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中國和漢族的古稱,“華”意為“榮”,“夏”意為“中國之人”,即中原之人。“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大約從春秋時代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族.經過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以及戰國時期的強邦吞併弱邦,更有秦始皇的統一中原,終於使得華夏族這一龐大族群第一次完全得以統一。經過強大漢朝,族名華夏轉變為漢,華夏人就成為了漢人。
華夏,中國和漢族的古稱,“華”意為“榮”,“夏”意為“中國之人”,即中原之人。“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大約從春秋時代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族.經過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以及戰國時期的強邦吞併弱邦,更有秦始皇的統一中原,終於使得華夏族這一龐大族群第一次完全得以統一。經過強大漢朝,族名華夏轉變為漢,華夏人就成為了漢人。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相傳在大約五千年前,黃河流域中上游河、湟地區分佈著許多部落,“華”部落和“夏”部落,“夏”是古代羌語“特別強大”、“非常”的意思,《左傳》中有“裔不謀夏 夷不亂華”,可見,華夏民族的來源的多樣性,比較重要有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5000年來,不斷東進南下,炎、黃兩部落經阪泉之戰後融合成的炎黃聯盟,炎黃部落又在涿鹿之戰後兼併東夷集團形成了華夏部落聯盟,此時華夏族源基本固定,經過夏商周三代的融合,華夏族正式形成了。《春秋左傳正義》有言:“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
重陽節為什麼又叫老人節?千年的歷史到底有哪些奧秘呢?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裡;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