、漏臥、漏江、同並、句町、宛溫、都夢、進桑。基本上已經是今天貴州全省格局。這一時期在貴州境內的郡縣設定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一方面歷朝歷代均在夜郎、進桑等地駐軍、移民,另一方面卻並沒有對相關地區形成有效的管理,控制權仍然是在土著部落手中,有時候甚至面對來自這些高原民族的軍事威脅。這一時期在貴州地區的郡縣設定更多地成為一種地理符號。
三國時期文官排列;丞相 ,太尉,光祿勳,大司農,廷尉,衛尉,尚書令,大鴻臚,太僕,太常,御史中丞,執金吾,少府,侍中,散騎常侍。
三國時期武將官職排列;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徵將軍,四鎮將軍,前後左右四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雜號將軍,曹魏五營分別是:遊擊,驍騎,武衛,中堅,中壘。
公元156年人口5007萬,經過黃巾起義和三國混戰,公元208年赤壁大戰後的全國人口為140萬,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萬;損失了百分之98、3。“馬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曹操說漢末三國大動盪活下來的人只是原來人口的百分之一,到公元265年,三國人口總計才767萬。
黃巾軍將領按所屬地區,如下:
冀州:張角、張梁、張寶、高升、嚴政、周倉,裴元紹等;
青州:管亥、卜已等;
幽州:程遠志、鄧茂等;
徐州:張闓、臧霸等;
兗州:波才、彭脫等;
豫州:劉闢、黃劭、何曼、何儀、龔都等;
荊州:孫夏、韓忠、趙弘、孫仲、張曼成,區星等;
司隸:馬元義 ...
法正(176—220),字孝直,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東北)人。東漢末年名士,本為劉璋部下,劉備入蜀時歸於劉備帳下。劉備自稱漢中王后,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連哭泣數日。被追諡為翼侯,法正深受劉備信任,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由此也可見法正地 ...
1、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2、孫策,字伯符。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
3、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4、周瑜,字公瑾。東漢 ...
三國時期漢初,設立濟南郡,含義為濟水之南,是地理方位形成的地名。濟水即俗稱大清河,古濟水發源於現河南省濟源市,流域大致相當於現在的黃河山東段。後因黃河改道被其奪取河床,成為了黃河下游的幹流河道。而濟源、濟南、濟陽、濟寧等地名還是儲存了下來,濟南由此得名2100多年前的漢代改稱濟南《史記》。公元前164年設 ...
1、貴陽,簡稱“築”,別稱林城、築城,是貴州省省會,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區域創新中心、中國重要的生態休閒度假旅遊城市。
2、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6個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8034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36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88.19萬人,城鎮人口368.24萬人,城鎮化 ...
遼陽古稱襄平、遼東城,是遼寧省下轄的地級市,是以石化產業為主的現代工業城市,遼中南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 。位於遼寧省中部,是瀋陽經濟區副中心城市,新興的現代石化輕紡工業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遼陽是東北地區最早的城市,是一座有著2400多年曆史的文化古城。從公元前3世紀到17世紀前期,一直是中國東北地 ...
荊州。荊州包括今湖南,湖北。東漢荊州原轄七郡: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東漢末年,從南陽郡、南郡分出一部分縣,設定襄陽、章陵二郡,於是荊州共轄九郡,這就是後世稱“荊襄九郡”的來歷。赤壁之戰後,曹、劉、孫 三家共分荊州:曹操佔據南陽、襄陽、南郡三郡,劉備佔據長江以南的零陵、桂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