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三百年傳統婚俗重現塘河

三百年傳統婚俗重現塘河

  

  “新娘”出閣前“哭嫁”

  

  圖為坐在轎子裡的“媒婆”

  24日,在重慶市江津區舉行的“中國第二屆七夕東方情人節”現場,當地居民現場演繹了塘河古代婚俗。在現場的56對民族情侶和1對跨國愛侶對該婚禮習俗表現出濃厚興趣,躍躍欲試。

  頭頂紅蓋頭的“新娘”在“出閣”前的“哭嫁”讓眾人嘖嘖稱歎。小編在現場看到,在經歷了踩鬥、丟筷子、罵媒、父親壓轎等傳統習俗後,“新娘”緊緊抱著自己的“母親”哭道,“女兒家女兒外相,十七八歲選才郎,倘若奴身是男兒,早晚二時奉高堂。”據當地居民介紹,“哭嫁”的順序為哭爹孃、哭嬸嬸、哭叔娘和哭姐妹。不少情侶在看完“新娘”的“哭嫁”完後,連連稱讚其“哭功”了得,堪稱一絕。隨後,“新娘”由“哥哥”背上花轎。穿長馬褂、胸戴大紅花的“新郎”則坐上另一臺轎子,帶著女方配置的婚嫁用品浩浩蕩蕩地返回“新郎”家。

  一位來自苗族的姑娘在看完塘河婚俗後,很是激動,“太有地方特色了,等到我結婚的時候,一定要到當地這樣轟轟烈烈地嫁一次。”

  塘河婚俗源自距重慶江津65公里的塘河古鎮。該古代婚禮習俗需三天三夜才能辦完,目前在當地依舊盛行。據介紹,該婚俗特定的程式和內容,是西南地區古代婚俗文化的濃縮,集渝、川、黔婚俗於一體,彙集了儒、道、佛、地方民俗等多種文化,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貴州古鎮製糖人:守住三百年的味兒

  春節長假,貴州省貴陽市城南的青巖古鎮遊人如織,鎮上的 青巖玫瑰糖 又成為遊客爭相採購的土產。但黃志聲家的 青巖玫瑰糖 還是老樣子,全手工製作,每天只出售80斤。

  黃志聲是 青巖玫瑰糖 手工藝的第十代傳人。 青巖玫瑰糖製作工藝 2009年入選第三批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前,他是當地為數不多的製糖人。

  青巖玫瑰糖又稱 麻片糖 、 寸金糖 ,長約一寸、糖身遍裹芝麻或酥麻,因其產於青巖、餡含玫瑰花蜜餞,得名青巖玫瑰糖。

  黃志聲說,黃氏先祖清朝康熙年間從江西到貴州擔任貴築縣縣令,從江西老家帶來了 麻片糖 工藝,黃氏後代定居青巖鎮後,這一工藝傳承至今,已三百多年。

  製作青巖玫瑰糖有泡麥芽、碾米粒、淘洗芝麻、熬糖、拉糖等十幾道工序,從始到終,全手工製作需要兩天。

  做糖容易,做好糖難。只有純手工做出的糖,吃起來才清香,口感才細膩,才能入口即化。 黃志聲說, 做糖的手藝是一學就懂,有些年輕人浮躁,沒有耐性花上兩天功夫去推石磨碾麥粒,淘芝麻,拉糖。

  如今,鎮上20餘家玫瑰糖作坊,大多在輔助工藝中用機械替代人工,只有黃志聲與另一家黃氏後人依然全部採用傳統手工方法制作玫瑰糖。

  熬糖是對體力和耐力的考驗,光有體力沒有耐性做不好,有了耐力但體力不行同樣做不好,每一道工序都有講究,單說這拉糖吧,就像我們小時候最愛玩的 絞糖稀 ,只是這塊 糖稀 太大了,幾十斤重,一拉拉成兩米多長,然後反反覆覆拉扯幾百次,直到麥芽糖 筋絲 好了才行。 黃志聲透露。

  有很多人建議我父親進些機器替代碾米粒、淘洗芝麻、拉糖這種重體力工序。可是他說機器做出的糖沒有糯米、麥芽的香味。 黃志聲的兒子黃淵富說, 也有人建議我父親請幾個人來做輔助性工作,他又說 請來的人怎能保證芝麻淘洗得又白又胖沒有一粒砂子?怎能保證糯米磨得細緻?

  老祖宗留下來的技藝,我不指望著靠它發財,只要我一天在做,就一天要堅持,讓大家能吃到這個味兒。 78歲的黃志聲說。(徐芳華)

  (責任編輯:恩祈)

保安族的傳統婚俗

  保安族實行一夫一妻制,以前早婚現象比較普遍。

  一般是男十七歲,女十五歲即可成婚,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媒人說合,現在早婚現象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託媒訂婚習俗仍然盛行。一般是先由男方請媒人說親,接著是下聘、認親,最後結婚。財禮各自繁多,用費較大,就拿手茶(乾禮)一項,是低需五十至一百元等。婚禮大都選擇在伊斯蘭教歷的“主麻日”(每週五)或三、六、九單日舉行,當日早晨由新郎帶領數十人組成迎親隊伍,牽著披紅掛綵的馬前往新娘家迎親。到了新娘家,首先由女家說“色倆目”(問好問安的意思),接著進行結婚祝福儀式,還要撒核桃、紅棗,凡是賀喜的來賓都要索取一份,表示閤家吉祥如意、紅喜臨門,夫妻和睦相處之意,同時還要請阿訇念“尼卡哈”(《古蘭經》中的婚禮證詞)。然後新娘同村的年輕人和新娘家的親朋好友向娶親客人索要“奴工木哈錢”,保安語是“羊肉錢”的意思,並將娶親客人拉到院中,給其臉上塗抹鍋黑,表示祝賀。事後,新娘家的部分青年人還要隨迎親客人去新郎家,又給新郎的父親臉上塗鍋黑表示祝賀。同時,還把新郎的父親抬回女家,請至院中坐定,此時,新娘的父親迎出問好,並跪在新郎父家面前,請求寬恕“教兒不嚴”之情,爬在地上以示願受責罰。新郎的父家隨即拿起宴旁事先放好的鞭杆,重打二十下後離開女家返回。當新娘離家時,要向身後拋撒五色糧,表示將幸福留給父母,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新娘到達男方家門時,新郎親屬和本村的的小夥子們截住馬頭不讓進門。這時,新娘的送親隊伍必須抱著新娘衝進大門並送入新房。此時,門前路旁鞭炮齊鳴,新郎也站在大門房頂放炮,表示消災除邪,吉祥如意。新娘過門後,三天不吃男家的飯,由孃家送來,表示父母對女兒的關心。

  解放前,在保安族家庭裡,夫權思想佔統治地位,婦女在家庭中處於從屬的地位,受男子支配。若夫妻不睦,男子可任意提出離婚,但婦女沒有提出離婚的權利。離婚後,婦女可以再嫁,俗稱“先嫁由父母,後嫁由自己”。婦女無繼承權。男死無子,寡婦改嫁後,家產歸親屬。解放後,保安族男女婚姻獲得了自由。

  傳統婚禮作為保安族非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集中、典型地反映了保安族文化的特色。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保安族的傳統婚禮文化也正面臨著多元文化的衝擊,傳統婚禮中諸多具有特色的文化特質也逐漸變異、瀕臨消失。


蘭州民間傳統婚俗

  提親。一般男方瞅好女方,摸清女方情況後,請媒人攜4色禮品上門提親。 女方若願攀親,便回答"話在著",退禮品表示回絕。女方同意後,也要打聽男方家庭情況、骨脈(即是否有狐臭)。如家道寬裕,沒狐臭,便回話可以提親。 此時,男方再託媒人提4色禮和紅頭繩包紮的連瓶酒,到女方家正式提親,俗稱" ...

井岡山土籍人傳統婚俗:招郎

  招郎是井岡山土籍人傳統婚俗。招郎即是男嫁女方,既無三查、六禮,也無繁瑣的結婚程式,男女各方亦沒禮物過往,一般各人自理。婚前訂立合同書 (俗叫合字),寫明以後子女和財產的繼承問題。解放前女方必須請家族長輩前來商議招贅有關事宜,其中有關條件是男方必須改稱女方姓氏,取個女方的輩份,這樣才可以得到女方家族兄長的認 ...

井岡山土籍人傳統婚俗

  招郎是井岡山土籍人傳統婚俗。招郎即是男嫁女方,既無三查、六禮,也無繁瑣的結婚程式,男女各方亦沒禮物過往,一般各人自理。婚前訂立合同書(俗叫合字),寫明以後子女和財產的繼承問題。解放前女方必須請家族長輩前來商議招贅有關事宜,其中有關條件是男方必須改稱女方姓氏,取個女方的輩份,這樣才可以得到女方家族兄長的認同 ...

臘月二十三小年吃什麼食物 臘月二十這些傳統美食別錯過

  臘月二十三小年吃什麼食物 臘月二十三這些傳統美食別錯過   北方:   1、餃子:北方臘月二十三的晚上一般要吃餃子,因為這天要送灶王爺上天彙報工作,人們煮好餃子端端正正擺在供臺上,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2、粘糕:山東部分地區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蒸粘糕、吃粘糕。粘糕是用黃米、紅棗等做成的一種甜味糕點, ...

廣西壯族三月傳統習俗 壯族三月三有哪些傳統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傳統習俗 壯族三月三有哪些傳統   壯族歌圩   壯族到了三月三會展開盛大的活動,歌圩就是其中之一,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裡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田陽縣的喬業都 ...

三月吃什麼傳統食物 三月傳統美食大盤點

  三月三吃什麼傳統食物 三月三的傳統美食大盤點   五色糯米飯   黑、紅、黃、白、紫——五色糯米飯是壯族地區的傳統美食,因糯米飯呈多種色彩而得名,又稱“烏飯”。壯家人把五色糯米飯看作吉祥如意、五穀豐登的象徵。   壯粽   寧明壯粽是用糯米、豬肉等煮製成的一種大粽粑,是壯族“三月三”特製的傳統食品。    ...

自信人生百年會當擊水千尺是什麼意思

  1、應該是: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2、這是毛主席的詩句。意思是:我自信我的一生將有二百年,那當然以手擊水就是三千里。   3、毛主席那時正值青春年少之時,身體又好,又酷愛鍛鍊,在抒發豪情壯志時,當口吟出這麼一句詩來理應極自然的,而且這個“二百年”也是用得既大氣又穩健的。   4、其中“水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