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是什麼的源區
彝區各地的飲食習俗
千里彝山,勝境天成。獨具魅力的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地帶,是彝族人民世居的地區。彝族人民憑藉這裡的多彩的自然環境、豐厚的資源,用勤勞的智慧,創造著幸福美好的生活,傳承著獨具特色的飲食習俗,書寫著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
彝族居住的地區,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複雜,植物和動物資源極為豐富。居住在山區和半山區的彝族以種植蕎麥、大麥、小麥、玉米、燕麥、土豆為主;在溪谷和湖盆山區、平壩則以種稻谷為主,玉米和其它作物為輔涼山彝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區、滇西北小涼山彝族聚居區及貴州的威寧縣一帶,最古老的農作物為蕎麥,次為燕麥、水稻、小麥、大麥、土豆等。蔬菜以圓根為古老,其次才是蘿蔔、青菜、白菜等。畜牧業以豬、羊為主,同時畜養牛、馬、雞等。涼山、昭通、畢節這些地方的來族多食用蕎麥餅、米飯、玉米飯,無論豬、羊肉做成“砣砣”或大塊肉都喜歡,喜歡喝用肉湯做成的酸菜湯。
雲南彝族在烹飪方面以滇南、滇中、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的彝族包含很有特色。
滇南是彝族人口分佈較多的地區,而石屏、建水、開遠等地彝族的農作物生產水平發達。農業主要是以水稻為主,玉米、小麥為輔。沿湖地區兼事捕魚,以大米為主食,也用麥粉做成麵條、烤餅食。肉類食物主要的有豬肉、雞肉、鴨肉、魚肉。進入冬季後他們多殺過年豬醃成臘肉供常年吃。
滇西地區的彝族人主要以水稻、玉米為主食,以蕎麥、小麥為輔,同時他們也還種植大豆、蠶豆。他們的食品加工很有特點。小麥麵粉,一般做成餅(粑粑)或者麵條。
居住在經濟發達的滇中、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的彝族,大米、玉米、小麥都以不同的比例作為主食,一年四季有蔬菜,畜牧業產品也佔有一定的份量。糧食和菜餚的品種及其食用習俗也多類似。分佈在滇池湖盆地區的昆明彝族(於郡),因受四周漢族的影響,食俗與漢族相同之處甚多。主食以稻米為主,他們用木甑蒸飯,佐以麵食主,產魚季節,以捕魚當菜。所吃的蔬菜主要有白菜、青菜、南瓜、蘿蔔、喬豆、茄子、辣椒、刀豆等。滇中地區的彝族喜用青菜醃菜和曬蘿蔔乾,供缺菜季節吃。還利用小麥帛麵醬:先將麥面的粑粑放於麻袋裡,然後埋在米糖中,使其發醇後拿出晾乾,再磨碎,辣椒麵和鹽釀造。
川、滇、黔、桂彝族一般都要殺豬食,特別是殺過年豬。按照彝家的食俗規矩,豬頭要分成兩半醃帛好,一半是留著主人家自己吃或者招待客人,另一半過年後的幾天內,算吉日由女婿送給自己的岳父母。共它部位的豬肉除過年吃的外,一般全部醃成臘肉慢慢吃。昆明郊區和宣威、威寧(貴州)、冕寧(涼山)的彝族人殺豬後還要自醃火腿,其中宣威的火腿馳名全國。彝族醃製火腿的方法是:用酒揉豬腿,再用炒過的鹽揉,以便除去分,掩上半個月,再用鹽吸去豬腿中殘存的水分,掛起陰乾,便成了火腿。威寧彝族加工醃製火腿,還喜用煙燻。冕寧彝族將醃製的火腿埋藏在穀物中,有的存放3年、5年,煮、蒸食味都極好,色紅透明。豬腸,彝族都喜用它來醃製香腸。雲南彝族將豬腸直接醃製,採用曬乾方法儲存,供農忙或有客人時吃。豬肝,他們習慣拌生吃,其吃法是將豬肝切碎,用熟豬油、醋、辣椒、大蒜泥、酒拌著吃。豬血,各地區的彝族人一般在殺豬前,先在盆裡放鹽水,使其凝結成塊,吃時放入辣椒、花椒等佐料,可煮湯吃,也可煎著吃。
居住在川、滇、黔、桂山區或者半山區的彝族人普遍喜歡飼養山羊、綿羊。羊是他們肉食來源之一,彝族無論殺或吃羊肉,都有些特殊的飲食習俗。殺山羊可以用刀;而殺綿羊禁用刀,只能用木棒將羊脖打斷,再用手掐死。羊肝和羊胃要單獨用來祭祀祖靈,然後烯來吃。羊身、四肢和內臟、頭、蹄均煮熟待客。有的地區羊頭和4只羊蹄第二天煮著吃;羊腦在彝家的習慣上全歸老人吃的。處於生育期的青年婦女禁止吃公羊,僅能吃母羊和閹羊,牧羊人禁吃羊尾巴。還有一些地區彝族殺羊食時,將羊血拌蘿卡絲醃起來,要吃時用瓷碗盛著,放在飯上蒸熟,其味特別鮮美。雲南彝族還喜歡飼養奶羊,他們飲用羊奶,用羊奶加工製作多種乳製品。
彝族吃雞以砣砣雞回鍋、清燉為主。涼山彝族和貴州威寧的彝族吃雞一般砍成砣砣,拌上佐料。涼山彝族還常用砣砣雞回鍋、辣子雞待客。雲南彝族過去用陶鍋煮雞,一般不用刀切,而用手將雞肉撕成條塊。特別要準備一碗,用雞湯做成辣椒水,辣椒水內還要放少許花椒、大蒜以及炒過的鹽。吃時,將撒成條塊的雞肉蘸著辣椒水吃。此外,雞頭一般老人吃,雞翅膀給小女吃,老人說她們吃了會梳頭,雞腿一般給小孩吃,但小孩不能吃雞爪、雞血。雲南彝族吃雞還有一個習慣,殺雞前先要備好一個放涼開水和鹽的碗,使雞血凝成塊,然後將花椒麵、辣椒麵、醋、香油倒在雞血裡拌著吃,味很好。
分佈在滇池和撫仙湖附近的彝族人,魚是他們的主要菜餚之一。他們烹飪魚餚的經驗非常豐富,常將吃不完的魚蝦醃製起或將其炒幹,儲存備吃。最常烹飪的是糟魚,其做法是選用大魚,切成塊狀,先蘸酒,再塗以鹽、辣椒和花椒麵,多面手放進陶罐醃上。平常要吃時取出一些蒸或煮都可以。
彝族宴席自(唐朝)南詔開始就已隆重盛大。當時盛行的宴席據史書記載有“全牛席”、“全羊席”“綜合席”,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南詔國當時的宮廷名菜“全豬席”。它是將小肥乳豬烤熟,跪臥於大木盤內,頭尾用木叉拘起,置圓桌上,給賓客每人提供1把九,各自切吃,席間還常伴以管絃歌舞助興。
在彝族宴席中最有名的菜餚,首推“四滴水”,其程式是先陳上冷盤4盤:火腿、滷豬肝(或者吹盤)、灰蛋、紫介肉(或涼雞)。其次陳上八樣錦8盤:桂花蛋、炒尤魚絲、炒公爆肉(或火爆雞丁)、紅燒肘子、燉鹿筋、清蒸雞、燒海參、脆皮魚。再次陳上三鮮湯、八寶飯(八寶飯是以香糯米為主,加冬瓜蜜餞、大棗、蓮子、皂角米、桂元肉、洗沙、藝麻、紅綠絲、核桃片、艾苡仁)。最後以銅鍋陳上連腳帶肘的煮熊掌4只,使爪子抓露搭銅鍋邊,伸揚四方,名為“熊爪會”,象徵“招財抓喜”。燕窩湯1盆,以燕窩為主,加龍眼、冰糖,象徵銀浪滾珠,名為“聚寶堆銀”,客人食此,互相祝賀財源茂盛,吉祥臨門。
北緯30°怪象頻生成 “死亡旋渦區”
6月1日,《北緯30°·中國行》將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開播。從世界範圍看,北緯30°線及其附近,不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同時也遍佈很多世界奇觀和歷史之謎。在這條緯度上,三星堆、金字塔、瑪雅文明等未解之謎依然在等待人們去探索。從中國範圍來看,北緯30°所穿越的地區不僅地形多樣,物產豐富,而且山水奇秀,文化也是豐富多彩,自東向西涵蓋了吳越、皖南、荊楚、巴蜀和藏羌等不同文化型別,穿越了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四川、西藏等九個省市自治區。據悉,該節目由央視四套《遠方的家》欄目傾力打造,和此前熱播的《邊疆行》《沿海行》一同構成《遠方的家》欄目“三部曲”。
地球至今仍有無數未被人類所認知的秘密,而其中北緯30°堪稱一條神秘而又奇特的緯線。在這條獨特的緯線上,貫穿有四大文明古國、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洲、著名的埃及金字塔等等諸多獨特的奇特自然及人文現象……
不管是巧合還是冥冥註定,北緯30°線都是一條能引起人們極度關注的地帶。那麼,這條離奇的地帶上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神秘而有趣的現象?這條神奇的地帶又是怎麼出現的?
——離奇——
在這條緯線上,奇事怪事數不勝數
這裡既是地球山脈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所在地,又是海底最深處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藏身之處,也是世界幾大河流的必經之地,諸如埃及的尼羅河、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中國的長江、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均是在這一緯度線入海。
更加令人神秘難測的是,這條緯線又是世界上許多令人難解的著名的自然及文明之謎所在地。比如,恰好建在地球大陸重力中心的古埃及金字塔群,以及令人難解的獅身人面像之謎,傳說中的大西洲沉沒處,以及令人驚恐萬狀的“百慕大三角區”,還有讓無數個世紀的人類歎為觀止的遠古瑪雅文明遺址……這些令人驚訝不已的古建築和令人費解的神秘之地會聚於此,不能不叫人感到異常的蹊蹺和驚奇。
“北緯30°歷來都是多災多難的地帶,地震、火山、海難、空難等時有發生。”中國地震局災難專家顧建華說,這條線常常是飛機、輪船失事的地方,人們習慣上把這個區域叫做“死亡旋渦區”。如果將北緯30°線上下各移動5°左右,我們再次吃驚地發現,在北緯35°線附近,是令人恐怖的地震死亡線。這一地區發生的災難性地震,死亡在2000人以上或者震級在7級以上的就達幾十次。
這條緯度線為什麼會成為一個令人費解、怪事迭出、禍患隱憂、災難頻仍的神秘地帶?它們是偶然巧合,還是有某種力量主宰?猜測和假想不斷地提出來,又不斷地被否定,但飛機和船隻還在不斷地失事。
——猜測——
外星人?還是史前超文明?
對這條緯線上的種種不解之謎,一些科學家認為有兩種解釋,一是外星人訪問地球所留下的痕跡,一是現代人類文明之前,曾經出現過前一屆高階人類的史前超文明。越來越多的人更為相信後一種解釋,有科學家提出了地球文明週期進化論。生物考古學家認為,地球誕生至今的45億年曆史中,地球生物經歷了5次大滅絕,生生死死,週而復始,最後一次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之前。有人據此推斷,20億年前地球上存在過高階文明生物,但不幸毀滅於一場核大戰或巨大的自然災變。億萬年的滄海桑田幾乎抹去了一切文明痕跡,僅留下極少遺物,成了現代人類的不解之謎。
也有人認為,前一屆高階文明的毀滅,是因為地球氣候的週期性變化,或者因為地球磁場的週期性消失,太陽系運轉到宇宙空間某個特定位置時,地球上將會週期性地出現不適應人類生存的氣候,地球的這種週期性氣候變化會導致高階智慧生物的週期起源和進化。
當然,這些僅是一家之言,或者說僅是一些猜測。但北緯30°線光怪陸離、頻繁複雜的神秘現象多少影響了我們的視角和思維:這不是一條簡單的人為劃分的地球緯線。
——釋疑——
神秘的現象來自地球內部
為什麼北緯30°有如此多的怪異現象?北京大學地質學系何國琦教授認為:地球在旋轉的過程當中,如果它的速率有變化的話,它的整體上就會發生一些變形,加快的時候是兩極稍稍壓扁,赤道的地方稍稍膨脹;反過來,兩極的方向稍稍要伸展,赤道的方向是壓扁,它的交替,就會造成地球一定緯度上的一些地質作用的出現。地球自轉,引起內部不同的緯度有不同的力作用。
地球物理學家則認為,地球由七大板塊構成,在這七大板塊當中,六大板塊的交接地帶縫合交接線都在北緯30°(或者附近)。板塊在地質歷史時期漂移的過程當中,有的俯衝,有的被抬升。地殼運動並不僅僅侷限於水平運動,在現代大洋中,新生的地殼(洋殼)不斷生成,地幔物質從地球深部不斷地湧出,海底的火山和地震活動非常頻繁,不難理解,為什麼板塊交接地帶異常活躍。
談及北緯30°的各種神秘現象,中國地震局賀傳松博士認為,它應來自地球內部。可能是地球磁場、重力場和電場以及其他物理量的差異所致。百慕大可能是磁場引起的,而青藏高原隆起可能是由於板塊碰撞產生的,它是當今隆起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
北緯30°被人稱之為地球的臍帶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員吳慶舉說,北緯30°線是條虛擬的曲線,卻是地球上最瑰麗斑斕的風景線,是最神秘莫測的地帶。北緯30°主要是指北緯30°上下波動五度所覆蓋的範圍,北緯30°現象,有一定的必然性。北緯30°被人稱之為地球的臍帶,是整個地球最敏感和複雜的地帶。在這個地帶,複雜的地殼運動影響了地球磁場、重力場和電力的變化,也必然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地球在45億年的歷史變遷中,形成了今天獨特的地質、地貌。問及這些北緯30°的奇異現象,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員王椿鏞說:“儘管地球物理學家發現了地球內部由地表至地心分佈著地殼、地幔和地核,及三者不同尺度的三維橫向不均勻性,但有些奇怪的自然現象,我們還無法搞清楚,很多問題仍需進一步研究。”
北緯30°線,一條看不見的曲線,一條地理學家為方便研究地球畫出的虛擬的線,沒有一條線有著它那麼神奇的魔力。
■ 延伸閱讀
孕育古文明的神秘地帶
從自然條件看,北緯30°這條溫度帶是處於亞熱帶和溫帶的過渡地帶,應該說是最適於人生存的地帶。它的降水相對比較豐沛,植物相對比較茂盛,溫度也比較適合人的生存,尤其是在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人可以靠自然的供給就獲得一個比較良好的發展,所以古代的文明都在那裡出現。
“大西洲文明”的沉沒沿著北緯30°線尋覓,人們很容易就能想到距今12000年前於“悲慘的一晝夜”沉沒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大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西洲。據說,大西洲是產生過巨大的歷史奇蹟的神秘大陸,那裡智慧非凡的人民創造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洪水爆發而在一天一夜之間神秘地沉沒了。
瑪雅文明,這一散佈在地球北緯30°附近的神奇文明一夜之間突然降臨,又突然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公元750年左右,瑪雅文明達到了頂峰,供養的人口在300萬至1300萬之間。但他們似乎趕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前便捨棄了輝煌,集體消逝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在地球北緯30°附近,還有許多神秘而有趣的自然現象,如長江斷流之謎、四川自貢大批恐龍滅絕之謎、錢塘江大潮之謎、神農架野人之謎、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火神火種”壁畫、美國加利福尼亞達聖塔柯斯小鎮的“違反萬有引力定律”現象等。
衛氏大宗祠外擬建嶺南民俗風情區
恢弘又滄桑的“紅祠堂”心和衛公祠。
衛氏大宗祠裡的燕子斗拱是皇親國戚才能建造的,廣州僅一座。
瀝滘四座古祠新定為“文保” 原改造方案有望調整
海珠區瀝滘村“城中村”改造中,規劃的回遷房擬主要分佈在地鐵3號線以西和南洲水廠東側兩個區域,共計數十座高層樓宇,而衛氏大宗祠外擬建嶺南民俗風情區。這是記者在瀝滘村“城中村”改造總體規劃展覽上了解的。
根據該方案,瀝滘村內除市級文保單位衛氏大宗祠進行原地原貌保護,其餘十多座明清祠堂都將遷建。但不久前,瀝滘村心和衛公祠等四座祠堂被公佈為海珠區登記文物保護單位,文化主管部門要求進行原地保護。
約四十座高層回遷房分佈兩個區域
近日報道了海珠區瀝滘村與開發商合作,擬投入28.3億美元進行“城中村”改造,引起了市民強烈關注,住在市內的瀝滘人和南洲板塊居民紛紛前往瀝滘村瞭解情況。
在瀝滘村內的“城中村”改造總體規劃展覽上,記者看到了兩個大型的模型。住在羅馬家園小區的胡女士專門前來了解情況,“3年前我就盼著瀝滘村早日完成改造。”
據悉,瀝滘村是海珠區改造範圍面積最大的城中村。記者看到,改造後的模型上明確表明了“回遷房”、“小學”等樓宇。只見西鄰洛溪橋腳、東到珠江御景灣的瀝滘村範圍上,粗略估算共約40多座的高層回遷房,主要分佈在地鐵3號線以西和南洲水廠東側兩個區域。
記者留意到,在鐵定原地保護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衛氏大宗祠外,規劃了一個嶺南民俗風情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模型上顯示將在宗祠外圍建設幾座規模較小的祠堂式建築。“是不是要將其他祠堂拆了之後,在這裡復建?”面對記者的詢問,工作人員並沒回應。“所謂‘遷建’的都是假文物,失去了本來的價值。”多年來一直關注瀝滘村的文物專家崔志民說,而且異地遷建一直備受詬病,“獵德村祠堂的復建,就是一個錯誤的榜樣,千萬不要重蹈覆轍。”
崔志民說,瀝滘村是廣州地區文物最為集中的古村落。除了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衛氏大宗祠和民國的廣州市界碑外,很多儲存完好的祠堂、廟宇和民居都是廣州市內的孤本。
建議保留古建築和民俗增加文化元素
據崔志民介紹,瀝滘村歷來是南番順地區的名埠大村,“是廣州市區透過番禺的渡口所在,也是必經之路,過去這裡就不僅是農村,是繁華的渡口商埠,有眾多的船廠、糖廠等,而且名人學者輩出。”
“與其搞一個人工的民俗風情區,不如儘可能保留古建築。”崔志民說,在衛氏大宗祠附近,就有一座儲存完整的北帝廟。我國文物界泰斗麥英豪考察該北帝廟後,稱讚“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十分難得”。崔志民呼籲能夠將其保護下來,為新中軸線增加更多的文化元素。
四座祠堂原改造方案有望調整
昨日,記者獲悉,瀝滘村內有四座祠堂最近被列入海珠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分別是心和衛公祠、御史衛公祠、石崖衛公祠、志宇衛公祠。海珠區文廣新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局在對市規劃局覆函中明確提出:對於瀝滘村內已定級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衛氏大宗祠、廣州市界碑)、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御史衛公祠、石崖衛公祠、志宇衛公祠、心和衛公祠)及廣州革命遺址舊址(衛國堯故居)必須原址保護;對於瀝滘村內已列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登記文物線索的其餘8座祠堂,原則上需原址保護。確需遷移的,必須將有關規劃方案、文物保護遷移方案經市專家論證,並報相關部門同意後方可實施。
這也意味著,去年廣州市三舊辦批覆的《瀝滘村“城中村”改造方案》很可能將進行調整。根據當時的方案,除了衛氏大宗祠外,村內其餘的祠堂擬進行保護性遷建。
鳳凰三江苗寨
湖南鳳凰,聽到這個地名許多人的頭腦中最先出現的就是古城建築與苗家風情,作為國內較大的苗族聚居地,鳳凰有著鮮明的苗族味道。山江苗寨又名總兵營,苗語稱叭固,位於鳳凰古城西北20公里處的一個峽谷之中,是一個具有濃郁苗族生活氣息的小山寨。苗語稱山江為叭固,意為蛤蟆洞,因寨邊有個山洞,蛤蟆甚多,故而得名。
稱山 ...
廣西三江:侗族風情引客來
9月24日,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八寨的侗族群眾在為遊客表演民族歌舞。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獨特的侗族建築和侗族民族風情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的到來。新華社小編張愛林攝
9月24日,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八寨的侗族群眾在為遊客表演民族歌舞。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獨特的侗族建築和侗族民族風情吸引了眾多 ...
蘭州城關區民間壽慶習俗
蘭州城關地區,男女達60歲時 (花甲),生日方稱為壽。普通人家吃一頓長面(意為長壽麵)作為慶賀。有地位的或富裕人家的老人壽慶,則要大辦。祝壽者送壽桃(點心)、壽幛、壽聯、衣料、現金等。80年代以來,歐美習俗傳入中國,祝壽者改送大蛋糕等,也有送煙、酒和營養品的。主人則置辦酒宴款待。 ...
內江東興區概況
東興區前身是內江縣,1989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區,1995年調整區劃,與內江市市中區隔江而置。1996年被列為四川省個體私營經濟試驗區,是全國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國家級瘦肉型豬生產基地和省級水禽生產基地縣(區)。
東興區的礦產資源大多為非金屬礦,現已探明並加以利用的有頁岩、砂石、條石、天然氣,砂金等 ...
渭濱區戲曲、曲藝
渭濱區南依秦嶺,渭水橫貫東西,自然條件優越,人文底蘊豐厚,歷史悠久,人傑地靈。5000多年前,誕生了中華民族始祖——炎帝,是春秋石鼓文的發祥地,蘊育了千百年的農耕文明、工業文明和城市文明,名人名家人才輩出,詩詞名作千古流芳,民間文化源遠流長,彰顯了我區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特色,增加了我區城鄉的地域魅力和人文 ...
渭濱區生活習俗
本區由城市、效區和秦嶺山區組成,因其經濟狀況和文化生活水平不同,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著差別。
服 飾
解放前,農村青壯年男穿黑、藍色土布對襟衫、褂、大腰褲。姑娘穿紅、綠色布衣服;老年男、女穿右開大襟上衣,大襠褲,扎褲腿;一般中老年人男穿白襪子,圓口鞋,女四季扎褲腿。富者和城市商人相同,穿機織平 ...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那達慕大會及敖包大會
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地處松嫩平原西部,嫩江右岸,是全國5個市轄民族區中惟一的達斡爾族區。全區總人口17.1萬人,其中達斡爾族人口1.2萬人。
每年九月初召開的那達慕大會及敖包大會,是蒙古、達斡爾族傳統的草原盛會。屆時舉行賽馬、摔跤、射箭、曲棍球等傳統體育遊藝比賽,演出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文藝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