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配圖
中國人初次碰面愛問三句話,“您貴姓?”,“年齡多大了?”,“在哪個單位上班?”,這三個問題各有目的,問姓名是好下稱呼,問年齡方便排尊卑長幼,問單位是想了解一下對方身份,如果是特別好的單位或者是在單位有個一官半職,大家好給予與其身份相匹配的規格待遇。一般人交代完這三個問題,其他人就大略知道該怎麼用什麼語氣、什麼套路來與之講話了。
在“三大問”當中,詢問姓氏首當其衝,是有著有悠久傳統的,比如趙姓起源於秦始皇嬴政,後來宋太祖趙匡胤又賜了許多其他姓的人為趙姓,所以直到現在當聽聞一個人“姓趙”時,都有人笑臉奉承,“您這是皇姓啊”。在《錢文忠解讀<百家姓>》這本書裡,作者用一些既有史實依據、又有民間傳說的精短文字,講述了大多數姓氏的由來和相關度較高的故事,是一本迅速瞭解自家姓氏的入門通俗讀物。
姓在人們的意識裡,會被等同為“同門同宗”,遇到陌生人和自己同一個姓氏,大家會不約而同脫口而出“五百年前是一家”,親近感頓時瀰漫,交朋友談生意會變得順利許多。當同一姓氏的人吵架時,勸架者會說“一筆寫不出兩個X字”,這個X可被替換為任何姓氏,意思是同一姓氏就是一家人,連兩家話都犯不著說,怎麼內亂呢?
正是基於以上對於姓氏的傳統認識,我很後悔讀了錢文忠解讀的這本《百家姓》,因為它完全顛覆了我對姓氏文化的理解,揭開幾千年姓氏文化的面紗,發現其內裡核心可以用一個字形容,亂!讀完這本書千萬不要學武松說什麼“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了,往上三輩、五輩、十輩數,也許會發現一直被你引以為豪的姓氏,不過是父輩、祖輩人生際遇中的一個無奈選擇而已。
比如韓姓,錢文忠的文章開門見山地就說了,“韓姓的來源非常複雜”,一說韓姓是黃帝的後裔,一說出自姬姓,還有一說是曲沃桓叔之後,這些大致都還能追蹤溯源,可接下里錢文忠又寫道,有很多兄弟民族在不同時間改為了韓姓。大多數《百家姓》裡提到的姓氏,來源說法都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看完令人嘆息,姓名不過是人的一個符號而已。
看穿了、想明白了,可以把姓當成一個符號或一個代號來看待,但在這個符號或代號的背後,往往能看見姓與命之間的沉重關係。劉震雲在他的小說《一句頂一萬句》中,就寫了這樣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從楊百順到楊摩西到吳摩西再到羅長禮,一個普通中國百姓在不過幾十年的時間裡,就變換了三個姓,他的養女巧玲在被人販子販賣之後也改姓埋名繁衍了一大批後代,如何在這樣繁複紛雜的姓氏變化中,去尋找真正的祖先起源?
把姓氏與血脈緊緊聯絡在一起,是皇室貴族們的事,對於草民百姓而言,永遠都是活命最重要,困難時期孩子被賣掉改姓的,男人入贅所生後代隨女方姓的,孩子過繼給朋友隨了朋友姓的,在漫長而又經常兵荒馬亂的苦難史中,多少人的姓氏隨著他們的命運顛簸流離,姓氏真的就成了一頂草帽,哪怕能遮一點陰涼、帶來一點福利也是好的。
《錢文忠解讀<百家姓>》講了許多與姓有關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要麼悲涼、要麼荒誕,講述的都是飄來飄去的人生和若隱若現的歷史。在每一個姓氏故事的最後,作者都會進行一個排名,除了會標出某一姓氏在全國姓氏中的排名位置外,還會計算出一個大致的總人口數,以及約佔全國人口的比例。這一套簡單的資料,依然帶有古老的認祖歸宗的意識。只是,年輕的讀者不會再對這些資料感興趣了吧,對他們而言,在網遊或論壇中經營一個霸氣的網民,比現實中的姓名還要重要得多。
時代變了,當人的姓氏和人的命運不再那麼密切相關的時候,姓氏或許才恢復了它的本質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