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是一個成語,善是指最完美;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細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無色無味,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無所滯,它以百態存於自然界,於自然無所違也。
語出《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上善若水就是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最高的善像水那樣。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出自道德經·第八章。譯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上善若水,是一個成語,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且又容納萬 ...
“上善若水” 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翻譯如下:
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的人居 ...
1、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意思是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就和聖人差不多了。如果有很多人得到你的幫助,而你都不要求回報,那你的德就厚了,就可以稱作德高望重了。
2、上善若水厚德載物語出《老子》第八章。
3、《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 ...
上善若水: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厚德載物: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擔重大任務,現在多用來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出自《易 ...
1、上善若水出處:道德經。
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 —— 老子《道德經》
3、這裡實際說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
1、這句話意思就是:一個人只要自己有高的人格修養,有澤萬物而不爭名利的心態,在紛雜的世間總會處事不驚,活的坦然。
2、“上善若水”意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任”意為:“任憑”“承擔”。“方圓”意為:天地間。
3、細細品味水的品性,我們能夠從中發掘或引申出有益的道理 ...
上善若水:指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如果來勢兇猛,沒有什麼能阻擋的。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無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中的“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上善若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