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5點是十二時辰中酉時。酉時又稱日入,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下午5時正至下午7時正)。這段時間雞開始歸巢,所以稱之為酉時。15時正至17時正,別稱哺時、日哺。如杜甫《徐步》詩有“荒庭日欲哺”之句。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下午5點是十二時辰中酉時。酉時又稱日入,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下午5時正至下午7時正)。這段時間雞開始歸巢,所以稱之為酉時。15時正至17時正,別稱哺時、日哺。如杜甫《徐步》詩有“荒庭日欲哺”之句。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下午五點半是酉時。下午5時正至下午7時正,雞開始歸巢。如白居易《醉歌》雲:“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故酉時又叫日入。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十二時辰,中國古代對周天的一種劃分法,大抵是沿天赤道從東向西將周天等分為十二個部分,用地平方位中的十二支名稱來表示,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它與二十八宿星座有一定的對應關係。
下午5點是十二時辰中酉時。酉時又稱日入,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下午5時正至下午7時正)。這段時間雞開始歸巢。所以稱之為酉時。
15時正至17時正,別稱哺時、日哺。如杜甫《徐步》詩有“荒庭日欲哺”之句。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中國古代把一天劃分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今的兩小時。相傳是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23點至1點為子時,1點至3點為丑時,3點至5點為寅時,依次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