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
古稱長安、鎬京,聯合國科教文組織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
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西安地區建都(積年為1077年)。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豐鎬都城、秦咸陽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2、南京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南京地處中國東部地區、長江下游、瀕江近海。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京地區早在100至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至60多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南京湯山生活。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此後東晉、南朝的劉宋、蕭齊、蕭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繼此之後,南京又先後成為楊吳西都、南唐國都、南宋行都、明朝京師、太平天國天京、中華民國首都,故又稱“十朝都會”。
3、北京
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蹟。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國都。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
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定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南京,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北京,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準備遷都城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
京兆,民國二年(1913年)廢順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隸中央,其範圍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區,民國十七年廢京兆地方,改北京為北平。
4、洛陽
洛陽古稱京洛、雒陽、斟鄩、洛州、河南府,位於河南西部、黃河中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
洛陽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 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後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隋唐大運河的重要樞紐。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5、開封
開封,簡稱汴,古稱汴京、汴梁,為八朝古都,河南省地級市。位於河南省中東部,東與商丘相連,西與鄭州毗鄰,南接許昌和周口,北隔黃河與新鄉相望。
開封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歷史上的開封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北宋東京開封更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
開封從元代至元五年即公元1268年設立河南行省,到1954年10月省會遷鄭,一直是河南省會,河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7、杭州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後來依託滬杭鐵路等鐵路線路的通車以及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帶動,輕工業發展迅速。
杭州人文古蹟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蹟。其中主要代表性的獨特文化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成為杭州文化代表。
6、安陽
安陽,簡稱殷、鄴,河南省地級市,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西倚太行山,東連華北平原,北鄰邯鄲,南接鶴壁、新鄉。
安陽是甲骨文發現地,周易發源地,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早期中國華夏文明的中心。先後有商朝以及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七朝在此建都,有“七朝古都”之稱,安陽殷墟是中國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併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有殷墟和中國大運河(永濟渠)兩處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