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三國演義中最精闢的十句名言+你記得幾句

三國演義中最精闢的十句名言 你記得幾句

  說起三國演義,在中國基本是無人不識無人不曉,它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小編最喜愛的就是易中天的品三國了,它讓人加深了對三國各個人物的印象。那麼本期的民間故事,講講三國中最精闢的十句名言。

  第十位:“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一共八個字卻稱讚了兩件事物,足可見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而且朗朗上口,婦孺皆宜。後來關羽雖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沒聽別人這麼說過,估計作者肯定是呂溫侯的FANS,否則也不會這麼肉麻。精闢指數:5.5

  第九位:“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馬家五個兒子,為大家熟知的只有馬良,馬謖哥倆。馬良的確才華出眾,為劉備坐穩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較早。馬謖雖說智商較高,也一度取得諸葛亮的賞識,只可惜後來一步棋走錯,丟了街亭。因此當人讀起這一句話時,一則嘆馬良死得過早,二則嘆馬謖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精闢指數:6

  第八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有人說《後出師表》不是諸葛亮寫的,先不論是誰寫的,這裡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是諸葛亮真實的寫照,也是最能表現諸葛亮後期六出祁山無力迴天時的心情,也成為現代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精闢指數:6.5

  第七位:“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義》裡,周瑜是心胸狹窄,永不服輸的代名詞,也只有當他病入膏肓,不久於人世時,才會由口及心地發出這樣的感慨。只不過這句話過於自卑,長了諸葛志氣,滅了自己威風。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們主中格式化了。精闢指數:7

  第六位:“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這是趙雲迷們最津津樂道的評語,原因是在《演義》裡趙雲並不是作者重點描寫的物件,但由於他每回出場都是英姿颯爽,攻無不克,能得到主子這麼一句肯定,當然是高興得找不到北了。不過也可以看出劉備沒有知人之能:趙雲跟了自己這麼多年,到這時才知道他的膽識,平時只給他一些壓糧運草,打掃戰場,保護家屬的雜活,真是埋沒英雄。精闢指數:7.5

  第五位:“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馬徽一向看好諸葛亮和龐統,曾經把諸葛亮比成姜尚,張良,所以這話從他嘴裡說出來一點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經天緯地的本事,因此這麼說也不過份。奇怪的是劉備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精闢指數:8

  第四位:“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孫策當政時常常霸氣有餘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還有些識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眾人,臨死時還給孫權留下了這樣的忠告,深刻看出了兩人的處事風格。事實也驗證了他的準確性,張昭主外事時主張投降曹操;周瑜主內事時把孫權的妹子糊里糊塗地嫁給了劉備。而二人各行其事時卻做得近乎完美。精闢指數:8.5

  第三位:“生子當如孫仲謀”

  小時候看三國,很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倒底是在誇孫權還是在罵孫權。稍大了一點後才知道,曹操其實和孫權他爹孫堅是一輩的,這麼說沒什麼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誇孫權能守住父兄基業,跟袁紹和劉表的那幾個敗家子不同。怪不得辛棄疾很是欣賞孫權,並在自己的詞裡引用了這句話。精闢指數:9

  第二位:“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個人認為,在曹操說過的所有的話裡面,這句話是最精闢的。難怪劉備會嚇掉勺子,連蒼天也打了個冷戰,以為洩露了天機。其實曹操也就是這麼一說,試探一下而已,後來又被劉備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來說過的最正確的一句話。精闢指數:9.5

  第一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這一句話,不僅給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國安邦之臣,在亂世則是獨霸一方的軍事首領。而曹操聽到這話面露喜色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沒有說他能成為皇帝,而他也不願登基稱帝,在史書上成為王莽、董卓一類的人。精闢指數:10

佛經中最有禪意的句子 你知道幾句

  佛經是佛教的教法教義,被當做引導眾生通往真理的指南。佛經中有很多有禪意的句子,閱讀佛經就是思考經文對自己的意義,將經文內化為自己身心的修持,你認為哪個句子最有禪意呢?那麼本期的佛教文化,為你解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首偈子的出處是《六祖壇經》上的,當年五祖為了考證哪個徒弟有資格繼承他的衣缽,所以叫他們各寫一個詩偈做檢驗。於是六祖慧能大師就寫了此偈。這個偈子說我們的佛性如同明鏡一樣,雖然空無一物,卻能如日光朗照,讓我們的身體發生作用,本來是清淨無染的佛性,卻因為我們的各種顛倒妄想把我們的天真佛性遮蔽了。從總體來說這個偈子見到了佛性的體,沒有見到佛性的用,悟到了一半,後來再次聽五祖為他講述金剛經,當聽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才恍然大悟,見到空性之後還要發菩提心把佛性用出來,不然就墮惡空了,於是重新寫了一個偈: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最後一個何期自性即是我們佛性的用,能夠生起成千上萬度化眾生的方便法門。這就是發菩提心,菩薩六度萬行,成佛的必經之路。

  菩提本自性,性淨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無可作相。

  菩提本自性,是說眾生皆有佛性,佛性皆在自心,只是經歷累劫,無明妄動,有所偏愛,中貪嗔痴毒,處煩惱中,心隨境轉,迷失於境中外相,做諸業障,於是菩提自性如烏雲遮蔽,終日不得見。但雖然不見,它仍然在那裡。 性淨是菩提。去除諸業障,自然菩提性現。只是這業障是數十億年積累下來的,層層遮蔽,很多都成了習性。俗語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裡就是指的習性很難改變。業力雖不可思議,習性雖難改,並非不能改,只不過要難行要行,堅定不移。從現在開始時時行六波羅蜜,終可以去除業障,見諸本真。 亦非可修相,更無可作相。菩提本自性,它就在那裡,不是可以修作來的,它是我們成佛的基礎。修行,是要去除業障和偏愛,菩提自現。另外。修行要破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要去除分別、二見。非相非非相,相中有佛,相亦非相,本自不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這句佛經名言,包含著很深的哲學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們喜歡以此開玩笑,認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虛無或烏有。說和尚看破紅塵,把女人看做是虛無或烏有,便出家做和尚了。其實色並非女色,空也非虛無烏有。要認識此言的真正含義,還得從佛教的基本教義說起。空即是色的意思是最根本的空其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涵蓋了一切,包括所有的感知舉例來講,我們這群人沿著時間軸在前行,任何一種可能性都鐵定會發生的。色即是空,讓人們認識到事物的現象,從而認識到諸多的苦和煩惱都是人心中的虛妄產生的,空即是色,則由事物的共性,因緣關係,讓人們知道,善惡迴圈。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這句話是從懶融禪師的偈子裡摘出來的,以對“意修”作個註解。懶融禪師的偈子很好,大家都喜歡引用,大多引用四句:“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完整的偈子是八句:“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曲談名相勞,直說無繁重;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做功夫正在用心時,卻不見有念可起,就是“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拐彎抹角大談佛教名相,勞心費力;直指心源,不說餘話,便沒有那麼繁瑣、那麼沉重。這就是“曲談名相勞,直說無繁重”。大道無形、真心無相,雖然無形無相,卻時時處處都在起作用;事事物物雖然都是它的妙用,覓它本身卻又了不可得。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大乘佛學本來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勇敢精神,這是佛教救度眾生脫出苦厄積極入世的一面。如民間最常說的“十八羅漢”即是已修成正果,但不住涅槃的人物,他們受釋迦摩尼佛祖的囑託,常住世間,為眾生福。 這裡指出學佛者的修習,並不僅僅是消極地剋制慾望情感,而是在於積極的磨練意志,激發志氣。這種佛學精神發揚到革命事業中,就是要徹底去除一切私慾。只有這樣,才能勇往直前,沒有任何縛累牽掛。對於革命過程中可能遭遇到的種種艱難困苦、威脅危險,不但不可懼怕,而且要視為磨練激勵的好機會。佛門常說,有因無緣不能結果。如果說普救眾生是因的話,那麼艱難困苦即是緣,只有因緣和合,修行人才能開悟,也才有可能取得正果。

三國演義中最出名的有哪幾個故事?

  1、《三國演義》中出名的故事:七擒孟獲。三國中期,蜀國佔據西蜀一帶,這時南方孟獲作亂。諸葛亮出征南蠻孟獲,為了收買人心,七次俘獲孟獲而又其次將其釋放。第七次釋放孟獲的時候,孟獲終於歸順蜀國,諸葛亮平定了南方。

  2、空城計。三國中後期,諸葛亮出兵討伐魏國,由於要地街亭失手,導致滿盤皆輸。諸葛亮被迫撤兵,司馬懿大軍追至,這時孔明手下的將領士兵基本都分配軍務調完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於是他命令偃旗息鼓,大開城門,獨自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疑心有伏兵。調頭就撤兵。諸葛亮躲過一劫!

  3、失街亭。就是在空城計之前了,馬謖自告奮勇去守街亭,結果反了低階錯誤。被司馬懿打敗。蜀軍被斷了咽喉之路。被迫撤兵。

  4、斬馬謖。馬謖失了街亭。諸葛亮非常生氣。想起了劉備臨死前囑咐他的話,吾觀馬謖,言過其實也。後悔不已。悲痛了斬了立了軍令狀的馬謖。

  5、舌戰群儒。三國中前期,劉備勢力還很小,被曹操趕得走投無路。想去投靠東吳,就是孫權。派諸葛亮去做說客。但是東吳謀臣處處刁難諸葛亮,諸葛亮憑著他的滿腹經綸舌戰群儒。說得他們個個啞口無言。後來經魯肅協助,說服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


三國演義呂布殺董卓是第

  董卓接走了貂蟬,令呂布又恨又急。他戀念貂蟬,乘董卓上朝之機,入相府與貂蟬私會,貂蟬乘機訴苦,激起呂布對董卓的不滿。   董卓不見呂布,急忙回府,看到呂布在鳳儀亭中正擁抱貂蟬,勃然大怒,抓過呂布畫戟刺去,呂布忙逃出相府。王允順勢以言相激,使呂布決意殺死董卓。王允和百官在朝房設下伏兵,由李肅往郿塢騙董卓回京受 ...

三國演義喜歡的人物諸葛亮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和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諸葛亮,生於181卒於23 ...

佩服三國演義的一人曹操

  曹操生於155年死於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為 ...

三國演義有什麼好

  《三國演義》中的好句有: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幾與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願臨陣鬥死,豈可入牆而望活乎。   5、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6、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 ...

三國演義的比喻有哪些

  1、那裡的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   2、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啊。   3、這員將中等身材,面如貫玉、龍眉細目,鼻似玉柱、口賽丹朱,大耳有輪,這雙大耳朵才顯眼呢,跟那廟裡的佛爺差不多,據說這是有福之相。   4、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5、黃口孺子, ...

三國演義呂布的出場費高得嚇人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呂布   在《三國演義》中,呂布是明星一級的人物,“出場費”高的嚇人。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恰恰是那令人眼熱的高身價,才讓最終呂布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呂布的噩夢應該就是從遇到董卓開始的。在此之前,獨事丁原,名不見經傳。因為無名,生活也就過得平淡。畫戟在手,美妻在堂, ...

二星座渣的星座男是哪

  十二星座中最渣的星座男是哪幾個?渣男其實每個星座都有,不過以下三個星座中出現渣男的頻率尤其多,一起來看看最渣的星座男都是誰吧!   最渣的星座男-射手座男生   射手座男生的好奇心很強,不過他們的好奇心又維持不了多長時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分熱度,在愛情上表現得更為突出,也就造成了他們的花心,射手座男生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