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中原者得天下”無疑證明的就是中原在當時的發達經濟以及社會地位,當時的古代並沒有這麼龐大的一個國家,能夠佔據中原地區就已經是歷史上稱皇的。不過掠奪來掠奪去你知道中原地區指哪些地方嗎?
中原,狹義上是指以河南地區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範圍為今河南省及其毗鄰地區,包括山西東南部、河北南部、山東中北部、山東西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等大片區域。廣義上說,長江以北,長城以南地區都是中原。當與外族對應時,華夏文化地區全都是中原。與之對應的有江南,江東,巴蜀等地域稱呼。
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也被稱作中土、中夏。中原地域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充套件而蔓延至今,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民族以別於四夷而自稱中華,一些夏商時期尚被稱為夷的地區,隨著中原文化的傳播和漢民族的生存空間擴充套件也被納入中原地區。
從夏朝到宋金時期的3000多年間,中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先後有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中國有歷史記載或考古證據表明較長時間的主要政權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區佔據四個,分別是洛陽、開封、鄭州和安陽。
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帶是在中原,即黃河中游、今河南境內。這一地帶處於東西南北浸潤的中心,使其無論在吸附還是擴散方面較其他區域均具有優勢。中原也是中國歷史上戰爭和災難最集中的一個地區,很多民族、種族、政權為了爭奪中原地區的控制權,逐鹿中原。
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大批的中原人為了逃避戰亂而遷往異域他鄉,這也極大地促進了很多地方的開發和中華文明的傳播。由此向外擴展才是廣義上的中原,是與華夏文明源地直接毗連的地帶。隨著華夏文化從源地向四周擴充套件,在秦漢以後,中華文化圈逐漸明晰、定型。
在早期,中原文化向北、向西擴充套件較為順利,後經元朝、清朝兩個少數民族所建的王朝,使他們進一步被納入中華文化圈。中原文化向南擴散在早期則遇到頑強的阻力,如周昭王興兵伐楚慘遭敗績就表明周文化向南傳播所遇到的挫折。
但在東漢晚期以後,北方戰亂導致中原移民一次次南遷,使源地文明隨人口遷徙而向南傳播,至長江流域、西南、嶺南、閩臺等地。漢文化還輻射到中國的一些近鄰,東北方的朝鮮和日本、北方的蒙古、西部的中亞、南部的東南亞諸國等,這些地方構成了中華文化圈的外緣。
中原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別諸山環抱,中部和東部是一望無際的黃淮海平原,被譽為中華民族搖籃的黃河自西向東穿境而過。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長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經此地。中原自古為咽喉要地,被視為“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
在中華文明肇始時期,“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稱呼專指河洛一帶,這裡因夏商周三代奠基,河洛文化的繁盛而成為中原地區的心臟地帶。先秦時期已有雒邑(今洛陽)為天下中心的說法。隨著華夏族向周圍遷移,其活動範圍擴大,春秋戰國時期,中原的概念延伸至華夏各諸侯國,與秦、吳等邊遠地區相對應。
【結束語】河南雖然是中原地區的中心,並且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不過在之後並沒有更好的發展,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在現代的發展略輸一籌,中原就是“天下至中的原野。”
1、中原,又稱華夏、中土、中州,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當與外族對應時,中原又泛指中國。中原地區的人類活動可以追溯到有巢氏時代。
2、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後演變為指黃河中下游地區。黃河中下游地區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地區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擴充套件而逐漸向外蔓延,擴大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漢族和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文化比較先進的華夏民族以別於四夷而稱中華。
3、中原地區是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地區,夏朝、商朝、西周、東周、西漢、玄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遼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國等先後有20多個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中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中國有歷史記載或考古證據表明較長時間的主要政權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區佔據四個,分別是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此外還有商丘、南陽、濮陽、許昌、登封、夏邑、偃師、虞城、淮陽、新鄭等古都。
“中原”一詞有狹義與廣義之分。一般指狹義的中原,即專指河南省。廣義的“中原”是以河南為中心,向河南臨近省份的部分地區滲透的一個廣闊區域。
《辭源》解釋“中原”雲:“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主要是河南省。”中原自古以來就是主導整個中華文明發展的核心地域,是中國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所在地。中原一般專指河南省。河南又名“中原”和“中州”,在歷史上還曾被稱為“中國”、“中土”、“華夏”和“神州”,歷中原河南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史學界普遍認為中原河南對於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和發展起到最主要決定性作用。現在所說的中原,一般指河南省。
中原,廣義上是指以河洛地區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與淮河上游以北。包括今河南省、山西省東南部、河北省南部、山東省西部、江蘇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等廣大區域。狹義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中原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以淮河為分界線,淮河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集中於夏季, ...
1、陝北具體是指:陝北特指陝西的延安和榆林地區,北到榆林長城,南到渭河北山,西到子午嶺,東到黃河,這個區域處在整個黃土高原的中北部。這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這裡有溝谷交錯、塬梁相間的黃土高原,有地勢平緩、一望無垠的毛烏素沙漠。
2、河流溝道密集,梁峁起伏交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賦予這片土地的是恢宏、 ...
1、江(江蘇)浙(浙江)滬(上海)。
2、“江浙滬地目前沒有明確官方定義,一般來講廣義的和狹義的兩個概念,廣義的“江浙滬地區”就是指江蘇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兩省一市所轄的所有區域,狹義的“江浙滬地區”。
3、通常是指以上海市為龍頭的包含江蘇省、浙江省所轄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共16個城市:上海市和江蘇省 ...
中國的西方主要是中國的西部地區,包括12個省市及自治區,即西南五省區市(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西北五省區(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和內蒙古、廣西。同時,西部地區與蒙古、俄羅斯、塔吉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尼泊爾、印度、緬甸、寮國、越南12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 ...
1、亞太地區(Asia & Pacific),地域術語,是指亞洲地區和太平洋沿岸地區的簡稱。
2、廣義上,包括整個環太平洋地區。太平洋東西兩岸的國家和地區,即包括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秘魯、智利等南北美洲的國家和太平洋西岸的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韓國、中國、東盟各國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等 ...
華南範圍涵蓋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及雲南、貴州,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又列入臺灣省,合稱“華南六省”,而民間的“華南地區”則有多種說法,廣義自然地理上的華南地區包括福建及臺灣省。
華南指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南省及臨近海島,如中沙群島、南沙群島、西沙群島、東沙群島 ...
1、江南,是指地理區域,顧名思義,意為長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裡特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先秦時期,江南屬漢地九州,江南以才子佳人、富庶水鄉、繁榮發達等著稱。
2、江南是一個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的地方,從古至今“江南”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但始終代表著美麗富饒的水鄉景象;至今也是自然條件優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