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綱五常中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相對而言,三綱五常之說起於董仲舒,完成於朱熹。但是董仲舒沒有將“三綱”和“五常”並提連稱。相對而言,首次並提連稱的是東漢後期的經學家馬融,這種並提連稱意味著封建思想家終於把封建綱紀和處理這種綱紀的道德原則結合為一體,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政治倫理道德體系。
三綱五常中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相對而言,三綱五常之說起於董仲舒,完成於朱熹。但是董仲舒沒有將“三綱”和“五常”並提連稱。相對而言,首次並提連稱的是東漢後期的經學家馬融,這種並提連稱意味著封建思想家終於把封建綱紀和處理這種綱紀的道德原則結合為一體,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政治倫理道德體系。
我們經常在小說或者電視劇中看到三綱五常這個詞語,而這個詞語是源自於儒家思想,作為我國重要思想之一,瞭解其相關文化也是十分重要的。那麼民族文化帶大家瞭解一下,三綱五常中的三綱和五常分別是指什麼吧。
三綱是指什麼
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綱”在此處是做表率的意思。
五常是指什麼
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
三綱五常的形成與發展
三綱、五常兩詞,出自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作為一種道德原則、規範的內容,它淵源於先秦時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範。董仲舒按照他的“貴陽而賤陰”的陽尊陰卑理論,對五倫觀念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
董仲舒認為,在人倫關係中,君臣、父子、夫妻存在著天定的、永恆不變的主從關係: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即所謂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董仲舒又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係的基本法則,治國者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三綱五常之說,起於董仲舒,完成於朱熹。但是董仲舒沒有將“三綱”和“五常”並提連稱,首次並提連稱的是東漢後期的經學家馬融。這種並提連稱意味著封建思想家終於把封建綱紀和處理這種綱紀的道德原則結合為一體,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政治倫理道德體系。
宋朝時期,朱熹發展天理說,把“三綱五常”與“天理”聯結在一起,他認為三綱、五常是天理的展開,是“天理”體現於社會規範的當然的產物,是永恆不變的協調社會關係的妙藥”,至此,朱熹的“理一分殊”論便成為社會生活秩序的規範了。
儒家做為我國傳統思想的代表,其思想可以說是溶解在我們骨子裡的了,而我們也經常在小說或者電視劇中看到三綱五常這個詞語。那麼民族文化帶大家瞭解一下,三綱五常中的五常是指什麼吧。
五常是指什麼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指“人”作為社會中的獨立個體,為了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應該擁有的五種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
五常的相關介紹
仁:仁人、愛人、仁愛。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係,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
義: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中華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禮記?中庸》:“義者宜也。尊資為大。”中華傳統文化把義與仁並用,作為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提出了“仁義道德”、“仁至義盡”、“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思想。“義”是合宜、應當、應該之意,是作為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利他,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朋友來換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
禮: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儀、禮制。禮也是治國安邦的根本,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作為倫理制度和倫理秩序,謂“禮制”;作為待人接物的形式,謂“禮節”、“禮儀”;作為個體修養,謂“禮貌”;用於處理與他人的關係,謂“禮讓”。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智:知者、明智、智慧、機智。“智”通“知”。中國古代思想家賦予“智”以豐富的道德和內涵。“智”在知道遵道。學而致知,不知不覺,智而不奸。“仁、義、禮、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而要將這一切聯絡起來就需要“智”貫穿其中,否則即使有“仁、義、禮、信”加持於身,也都不可能通達無礙。
信:誠信、信任。《說文》講:“人言為信”。“信”是立身之道、興業之道、治世之道。誠信求和。誠信是約定俗成的社會交往準則。孔子把“信”列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規範”(恭、寬、信、敏、惠)之一,強調要“言而有信”,“信則人任焉。”“以誠待人”、“以信取人”、“一諾千金”、“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推崇併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