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筷子婚俗
流行於蒙古包的筷子舞,在喜慶的婚禮上,新郎、新娘和參加者手持一束筷子,有節奏地敲打著肩、手、腰、腳,邊打邊舞,時而旋轉,時而下蹲,兩肩和腰隨之相應扭動,節拍明快,動作優美,令人目不暇接,平添了婚禮的喜慶氛圍。
我國北方農村還流行著一種風俗,每當新婚之夜鬧洞房時,人們將筷子從窗外向新房裡扔,以示吉祥如意,"快"生貴子。
蒙古訂婚送禮多
如果蒙古小夥子看上了哪家姑娘,在訂婚前,要託媒人帶著象徵和諧、甜蜜、旺盛的白糖、茶葉、膠等物品,用一塊白手巾包著前去撮合,若女方收下,婚事則可以進行。隨後男方父母及本人要帶著哈達、奶酒、糖塊之類禮品求婚,一般要進行數次才能定婚。女方收下訂婚禮後,男方還要向女方送三次酒,如女方將這三次酒全部收下喝掉,這件婚事便確定下來。當接近婚期,男方要給女方送一次禮,一般是煮整羊一隻,還有酒、茶、哈達。女方對送禮者熱情招待,雙方祝酒,口頌吉祥語句,對歌慶賀。
新郎受掰羊脖考驗
鄂爾多斯蒙古族新郎以及迎親隊伍到達新娘家後,總會被女方家當作上賓熱情招待,大家在一起又吃又喝又唱又跳,好不熱鬧,這時,男方祝頌人會悄悄地離開宴席領著新郎來到新娘的房間裡。待他倆在客位上坐下以後,陪娘們就會端上來一個煮熟了的羊脖子招待新郎,並請新郎把羊脖子從中間掰斷,以試新郎的力氣大小。為了戲弄新郎,陪娘們早就將一根紅柳棍或一根鐵棍子巧妙地插進羊脖骨髓道里。新郎如果事先有人指點,他就會識破其中奧妙,取出柳棍或鐵棍,很容易地將羊脖子掰斷。有的新郎則不識其中秘密,因而費盡力氣,弄得滿頭大汗,像狗咬烏龜一樣,又著急,又羞愧。而陪娘們則趁機用十分辛辣刻薄,但不懷惡意的語言挖苦,取笑新郎。被譏笑得滿臉通紅的新郎,此時恨不得腳底下突然有一個可以藏身的地洞。
蒙古族是青海世居少數民族之一。約在13世紀20年代進入青海。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有88829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71%,主要分佈在海西州的德令哈、格爾木市和都蘭、烏蘭縣,黃南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海北州的祁連縣、海晏縣和門源縣,以及西寧市、海南州、海東地區、大通縣和部分地區;民族自治地方有海西蒙古族
藏族自治州和河南蒙古族自治縣。青海蒙古語屬蒙古語衛拉特方言,同以正藍旗為代表的察哈爾語音為標準的蒙古語相比較基本一致。但也有自己的特點;文字使用“胡圖木”蒙古文,即同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區的蒙古族使用同一文字。主要從事畜牧業生產,逐水草而牧,經營綿羊、山羊、馬、犛牛、駱駝等,居住園型氈帳“蒙古包”,冬暖夏涼,便於移動和抵禦烈日風寒;部分在小塊農業區和東部農業區從事農業生產,居住莊廓院式的土木結構房屋。其服飾由於長期與藏、漢族交錯居住,因而形成既不同於藏族而又有別於內蒙古蒙古族的特點。男女冬季均穿“德吾日”(長皮袍),多用絨布做衣面,夏秋季則穿“拉吾謝格”(夾袍),節日或做客穿“吾齊”,(羔皮長袍,以綢緞或平絨做面,鑲水獺皮邊或彩色氆氌鑲邊),均系絲綢腰帶。飲茯茶是蒙古族群眾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青海蒙古族能歌善舞,豪爽好客,喜摔跤、賽馬;信仰佛教,普遍崇奉藏傳佛教格魯派。
青海蒙古族的婚俗
蒙古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基本上遵循“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傳統習俗。也有自由相愛成親的。但婚姻的最終決定權在於父母。同姓不能通婚,表兄妹也不能通婚。青年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齡後,首先需要定婚。定婚時男方送羊、酒、茶、衣料、首飾及其他生活用品,女方陪炊具等。部分地區還有“偷婚”風俗。
婚禮
舉行婚禮的這一天一大早,新郎同主持婚禮的人帶著迎親隊伍,備上高頭大馬,帶上彩禮,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抱著大酒罈子。罈子頸上繫著一條潔白的哈達,還掛著用紅絲繩套著的一大塊扁平的方形水膠。這塊水膠象徵著新郎和新娘的愛情,如同這水膠貼合的一樣,永世相親相愛。其他人,有的抬著整羊,有的拿著哈達等,來到女家。女家的主人和親友,遠遠看到迎親的馬隊,便在蒙古包前的草地上打著鑼鼓、吹起海螺,歡迎迎親人。迎親人離蒙古包幾十步外下馬,新郎向新娘父母各敬獻一條哈達,接著向兄弟姐妹獻哈達。父母接過禮物的時候,要對新郎和新娘致以崇高的祝福.禮畢,由女家設宴招待雙方親友。這時歌手唱著動聽的祝詞,從盛滿酒的鼎形大壇裡,用九眼漏勺向天、地和東、南、西、北四方獻祭。然後從酒罈中斟酒入盅敬給席上賓客。唱完盛宴祝詞後,大家放聲歌唱喜慶歌。
酒席結束的時候,男女雙方各獻上一隻整羊,一隻放在男人們面前,一隻放在女人面前。這時席上年紀最高的男人先動手在薦骨部的兩側下兩刀,然後把刀子交給主婚人。主婚人順刀口切下兩條肉片,橫放在薦骨上,然後長者拿下一條放在蒙古包內上方的箱子上,接著由主婚人將肉卸開,分別放在其他客人面前。放在女人們面前的整羊肉,由嫂子輩的人卸開,分別放在其他客人面前。這時由負責招待客人的人說:諸位客人吃肉。吃完肉,東家再給每人敬一杯酒和一碗酸奶。這叫水膠哈達的宴席。當天晚上新郎同主婚人與一個跟隨人住在岳父母家。次日,招待完女婿後,岳母將用紅綢包好放滿糖果的銀包木碗裝進女婿的荷包裡,又在腰上圍緊。這時主婚人說:我們已經受足尊敬。於是女婿請岳父一起先啟程。姑娘將要啟程,把一包包有青稞、麥粒、奶食的哈達擲入母親的蒙古包,以象徵留下孃家的福澤。然後兩位嫂子牽著姑娘的馬,前邊又有兩位嫂子舉著畫有龍鳳的帳幔,上馬領路。姑娘的母親緊跟在姑娘的後頭,其餘人分兩行騎馬送行。行至半路,由新郎和幾位陪伴的人前來迎接客人。迎客的兩嫂子扶新娘下馬,新郎接迎岳母,並在原地擺午宴。午宴後繼續前進。
他們一路上唱著送親歌,來到新房前,繞著新房順轉(即順時針)三次。然後迎客人給新娘的馬鬃上灑聖水,扶新娘下馬。這時有兩個力氣大的人跑上前去,把兩個支帳幔的抱下馬來,否則新娘不下馬,其他客人也不能下馬。然後把新娘和新郎扶到新房前鋪在地上的毛氈上,讓他們並肩站在氈子上的桌前,把羊脛骨的大小兩頭分別讓新郎新娘抓緊,接著歌手唱起拜天地的詞。唱完祝詞,新郎新娘向日月叩三次頭,又讓兩人把羊脛骨上的踝骨扳下來。這時歌手又說,英俊的新郎、秀美的新娘,順著這潔白寬暢的大道,向寬大的新房賽跑!按規矩誰先跑進新房誰就是這家的的主人。在舉行向日月叩頭儀式的時候,已把新娘所有的用品在新房裡佈置好。與新娘的用品一起帶來的,還有羊胸骨肉和一張綿羊皮,這兩樣東西等叩拜婆家父母時用。兩新人跑進新房後,兩嫂子給新娘重新梳妝打扮。然後主持婚禮的人手捧羊頭給新郎在左臉上、新娘的右臉上蹭三下,將羊頭從新房門口擲出,站在兩側的年輕人上前爭套羊頭。如果是女方的客人奪走,男方就用哈達和禮物把羊頭換回來。這表示新郎新娘從此成為真正夫妻。這時男方接待客人的人領新娘給婆家的人叩頭拜見。禮畢,在大蒙古包裡,為男女雙方的客人們大擺宴席。隨後,新郎新娘請雙方客人到新房。客人們每人要帶一瓶酒和哈達或綢緞等禮物來到新房。這時新娘帶來的羊胸肉和其他部位的肉也已煮熟,兩位新人向諸位客人敬酒和羊肉,客人們也為祝福新人的新房將哈達、綢緞掛在從天窗垂下的墜繩上,把酒倒入大酒罈裡。同時歌手唱新房的祝福詞。這時新房門前已鋪好新氈子和擺好桌子,上面擺了酒和各種奶食品。新房裡招待客人的人說:下的雨要停,來的客要回。客人們便一一走到氈子上,接受新郎新娘敬獻的歡送酒。到此,盛大的結婚儀式便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