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盒、保修卡、鏡頭序列號相同,則稱為三碼合一,所有的電子產品都有這三個碼。
相機鏡頭是相機中最重要的部件,因為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拍攝成像的質量。同時鏡頭也是劃分相機種類和檔次的一個最為重要的標準。一般來說,根據鏡頭,可以把相機劃分為專業相機,準專業相機和普通相機三個檔次,無論是傳統的膠片相機還是數碼相機,都可以適用於這個劃分。鏡頭能分為變焦和定焦兩大類。
包裝盒、保修卡、鏡頭序列號相同,則稱為三碼合一,所有的電子產品都有這三個碼。
相機鏡頭是相機中最重要的部件,因為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拍攝成像的質量。同時鏡頭也是劃分相機種類和檔次的一個最為重要的標準。一般來說,根據鏡頭,可以把相機劃分為專業相機,準專業相機和普通相機三個檔次,無論是傳統的膠片相機還是數碼相機,都可以適用於這個劃分。鏡頭能分為變焦和定焦兩大類。
處暑三候的意思是什麼 24節氣處暑的三候是哪三侯
處暑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一候鷹乃祭鳥
指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用。
二候天地始肅
指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三候禾乃登
“禾”指的是黍、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開始秋收。
處暑三候時間段:處暑三候是這樣說的,處暑之日鷹乃祭鳥,又五日天地始肅,又五日禾乃登。也就是說每隔5天是一候,處暑時間在陽曆每年08月22——24日,所以我們在這個時間基礎上加5天就可以推算出處暑三候中每一候的時間了。
處暑簡介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此後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此時太陽正執行到了獅子座的軒轅十四星近旁。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處暑的“處”是指“終止”,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所以有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儘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北京地區白晝的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處暑節氣由來
公曆每年的8月23日前後(8月22日——24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申月是秋季的第一個月份,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
“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關於處暑節氣的諺語
1、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
寓意:雖說處暑時節已是秋天,但還會出現“秋老虎”,天氣還會很熱。
2、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
寓意:處暑之時氣溫有所降低,但中午時天氣還是比較炎熱的。
3、處暑處暑,熱死老鼠。
寓意:處暑時節,還會出現高溫天氣,連田間的老鼠也受不了。
4、處暑雨,粒粒皆是米。
寓意:處暑時節,作物逐漸成熟,高溫少雨的天氣對其是不利的,若有降雨出現,將有利於稻穀的成熟飽滿。
5、處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
寓意:處暑這一天有降雨,意味著在接下來的秋季時期內,降雨會偏多。
大暑三候分別是什麼 大暑節氣的三候是哪三候
大暑三候分別是:腐草為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
一候:腐草為螢
螢火蟲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因此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
《格物論》說:“螢是從腐草和爛竹根而化生。”亦有鬼火之稱。在古代,科學並不發達,那些不能解釋的自然現象,人們只能以主觀意識來猜測和推斷。
其實,“腐草為螢”說的是營火蟲產卵的事。螢火蟲多在夏季水邊的草根上產卵,幼蟲入土化蛹,次年春天變成蟲。古人誤以為螢火蟲是由腐草本身變化而成,這只是眼中所見的一種假象。
在這個炎熱的時節,人都躲到陰涼處蔽日,而螢火蟲卻在此時孵化出殼,雖然它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一個夏季,但它選擇在最熱的時節來到這個世界,那迎難而上的精神真是讓人欽佩。而晚上的熒光點點又在酷暑中給人帶去無限的浪漫和清涼。
二候:土潤溽暑
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溼。
《禮記·月令》中言“土潤溽暑”,即土壤浸潤,空氣溼熱——降雨多,土壤、空氣溼度大,溫度高,是農作物瘋長的時刻。聞一多先生在《大暑》中寫道:“我們園裡的絲瓜爬上了樹,幾多銀絲的小葫蘆,吊在藤須上巍巍顫,初結實的黃瓜兒小得象橄欖……”別具意趣。
溽暑,猶言暑溼之氣,指盛夏。又有《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四之氣,溽暑至,大雨時行,寒熱互至。”由此可見夏熱之毒。“桑拿天”里人們心生煩躁;“齷齪熱”則令人夏不坐木,這中間的一熱一溼,彷彿兩頭張牙舞爪的猛獸,無情地侵蝕著人的愉悅和健康。但可喜的是,莊稼的長勢讓人對生活充滿希望。
三候:大雨時行
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大雨過後會使暑溼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逸周書》曰:“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又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豐沛、也是雷暴最常見、高溫日數最集中、最頻繁的時期。因此,大暑時節也是雷雨天氣橫行的季節。
氣候特點:
大暑氣候特徵:高溫溼熱、雷暴頻繁。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農作物成長。《逸周書》曰:“土潤溽暑(溽暑,指潮溼而悶熱)。又五日,大雨時行”;又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雨水最豐沛的時期,是雷雨天氣橫行的節氣。
一般說來,大暑節氣是華南地區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最頻繁的時期。
在江南一帶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伏裡多雨,囤裡多米”、“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的說法。在這炎熱時節,滴雨似黃金。
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在北方內陸地區夏季乾燥酷熱,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兩月。大暑節氣開始,我國北方地區陸續進入了全年雨水最多的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