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不拜天地拜爐火

不拜天地拜爐火

  蒙古族筷子婚俗

  流行於蒙古包的筷子舞,在喜慶的婚禮上,新郎、新娘和參加者手持一束筷子,有節奏地敲打著肩、手、腰、腳,邊打邊舞,時而旋轉,時而下蹲,兩肩和腰隨之相應扭動,節拍明快,動作優美,令人目不暇接,平添了婚禮的喜慶氛圍。

  我國北方農村還流行著一種風俗,每當新婚之夜鬧洞房時,人們將筷子從窗外向新房裡扔,以示吉祥如意,"快"生貴子。

  蒙古訂婚送禮多

  如果蒙古小夥子看上了哪家姑娘,在訂婚前,要託媒人帶著象徵和諧、甜蜜、旺盛的白糖、茶葉、膠等物品,用一塊白手巾包著前去撮合,若女方收下,婚事則可以進行。隨後男方父母及本人要帶著哈達、奶酒、糖塊之類禮品求婚,一般要進行數次才能定婚。女方收下訂婚禮後,男方還要向女方送三次酒,如女方將這三次酒全部收下喝掉,這件婚事便確定下來。當接近婚期,男方要給女方送一次禮,一般是煮整羊一隻,還有酒、茶、哈達。女方對送禮者熱情招待,雙方祝酒,口頌吉祥語句,對歌慶賀。

  新郎受掰羊脖考驗

  鄂爾多斯蒙古族新郎以及迎親隊伍到達新娘家後,總會被女方家當作上賓熱情招待,大家在一起又吃又喝又唱又跳,好不熱鬧,這時,男方祝頌人會悄悄地離開宴席領著新郎來到新娘的房間裡。待他倆在客位上坐下以後,陪娘們就會端上來一個煮熟了的羊脖子招待新郎,並請新郎把羊脖子從中間掰斷,以試新郎的力氣大小。為了戲弄新郎,陪娘們早就將一根紅柳棍或一根鐵棍子巧妙地插進羊脖骨髓道里。新郎如果事先有人指點,他就會識破其中奧妙,取出柳棍或鐵棍,很容易地將羊脖子掰斷。有的新郎則不識其中秘密,因而費盡力氣,弄得滿頭大汗,像狗咬烏龜一樣,又著急,又羞愧。而陪娘們則趁機用十分辛辣刻薄,但不懷惡意的語言挖苦,取笑新郎。被譏笑得滿臉通紅的新郎,此時恨不得腳底下突然有一個可以藏身的地洞。

  蒙古族是青海世居少數民族之一。約在13世紀20年代進入青海。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有88829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71%,主要分佈在海西州的德令哈、格爾木市和都蘭、烏蘭縣,黃南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海北州的祁連縣、海晏縣和門源縣,以及西寧市、海南州、海東地區、大通縣和部分地區;民族自治地方有海西蒙古族

  藏族自治州和河南蒙古族自治縣。青海蒙古語屬蒙古語衛拉特方言,同以正藍旗為代表的察哈爾語音為標準的蒙古語相比較基本一致。但也有自己的特點;文字使用“胡圖木”蒙古文,即同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區的蒙古族使用同一文字。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逐水草而牧,經營綿羊、山羊、馬、犛牛、駱駝等,居住園型氈帳“蒙古包”,冬暖夏涼,便於移動和抵禦烈日風寒;部分在小塊農業區和東部農業區從事農業生產,居住莊廓院式的土木結構房屋。其服飾由於長期與藏、漢族交錯居住,因而形成既不同於藏族而又有別於內蒙古蒙古族的特點。男女冬季均穿“德吾日”(長皮袍),多用絨布做衣面,夏秋季則穿“拉吾謝格”(夾袍),節日或做客穿“吾齊”,(羔皮長袍,以綢緞或平絨做面,鑲水獺皮邊或彩色氆氌鑲邊),均系絲綢腰帶。飲茯茶是蒙古族群眾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青海蒙古族能歌善舞,豪爽好客,喜摔跤、賽馬;信仰佛教,普遍崇奉藏傳佛教格魯派。

  青海蒙古族的婚俗

  蒙古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基本上遵循“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傳統習俗。也有自由相愛成親的。但婚姻的最終決定權在於父母。同姓不能通婚,表兄妹也不能通婚。青年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齡後,首先需要定婚。定婚時男方送羊、酒、茶、衣料、首飾及其他生活用品,女方陪炊具等。部分地區還有“偷婚”風俗。

  婚禮

  舉行婚禮的這一天一大早,新郎同主持婚禮的人帶著迎親隊伍,備上高頭大馬,帶上彩禮,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抱著大酒罈子。罈子頸上繫著一條潔白的哈達,還掛著用紅絲繩套著的一大塊扁平的方形水膠。這塊水膠象徵著新郎和新娘的愛情,如同這水膠貼合的一樣,永世相親相愛。其他人,有的抬著整羊,有的拿著哈達等,來到女家。女家的主人和親友,遠遠看到迎親的馬隊,便在蒙古包前的草地上打著鑼鼓、吹起海螺,歡迎迎親人。迎親人離蒙古包幾十步外下馬,新郎向新娘父母各敬獻一條哈達,接著向兄弟姐妹獻哈達。父母接過禮物的時候,要對新郎和新娘致以崇高的祝福.禮畢,由女家設宴招待雙方親友。這時歌手唱著動聽的祝詞,從盛滿酒的鼎形大壇裡,用九眼漏勺向天、地和東、南、西、北四方獻祭。然後從酒罈中斟酒入盅敬給席上賓客。唱完盛宴祝詞後,大家放聲歌唱喜慶歌。

  酒席結束的時候,男女雙方各獻上一隻整羊,一隻放在男人們面前,一隻放在女人面前。這時席上年紀最高的男人先動手在薦骨部的兩側下兩刀,然後把刀子交給主婚人。主婚人順刀口切下兩條肉片,橫放在薦骨上,然後長者拿下一條放在蒙古包內上方的箱子上,接著由主婚人將肉卸開,分別放在其他客人面前。放在女人們面前的整羊肉,由嫂子輩的人卸開,分別放在其他客人面前。這時由負責招待客人的人說:諸位客人吃肉。吃完肉,東家再給每人敬一杯酒和一碗酸奶。這叫水膠哈達的宴席。當天晚上新郎同主婚人與一個跟隨人住在岳父母家。次日,招待完女婿後,岳母將用紅綢包好放滿糖果的銀包木碗裝進女婿的荷包裡,又在腰上圍緊。這時主婚人說:我們已經受足尊敬。於是女婿請岳父一起先啟程。姑娘將要啟程,把一包包有青稞、麥粒、奶食的哈達擲入母親的蒙古包,以象徵留下孃家的福澤。然後兩位嫂子牽著姑娘的馬,前邊又有兩位嫂子舉著畫有龍鳳的帳幔,上馬領路。姑娘的母親緊跟在姑娘的後頭,其餘人分兩行騎馬送行。行至半路,由新郎和幾位陪伴的人前來迎接客人。迎客的兩嫂子扶新娘下馬,新郎接迎岳母,並在原地擺午宴。午宴後繼續前進。

  他們一路上唱著送親歌,來到新房前,繞著新房順轉(即順時針)三次。然後迎客人給新娘的馬鬃上灑聖水,扶新娘下馬。這時有兩個力氣大的人跑上前去,把兩個支帳幔的抱下馬來,否則新娘不下馬,其他客人也不能下馬。然後把新娘和新郎扶到新房前鋪在地上的毛氈上,讓他們並肩站在氈子上的桌前,把羊脛骨的大小兩頭分別讓新郎新娘抓緊,接著歌手唱起拜天地的詞。唱完祝詞,新郎新娘向日月叩三次頭,又讓兩人把羊脛骨上的踝骨扳下來。這時歌手又說,英俊的新郎、秀美的新娘,順著這潔白寬暢的大道,向寬大的新房賽跑!按規矩誰先跑進新房誰就是這家的的主人。在舉行向日月叩頭儀式的時候,已把新娘所有的用品在新房裡佈置好。與新娘的用品一起帶來的,還有羊胸骨肉和一張綿羊皮,這兩樣東西等叩拜婆家父母時用。兩新人跑進新房後,兩嫂子給新娘重新梳妝打扮。然後主持婚禮的人手捧羊頭給新郎在左臉上、新娘的右臉上蹭三下,將羊頭從新房門口擲出,站在兩側的年輕人上前爭套羊頭。如果是女方的客人奪走,男方就用哈達和禮物把羊頭換回來。這表示新郎新娘從此成為真正夫妻。這時男方接待客人的人領新娘給婆家的人叩頭拜見。禮畢,在大蒙古包裡,為男女雙方的客人們大擺宴席。隨後,新郎新娘請雙方客人到新房。客人們每人要帶一瓶酒和哈達或綢緞等禮物來到新房。這時新娘帶來的羊胸肉和其他部位的肉也已煮熟,兩位新人向諸位客人敬酒和羊肉,客人們也為祝福新人的新房將哈達、綢緞掛在從天窗垂下的墜繩上,把酒倒入大酒罈裡。同時歌手唱新房的祝福詞。這時新房門前已鋪好新氈子和擺好桌子,上面擺了酒和各種奶食品。新房裡招待客人的人說:下的雨要停,來的客要回。客人們便一一走到氈子上,接受新郎新娘敬獻的歡送酒。到此,盛大的結婚儀式便告結束。

老北京中秋節習俗:主食吃團圓餅 男人不能拜月

  中新網北京9月12日電(張中江) 9月12日是傳統的中秋節。京味兒作家崔岱遠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老北京在中秋這一天有“拜月”的習俗,一家人的主食要吃“團圓餅”,月餅只是飯後的茶點。不過“拜月”是女人、小孩兒的事,男人不能參加。

  中秋節來歷:團圓節日,男不拜月

  崔岱遠介紹說,中秋首先是個團圓的節日,又稱“仲秋節”、“八月節”、“八月半”。中秋節有拜“月神娘娘”、拜“太陰星君”、祭月、賞月、走月、掛彩燈、吃月餅、吃團圓飯、供兔兒爺、飲桂花酒等民俗,故八月十五又稱“團圓節”、“月餅節”,有時還戲稱為“兔兒爺節”。由於拜月是女人的事情,所以又叫“女兒節”。

  為何又名“女兒節”?崔岱遠說,過去八月十六這一天,女人要回孃家看看。而且老北京有句話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為過去講究月亮屬“陰”,所以拜月都是女人的事。

  中秋食俗:主食吃團圓餅 月餅只是點心

  談到中秋節,必然要說到月餅。據介紹,中國最早出現月餅的文字記載,是出於蘇東坡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也就是說從宋代時起,月餅才漸漸地大行其市,並且讓月餅多了團圓的另一層含義:圓圓的月餅正好有團圓的圓的象徵意思,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

  崔岱遠介紹說,老北京上供用的月餅,必須是“自來紅”,而不能是“自來白”。

  他說,老北京過中秋吃的是“自來紅”及“自來白”兩款傳統月餅,“團圓飯吃完以後賞月的時候,因為北京中秋節月亮升起來都比較晚,大概得等到九點多鐘月亮才會升起來,這時候人就在四合院擺上桌子,喝喝茶,然後吃口月餅。”

  “自來紅”用來祭祀所以有嚴格規定,皮要用芝麻油做,裡面放有不同的果仁,還有北京的“青絲、紅絲”(楊梅和陳皮),而且要有冰糖。“自來白”的材料就比較隨意,沒有特別規定,只是面是用豬油和的。

  中秋節還要用紅糖、芝麻醬製作一種稱為“團圓餅”的麵食,以象徵全家甜甜蜜蜜、團圓和美之意。製法是:將發好的白麵加鹼揉好後根據籠屜大小先擀成四片簿麵餅,每片上均抹上些芝麻醬、糖桂花汁,並碼上些果脯、核桃仁葡萄乾等,一層層疊放在一起,再擀一較大的麵餅從上向下將其包嚴成大圓形餅,上屜蒸。

  “團圓餅”和月餅的區別在於,前者可以作為主食,而月餅只是茶點。

  拜月習俗:窮人觀賞水缸裡的月影

  崔岱遠介紹說,“拜月”時要有月光碼,就是非常大的一張草紙,印一些神符,上半截印太陰星君,下半截印月公、兔兒爺。然後糊在秫秸杆上,插在中間。過去有個兒歌,“月光碼,供當中”。但現在已經沒有這種習俗了。

  祭兔兒爺的時候,邊上有兩個東西,一樣是花瓶裡插著雞冠花,代表月亮裡的婆娑樹。還有一樣供的是帶枝的毛豆,因為兔子喜歡吃。

  在食品方面,要供“團圓餅”、月餅等。供奉時的水果,什麼都行,只是不能放梨。但必須放藕,代表給兔兒爺剔牙的意思,還有取遊子和家人藕斷絲連之意。

  月亮升起後,八、九點的時候,女人和小孩就要拜月。之後,眾人分吃供品。

  飯後,有條件的人家可以到北海、陶然亭等地賞月。沒條件的,就在院裡擺上一口缸,觀賞其中的月影。

  惟一能拿手裡玩的神仙:兔兒爺

  崔岱遠介紹,兔兒爺是老北京中秋時令的傳統物件,也是惟一一個能拿手裡玩的神仙。

  他說,兔兒爺的“家”在花市外的灶君廟,是北京本土的神仙。

  崔岱遠指出,兔兒爺首先是兔,也是人(穿盔甲,擬人化),也是可供奉的神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兔兒爺還是玩意兒。上供過後,小孩子就可以拿在手裡玩。這一點和別的其他神仙有明顯的區別。

哪些人不能拜媽祖廟

  1、不孝之人,都說百善孝為先,佛祖是不會保佑一個連自己的生身父母都不管不顧的人,更別提這個人還會積德行善,一個不懂得孝道的人是大不善,父母就是自己的佛,為何不拜,而進廟拜菩薩,這種人佛不但會恥笑你還會盡快報應你。

  2、無道德的人,其實做人的底線和原則應該就是仁義,如果說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在社會上不講誠信,坑蒙拐騙忽悠別人,人品很差的人,一旦遇到災難心中有鬼,進廟燒香拜佛,這種人燒再多的香也會遭到佛祖報應。

  3、壞事做盡卻不知悔改,俗話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壞人做的所有惡事,神靈的心中是一清二楚,這樣的人去拜佛不僅無用,而且還髒汙的聖潔之地,古人云:“過能改,歸於零,倘掩飾,增一辜”,所以這種人拜佛也會遭到更加嚴厲的報應。


什麼佛

  1、地藏王菩薩最好不要拜,相傳地藏王菩薩是幽冥教主,專門管地獄之鬼,因此地藏王菩薩只能留給有護法神的寺廟恭拜,對於一般家庭,不可迎請門中供養,以免引鬼入宅,令家宅不安。所以不是說見佛就拜的,還要看看是什麼佛,你要把地藏王菩薩拜了,那他估計要把你收走咯。   2、地藏王菩薩和普通的菩薩不一樣。地藏王菩薩管的 ...

為什麼兩次

  1、為什麼拜山不能拜兩次。看是哪裡了,也不是全都是,南寧有些地方就是兩次,三月三左右(反正是三月裡的某一天,一般是三月三或者清明節。   2、看各人的時間安排的,什麼時候就什麼時候去,比如清明節沒空就找個時間補去),另外一個時間就是九月初九左右。所以第一次一般就是三月三或者清明節,如果第一次沒空去,就安排 ...

為什麼桃子菩薩

  因為桃子代表了長壽,所以不能拜菩薩,不過桃子可以做為貢品給菩薩供養。   佛教裡的供養有很多種,譬如法供養、財供養、觀行供養、三業供養、千僧供養等等。但是我們這些俗人,只知道用財供養,最普及的是財供養裡面的十供養,即用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等十件物品對佛供養,這些都有一定喻示的,如香象徵戒 ...

地藏菩薩哪些人

  任何人都可以擺地藏菩薩的,地藏王菩薩是非常有慈悲心的菩薩,他的主要職能是掌管地獄中的鬼神,負責超度六道的亡靈。   地藏菩薩(梵語: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地藏是佛教中一位願力深厚的菩薩。佛典載,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 ...

什麼人適合地藏王

  1、事實上,地藏王菩薩普通家庭都是可以供奉參拜的,因為地藏王菩薩心底善良,對人和善,因此家裡供奉不僅可以消災解難,而且還能積累自己的福報。   2、按照佛法解釋,地藏王菩薩是如今的佛教戴笠教主,在彌勒佛入世之前,掌握六道眾生。又人說,地藏王菩薩是幽冥道主,實際上這是道教對他的稱呼,實際上,地藏王菩薩不僅掌 ...

東嶽廟後為什麼其他佛

  1、寺是寺,廟是廟,寺裡供佛,廟裡供神,寺裡只能燒香,廟裡可以燒紙。   2、規制上帶黃琉璃瓦的規格高些,無琉璃瓦的級別最低,類似於國營和私企。   3、解說員說的是低估了神佛的肚量了,神佛絕非像解說員一樣羨慕嫉妒恨。 ...

什麼人適合地藏王

  供奉佛像只需要兩個條件,就是恭敬心和感恩心。每個人條件不同供養不分大小,但是誠意卻是有輕有重。供養者名為供奉佛菩薩實則功德自受,培養福田將來好有資糧修證解脫。已證菩提道者四大皆空,不缼衣不少食亦不缺徒子徒孫本無需受供卻為眾生受供,只為讓眾生生起一念的恭敬心與信心來才能受用佛法的智慧找到正解脫路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