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是什麼意思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是什麼意思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意思是不知道的就問,不會做的就學,指做人應多問好學。堅持學習固然重要,積極求問更屬難能,遇到問題時,既要向年長者去問,又要向年輕人去問,既應向資深的專家學者問,也要向普通勞動者問。

  語出《荀子·非十二子》:“剛毅勇敢,不以傷人。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內容對先秦各學派代表人物它囂、魏牟、陳仲、史魚酋、墨翟、宋鈃、慎到、田駢、惠施、鄧析、子思、孟軻等十二人作了批判,而歸結到以推崇仲尼(孔子)、子弓(孔子學生,一說仲弓)的學說為主。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下一句是什麼

  下一句是雖能必讓,然後為德。意思是即使能幹也一定謙讓,這樣才算有道德。出自《荀子·非十二子》。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

  《荀子·非十二子》原文節選

  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貴,不以驕人;聰明聖知,不以窮人;齊給速通,不爭先人;剛毅勇敢,不以傷人;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

  遇君則修臣下之義,遇鄉則修長幼之義,遇長則修子弟之義,遇友則修禮節辭讓之義,遇賤而少者,則修告導寬容之義。

  無不愛也,無不敬也,無與人爭也,恢然如天地之苞萬物。如是,則賢者貴之,不肖者親之;如是,而不服者,則可謂訞怪狡猾之人矣,雖則子弟之中,刑及之而宜。詩云:“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聽,大命以傾。”此之謂也。

學而不思則罔罔的意思

  1、意思是迷惘。

  2、出處:孔子《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釋義: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便會對思想有害.這裡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思而不殆殆的意思

  1、思而不學則殆的“殆”釋義:迷惑。   2、原文全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這句話為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及學習方法。指的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 ...

裕自用小的意思

  1、“好問則裕,自用則小”中“好問”是多問的意思,“裕”是足、豐富的意思。“自用”是自以為是的意思。這兩句的意思是:遇事多問的人就會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自以為是、剛愎自用的人會使自己知識貧乏。   2、這兩句話出處是《尚書 仲虺之詰》原文是“予聞曰: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

不知不恥下問出自哪裡

  不知則問,不恥下問出自《論語·公冶長》,《論語·公冶長》是《論語》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談論仁德為主線,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由孔子生前的話語從而從各個側面探討仁德的特徵。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 ...

而不思罔而是什麼意思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此話出自《論語》為政的第15句,其中,“思”的意思為思考,思維;“罔”讀wǎng,意思為迷惑,昏而無得;“殆”讀dài,意思為沒有信心。這一句話的意思為:學習了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學習,那就危險了。   “學而不思則罔”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思 ...

俗是什麼意思

  好問則俗意思是遇到疑難就向別人請教,學識就會淵博精深。全句是“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出自《尚書·商書·仲虺之誥》。其中好意思為喜歡;裕意思為富裕。《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檔案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它儲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

而不思罔而的意思

  1、“而”是但是的意思,錶轉折。句釋: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望文生義,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2、這句話為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及學習方法。指的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 ...

博學多識疑是什麼意思

  博學多識,知道得很多,學識很廣,非常有才幹。一般修飾德高望重的人。語出《晉書·郤詵傳》:“詵博學多才,環偉倜儻,不拘細行,州郡禮命並不應。” 朱熹《朱子語類·論語》第45卷:“只是聖人之所以聖,卻不在博學多識,而在一以貫之。”“疑”就是能夠去思考。讀書過程中生出大疑惑,就能有大長進,生出小疑惑也能有小長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