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糕漢族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飲食風俗。相傳這一習俗始於漢代。因“糕”與“高”同音,吃“重陽糕”便有了“步步登高”之意。時代不同,重陽糕的名稱和樣式也不相同。漢晉時重陽糕稱為“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載:“九月九日宴會……佩茱萸,食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這裡的“餌”就是糕。唐代在重陽糕上做出各種小動物,《歲時記》載:“民間九月九日,以粉面蒸糕,上置面制小鹿數枚,號‘食鹿糕'。”宋代吃重陽糕之風最盛,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九月重陽,都下賞菊,……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遺送,上插剪綵小旗,摻飣果實,如石榴子、栗子黃、銀杏、松子肉之類。又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置於糕上,謂之‘獅蠻'。”明清時重陽糕花色品種更多,做工更精細,且有了重陽節孃家請出嫁女兒回家吃重陽糕的風俗。
冬至餃子漢族風俗,流行於全國大部地區。指冬至節吃水餃或餛飩的習俗。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預日為冬夜,祀祖羹飯之外,以細肉餡包角兒奉獻。諺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之遺意也。”
冬至粥朝鮮族冬至節飲食風俗。用大米、小豆熬成粥,佐以糯米麵包食用。有防寒之功效。也用以冬至節待客。
臘八粥漢族農曆臘月初八臘八節飲食風俗。臘八節吃臘八粥,起源一般有三種說法。一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成佛之前,踏遍山川,宣講道義,曾飢累交加,一牧女拿出自己的米粥救了他,使他在臘月初八得道成佛。自此,釋迦牟尼的信徒們便在這一熬粥,供奉佛祖,宣揚道義,以示紀念。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唸佛,以銀銅沙羅或好盆器,坐一金銅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楊枝灑浴,排門教化。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第二種說法謂朱元璋小時候給地主放牛,缺吃少喝。有次飢餓難忍,掏老鼠洞弄到了大米、豆子等五穀雜糧,便熬粥充飢,覺得味道特別鮮美。朱元璋登基後,在臘月初八想起此事,就令廚師用五穀雜糧煮粥,賜名為“臘八粥”。第三種說法是驅鬼。古時在臘月初八這天舉行打鬼“儀式,用赤豆打鬼,並用之煮粥食用,以驅鬼避邪,求得人壽年豐。經宋元到明代,吃臘八粥食俗漸盛。清代最盛,且倍受宮廷青睞。光緒《順天府志》記載:“臘八粥,一名八寶粥。每年臘月初八,雍和宮熬粥,定製,派大臣監視,蓋供膳上焉。其粥用糯米雜果品和糖而熬,民間每家煮之或相饋遺。”現在,各地製作臘八粥的原料不盡相同。糯米、小米、赤小豆、花生仁、紅棗、薏仁等是主要原料。臘八粥味道甜美、營養豐富,是粥中佳品。現在商店有罐裝八寶粥出售,一年四季皆可享用。
子孫餑餑漢族習俗,流行於北方。新郎新娘入洞房飲合巹酒時要吃一種特製的餃子。餃子以栗子、花生、紅棗等為餡,煮得半生不熟。新郎新娘吃餃子時,人問曰:“生不生 ? ”答曰:“生,生 ! ”以寓“早立子”。今此俗漸衰。
長壽麵漢族飲食風俗。麵條因其細長而被賦予“長壽”之意。民間過生日吃長壽麵,以求長命百歲。四川正月初一吃長壽麵。
剁生彝、傣、白等族食俗。清乾隆《石屏州志·盧鹿爨蠻》載:“凡夷人會飲,切生肉雜野蔬與蒜食之,謂之剁生。”現在,則將豬肉或牛肉剁細,與蔥、姜、蒜、辣椒攪拌而食。是年節食品。以生肉為菜或為古代生食之遺俗,但當與原始人類“茹毛飲血”大不同,已作生加工並拌菜而食,食其鮮嫩而已。
火鍋漢族、回族等飲食風俗,流行於全國各地。備好肉片、魚片、粉絲、菠菜、白菜、莞荽等,待火鍋內配製好的湯水沸開,即邊煮邊吃。多用於冬季待客或春節時食用。畲族酒宴飲食風俗。在酒席桌正中放一火鍋,每上一道菜,都倒入火鍋中,邊煮邊吃。
全羊席指“清真全羊席”。元朝建立時,已出現在宮廷裡。清代為宮廷招待穆斯林客人的高階宴席。清·袁枚《隨園食單》中,有“全羊法七十二種”的記載。全羊席是用全條羊各部分入菜,以羊頭、心肝腸肚、羊肉、羊蹄、羊尾、羊骨等為原料,用煎、炒、爆、蒸、熘等方法,製出不同品名和風味的菜餚。上菜順序和席面程式都有規定。現在回民全羊席做工更精細、品種更多了。亦指“蒙古全羊席”。即“烤全羊”—“秀斯”中的“禮品秀斯”。
抓飯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等族飲食風俗。用大米、肉、洋蔥、胡蘿蔔、葡萄乾等燜制而成。眾人圍坐餐盤,用手抓食。是待客的佳品。抓飯的做法因民族和地區不同而不盡相同。烏孜別克式抓飯風味獨特,最為著名,做法異於普通抓飯。如烏孜別克式的“那仁”抓飯,把切碎的熟肉和洋蔥、胡椒粉、酸奶攪和調勻,再澆上肉湯,即成鮮美可口的佳餚。
送外家肉阿昌族習俗。新娘舅舅是婚宴中的主客。宴席結束,舅舅送一份“外家肉”給新娘,以使新娘不忘外家。“外家肉”是帶著豬尾巴的一條後腿,四斤半重。
五色糯米飯壯、布依、水族等節日食品。把可食植物搗碎取汁,將有色的汁液與浸泡過的糯米拌合;待糯米著色,蒸熟捏成團塊狀,即成了紅、黃、黑、紫、白等五色糯米飯。五色糯米飯多彩、異香,是節日、祭祀、待客的佳餚。相傳很久以前布依族姑娘竹妹為防止米飯變餿、向老人尋找秘方而興起的。水族的孩子有過節討要五色糯米飯以期吉祥的習俗。
分雞心苗族習俗。苗家以雞、鴨為待客上品。主人請客人到家中進餐,吃飯時,家長或族中有威望的老人就把最為貴重的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以示把“心”交給了客人。而客人亦不能獨自享用,須與在座的老人分享,以示無私公道。
雞八塊布依族飲食風俗。節日、喜慶、待客要備雞八塊。雞殺後砍為八塊:頭、兩肋、兩翅、兩腿、尾。待客時,雞八塊盛在盤子裡,雞頭向著坐在左上席最受尊敬的客人。喝酒時,傳送雞頭以行酒令,雞頭傳到誰面前,誰就要說四言八句,否則,就得喝酒。酒興過後,開始吃雞吃飯。哪個席位吃那塊雞,則有規定。雞頭由左上席尊者吃;左下席者吃左肋;右上席者吃右肋;右下席者吃雞尾;右席者吃右翅右腿,左席者吃左翅左腿。
圈圈席土族婚喪喜慶宴席。支一木板為桌,以麥草為椅,眾人圍成圓圈。席面以麵食為主,圈圈席有喜喪之別。喜事招待豐盛,程式複雜,可行令喝酒。喪事則從簡,一般只上饃饃茶、炒麵、包子等,不見葷,也不喝酒。
見面席水族風俗。在水族村寨,一家來客,全寨都要輪流設席招待,客人不為及一一享用,只能略微品嚐,以領主人情意。見面席表現了水族人熱情好客。是較具特色的待客禮儀。近年來,漢族少數農村亦有此俗。
嚼檳榔黎、壯等族婦女嗜好。漢代已有此俗。嚼食時,用放有少量灰漿的“扶留葉”包裹,放入口中慢慢嚼咽,直至口中生津、口唇變紅。明·王佐《詠檳榔》描繪了南方婦女嚼檳榔的情形:“綠玉嚼來風味別,紅潮登頰日華勻。心含湛露滋寒齒,色轉丹脂已上唇。”檳榔能入藥,嚼檳榔有益健康,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載:“ ( 檳榔 ) 與扶留葉合蚌灰嚼之,可闢瘴癘,去胸中惡氣。”
吃酸食侗族、苗族飲食風俗。侗族、苗族有吃酸食的習慣,家家醃製,人人愛吃,有“吃不離酸”、“三天不吃酸,走路打亂竄”的俗語。酸魚、酸肉、酸鴨、酸鵝、酸辣椒、酸蒜、酸姜都是美味佳餚。把蒜苗、姜、豆角、辣椒、青菜、蘿蔔、黃瓜等洗淨晾乾,泡置在用淘米水製成的酸水裡。一段時間,便酸脆爽口,可以食用。將豬肉、雞肉、鴨肉、魚等與蒸熟的糯米飯及花椒、薑末等加鹽醃製,用竹筍葉封口,月餘可食。酸菜待客,以酸魚、酸肉為上。藏餐藏族喜慶節日待客宴席。西藏的藏餐以糌粑糕、熟牛羊肉、生食肉醬、雞肉、馬鈴薯等為主。有的以藏區特產菌為佐餐食品,必備青稞酒。甘肅南部藏區之藏餐以奶茶、角麻米飯、灌腸包子、手抓羊肉、大燴菜、乳酪等六道菜食為主。
餃子 又稱“扁食”、“煮餑餑”。滿漢等族食品。起源甚早。用面作皮,以薄為上,或用擀麵杖擀皮,或用手捏餃皮,或用茶杯扣皮,因地而異。餡有葷素。以皮包餡,或推或捏或擠,花邊餃、蝴蝶餃、月牙餃、木魚餃等外形各異。有煮、蒸、炸、烙等吃法。明代以前,餃子是一種普通麵食。明中期以後,逐漸成為我國北方春節節令食品。明·劉若愚《明官史·火集》載:“五更起……飲椒柏酒,吃水點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銀錢一二於內,得之者以卜一歲之吉。”餃子形似元寶,春節吃餃子,則有新年“招財進寶”之意。春節煮餃子時,不宜煮爛。不慎煮爛,以“掙了”“代替”爛了,以示吉祥。有些地方把餃子和粉絲、麵條等一塊煮,曰“金絲穿元寶”、“銀線吊葫蘆”,以祝福新年。
餛飩 古稱“餶飿”、“ 餶突”。漢族麵食。流行於全國各地。用很薄的麵皮包餡做成,水煮,帶湯麵食。湯有原湯,也有另加佐料或菜蔬等配湯者。餛飩之起源甚早,古謂“餛飩,餅也”(見《廣雅》),可知餛飩是由古之夾餡面派生而來。餛飩的食用最早為冬至節日食品,宋·陳元靚《歲時廣記》:“京師人家,冬至日多食餛飩,故有冬餛飩、年餛飩之說。”至明清時仍保留此俗。後吃餛飩的習俗已十分普及,已無時間、地點的限制,成為普通人家的日常食品。
刀削麵 漢族麵食。流行於北方。操作過程:將麵粉和成團塊狀,左手舉麵糰,右手拿弧形刀,將面一片一片地削到開水鍋內,煮熟後撈出,加入梢子、調料食用,以山西刀削麵最為著名。手藝高強的面師,可頭頂面團,雙手使刀,雙刀交錯飛動,面片紛紛入鍋,形如柳葉,質硬有勁,別有風味。
龍鬚麵 漢族麵食,流行於北方廣大地區。是一種又細又長、形似龍鬚的麵條。農曆二月二龍抬頭,有吃龍鬚麵之俗。今已為居民普通食品,常年食用。
炸醬麵 漢族麵食。流行於北京等地,由菜碼、炸醬拌麵條而成。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後做炸醬,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裡炒,再加入黃豆製作的黃醬或甜麵醬炸炒,即成炸醬。麵條煮熟後,撈出,燒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麵。也有面條撈出後用涼水浸洗再加炸醬、菜碼的,稱“過水麵”。
涼麵 漢族麵食。將麵條煮熟,用涼水沖洗控幹,拌以醬油、醋、薑末、辣椒麵等調料。清爽可口,多在夏季食用。朝鮮族飲食。用蕎麥麵、小麥面、澱粉等攙和製成麵條,開水煮熟後撈出,用涼水沖洗,控幹備用。用精牛肉或雞肉熬湯,待湯冷卻後除油。用湯澆麵條,佐以香油、辣椒、胡椒、味精等調料,即成香辣酸甜的涼麵。若再加上牛肉片或泡菜、蘋果片等則更為可口。
米粉 漢、壯、回等族食品。從其加工方法和形狀而言,有“腸粉”、“切粉”、“濾粉”、“榨粉”。以粘米磨製的米漿為原料。把米漿用金屬盤子蒸成薄餅,捲成筒,稱“腸粉”;將薄餅切成條,稱“切粉”;將米漿經篩子的篩眼濾進開水鍋成線條狀,稱“濾粉”;把米漿除水變成較為幹稠的粉團,經有孔的榨床壓榨、落進開水鍋而成線條狀稱為“榨粉”。食用時,按不同的烹製方法,又有“涼拌粉”、“冒熱粉”、“湯粉”、“炒粉”、“煮粉”之分。雲南地區將成線條狀的“濾粉”或“榨粉”稱作“米線”;將肉片等配料煮熟另放一盛器,吃時與“米線”自由搭配,稱為“過橋米線”。昆明的“過橋米線”最為著名。廣西壯族等農村,未婚青年男女由媒人介紹成功後,有男方請女方吃米粉的習俗。
窩窩頭 北方漢族麵食。玉米粉攙入黃豆粉加水攪和成稠糊,用手捏成中空的圓錐形,蒸熟而食。也有用玉米麵或高梁面、地瓜捏製的。
煎餅 漢族麵食。以山東為盛,起源甚早。將五穀雜糧磨成麵糊,倒入鏊子,用煎餅筢子攤平烙制而成。煎餅種類較多。從原料上看,有米麵煎餅、豆麵煎餅、玉米麵煎餅、高梁面煎餅、地瓜面煎餅等等;按口味不同,有鹹煎餅、酸煎餅、甜煎餅、五香煎餅等等。煎餅不易變質,易儲存。卷以小菜而食,則風味別緻。山東濟南的“糖酥煎餅”,餅薄如紙,香酥幹甜,曾為宮廷供品,現為居民普遍喜用的食品。
粉條 又稱“粉絲”、“線粉”、“粉幹”、“素粉”,為一種澱粉製品。將豆類、薯類或米類食料泡洗磨為糊狀,倒入密佈細孔的容器之中加壓使成絲狀,入沸水中蒸煮,撈出後曬乾即成。食用方便,宜於貯藏,是家常食品。山東黃縣的“龍口粉絲”和“北京粉絲”,多用綠豆澱粉為原料,其產品條子細長,粗細均勻,潔白光亮,韌性特強,入鍋久煮不爛,為粉條類製品中的上品。
饊子 漢族油炸麵食。古稱“寒具”,是寒食節食品。歷代又有“粔籹”、“細環餅”、“捻頭”等名稱。用水和麵,搓成細條,扭結為環釧形狀,油炸而成。酥脆香甜,口感好。現為日常點心。安微地區,每逢節日,則以此祭祖並互相饋贈。回族、東鄉族也做饊子,配料、方法和漢族不盡相同。
涼粉 漢族食品。流行於全國各地。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稱北宋時汴梁已有“細索涼粉”。製作方法:將綠豆粉泡好攪成糊狀,水燒至將開,加入白礬並倒入已備好的綠豆糊,放涼即成。白色透明、呈水晶狀。調以醬油、醋、芥茉而食,清涼爽滑,為夏季風味食品。
八珍 我國傳統菜餚中八種珍貴食品。起源於周代。《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食用六穀,飲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據漢代鄭玄考證,周代“八珍”為淳熬、淳母、炮豚、炮 、搗珍、漬、熬、肝 。到了元代,又出現了蒙古族的“迤北八珍”。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雲:“所謂八珍,則醍醐、麆沆、野駝蹄、鹿唇、駝脬麋、天鵝炙、紫玉漿、玄玉漿也。”清代又有了“禽八珍”、“海八珍”、“山八珍”、“草八珍”。現在又有了“上八珍”、“中八珍”、“小八珍”、之謂。“八珍”已泛指珍貴的菜餚或原料了。
京八件 京式風味糕點。為清宮廷御膳房始創,流傳至民間。以棗泥、青梅、葡萄乾、玫瑰、豆沙、白糖、香蕉、椒鹽等八種原料為餡,用油、水和麵做皮,以皮包餡,烘烤而成。一般做成扁圓、如意、桃、杏、腰子、棗花、荷葉、卵圓等八種形狀。
黃桂柿子餅 西安風味食品。起源甚早。相傳臨潼百姓曾用它慰勞過唐末黃巢農民起義軍。其主料是臨潼出產的火晶柿子和黃桂。精選柿子,去皮摘蒂後,不加水與麵粉反覆攪和搓柔,使成軟麵糰;用少許麵粉中加黃桂、桃仁、青紅絲、白糖、豬板油、玫瑰調配成餡;將備好的軟麵糰做成小劑子,包上餡料,在鏊子中烘烤而成。也有的將柿子、麵粉及各種餡料一塊調和,油炸而成。色黃味香,入口柔軟。
八寶飯 漢族食品,流行於全國各地,江南尤盛。糯米蒸熟,拌以糖、豬油、桂花,倒入裝有紅棗、薏米、蓮子、桂圓肉等果料的器具內,蒸熟後再澆上糖滷汁即成。味道甜美,是節日和待客佳品。
煲仔飯 廣州風味包含。用小鍋煮的飯(煲:煮,仔:小)。已有百年曆史。在大爐灶上開數十個爐孔,把裝有少許米的沙鍋置於上面,閉蓋煮燜,將熟時,放入新鮮肉、魚片,再用文火煮製片刻,米香肉熟時,均勻撒上一層清油即可。
餑餑 滿族食品。是用粟、黃米等為主料做成的粘性麵食。餑餑的種類隨季節而異。春季做豆麵餑餑,用黃米麵蒸制粘餑餑,蘸以熟黃豆磨成的豆麵而成;夏季做蘇葉餑餑,用蘇葉包裹蒸制而成;秋冬做粘糕餑餑,用豆沙蒸制,或蘸糖而食,或油炸而食。餑餑是滿族日常食品。
薩其瑪 滿語音譯,即“金絲糕”,滿族食品。是糖稀、芝麻、青紅絲等佐料攙入麵粉油炸而成的糕點。香甜酥脆,是節日、待客的佳品。
油香 回族、東鄉等族食品。用水和麵,加以佐料,做成餅狀,油炸而成。油香做法不同,隨地區、原料而異。西北有發酵面油香;南方有糯米油香、地瓜油香。又有普通油香、糖油香、肉油香之別。回族炸油香有講究,由洗過大淨、保持“清真”的經驗豐富的成年人掌鍋,嚴禁非穆斯林觀看。食用時用手掰著吃,不允許用嘴咬著吃,是紅白喜事必備食品,並用以饋贈。
焜鍋饃饃 撒拉族、回族食品。將發麵加清油、香豆等調料,放在圓形焜鍋內,將焜鍋埋入草木火堆中,慢慢烤制即成。內軟外脆,酥香可口。既是餐桌上的主食,也是饋贈的禮品。亦常作出遠門的乾糧。
饢 維吾爾、哈薩克等族主食。是用發麵在饢炕上高溫烤制而成的麵餅。有素饢、肉饢、油饢之分。素饢以芝麻、雞蛋、牛奶、酥油、鹽、糖為佐料;肉饢則要加入切碎的羊肉;油饢要用羊油或清油揉麵。饢形狀各異,大小不一,有大饢、小圓饢、薄饢。維吾爾族人吃饢,不能拿整饢咬食,要用手掰開食用。
烤飯 塔塔爾族食品。一種是將洗泡後晾乾的大米加上奶油、杏幹、葡萄乾等,用金屬器具在火爐上烘烤而成,稱為“古拜底埃”。另一種則以南瓜為主,加入大米、肉丁及調味品烤制而成,稱“伊特白裡西”。風味獨特,是待客的佳品。
糌粑 藏族主食。用青稞或豌豆洗淨炒熟後磨成麵粉,食用時,將麵粉與酥油茶、奶渣、糖等入於碗內混合攪拌。左手持碗,右手搓捏成不沾手的糌粑團即可食用。也可與肉、野菜、蘿蔔等煮成糌粑粥食用。
竹筒香飯 黎族飲食。是用竹筒烤制的米飯。將適當的米、水放進嫩竹竹筒裡,在火堆上慢烤。水沸後,用木塞或樹葉封閉筒口,繼續慢烤,並隨時翻動。熟後用刀破開竹筒即可食用。清香爽口。製作簡單,尤適於野炊。帶上米、水,上山取竹為筒,就地生火,便可製作竹筒香飯。
烏米飯 安徽沿江一帶清明節飲食風俗。用烏飯樹葉汁浸泡糯米,蒸熟;再以豬肉丁、鴨肉丁、炸豆腐丁等為餡做成團狀,再蒸熟即成。江南夏至節風俗。是用烏飯樹葉汁浸泡糯米煮制而成。相傳軍事家孫臏被龐涓所害,獄卒用顏色烏黑的糯米飯糰矇騙龐涓,使孫臏食用得救。於是,人們便用吃烏米飯來紀念孫臏。畲族風俗。相傳唐時畲族英雄雷萬興反抗官府被困,便採集烏稔樹的果子充飢,最後於三月初三衝出重圍,取得勝利。於是,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便採集烏稔樹葉,製作烏米飯食用。
石片烤餅 怒族食品。怒族居住地貢山出產一種石片,用這種石片能烤出保持原味且酥脆香甜的餅子。石片放在火塘的鐵三腳架上,把麥面或蕎麵調成糊狀,均勻倒滿石片;烤熟即成。也是待客的佳品。
千層餅 納西族食品。是一種能分出很多層次的烤餅。用泉水在大理石板上和麵,石板下放弱炭火加溫,搓揉,使面平滑分層,薄如白紙。待發酵充分,將麵糰平鋪,放上火腿和肉丁。再逐層加上花椒、蔥花、豬油、草果等配料,製成圓餅狀。用爐火烤制,表面發黃即可。香脆不膩,儲存長久,是節日、待客的佳品,以麗江千層餅最為著名,稱“麗江粑粑”。
金華火腿 浙江金華風味食品。相傳起源於北宋,北宋名將宗澤戰勝而還,鄉親爭送豬腿讓其帶回開封慰勞將士,因路途遙遠,便撒鹽醃製以便攜帶。醃製而成的豬腿色紅似火,稱為火腿。清時被列為貢品。金華出產的“兩頭烏”豬,後腿肥大、肉嫩,經過上鹽、整形、翻腿、洗曬、風乾等程式,數月乃成。香味濃烈。便於貯存和攜帶,已暢銷國內外。
臘肉 肉製品,流行全國各地。起源甚早,《易經》中已有記載。將新鮮肉用鹽醃製或醬油浸泡而後曬乾、風乾或燻幹即可。多在臘月醃製。因民族、地區等不同,醃製臘肉的方法亦各不相同。臘肉易於儲存,風味獨特。
東坡肉 汊族佳餚,流行於江浙。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所創制。製作方法:將五花肉切成大塊,用蔥姜墊鍋底,加上酒、糖、醬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燜即可。蘇東坡《食豬肉》詩云:“……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東坡肉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
回鍋肉 漢族風味菜食。把豬腿肉煮過後切成片狀,用油稍炒至出油,分別加入甜麵醬、豆瓣醬、醬油及青蒜苗再炒即成。色鮮味濃。以四川回鍋肉最為著名。
葫蘆頭 西安風味食品。一種豬雜糕,因肚腸相接的地方像葫蘆而得名。由唐代“豬雜糕”發展而來。相傳當時有個賣“豬雜糕”的小店,因製作不當、腥臊味濃而生意不好,後經“藥王”孫思遜指點,改變了捋腸刮肚的方法,並在原料中加上了上元桂、漢陰椒等香料,果然風味大變,香氣襲人,生意興隆。製作方法:把煮熟的豬肚腸切成“刀坡形”,與水海參、水魷魚、雞肉一同放在掰碎的饃上,用原汁湯澆燙數次,入味後再加豬油、味精、適量的湯汁而食。
九轉大腸 山東風味菜餚。將豬大腸經水焯後油炸,再灌入十多種作料,用微火爆制而成。酸、甜、香、辣、鹹五味俱全。是魯菜系中的名菜之一。
烤乳豬 漢族食俗,廣東地方風味菜餚。由重約十斤的乳豬加入多種配料烤制而成。色澤紅亮,皮鬆肉滑。拼成豬形上席,外形美觀。傈僳族食俗。宰殺剛出生兩個月的乳豬,將豬肉、豬肝、豬腰等分給客人,自己蘸鹽在火塘上烤食。是美味佳餚,專為貴賓所設。
涮羊肉 漢、滿、回等族風味菜食。起源甚早。自1400年前出現“銅爨(銅火鍋)”,便有了用火鍋涮肉而吃的方法。據南宋林洪《山家清供》記載,南宋時已有吃涮羊肉的風俗了。將嫩羊肉切成薄片,在火鍋沸開的清湯內涮片刻,蘸調料而食。調料一般由芝麻醬、辣椒油、醬油、豆腐汁、滷蝦油等配製而成。肉嫩味美,是冬季佳餚。以北京涮羊肉最為著名。
燈影牛肉 四川風味食品。已有100多年曆史。把牛後腿腱子肉切片後,經醃、晾、烘、蒸、炸、炒等工序製作而成。麻辣香甜,深受人們喜愛。因肉片薄而寬、可以透過燈影、有民間皮影戲之效果而得名。
龍虎鬥 亦稱“燴蛇羹”。廣州風味菜食。《南越志》稱兩千多年前南方已用蛇入餐。用眼鏡蛇、金環蛇、眼鏡王蛇,配以老貓、小母雞,經汆、爆、炒、燉、煨等數種工序,精心燴制而成。肉嫩香滑,鮮美可口。“龍虎鬥”因以蛇(龍)、貓(虎)、雞(鳳)為主料故又稱“龍虎鳳大會”。
佛跳牆 福建風味菜餚。將海參、廣肚、乾貝、魚翅、鮑魚、火腿、豬蹄筋、香菇、雞等十餘種名貴原料一併放入酒罈裡,再加入骨湯、紹酒、香料,用荷葉封口後微火煨制而成。相傳此菜原名“全福壽”,清代福州一菜館的“全福壽”味道濃郁,香氣誘人,隔壁寺院的高僧竟不顧佛門戒律,跳牆以入而食。從此,“全福壽”改名為“佛跳牆”。
炆狗 廣東佳餚。用老薑、料酒、陳皮、老抽、片糖等調料把狗肉用瓦鍋文火煮熟。食時以檸檬葉、紫蘇葉或生菜為佐料。冬季吃炆狗,能滋熱健體。
手把肉 蒙古、維吾爾、哈薩克等族食物。製法:選用膘肥肉嫩的小口齒羯羊,宰殺時,用刀在腹部割一小口,把手伸入口子掐斷大動脈;除去內臟和頭蹄;洗淨後,切成幾大塊,用清水煮,不放調料,到表面熟、肉裡有血絲即可。用手拿著吃或用蒙古刀邊割邊吃。手把肉操作簡便,鮮敕肥美,頗受牧民喜愛,也是待客的佳品。以手把羊肉為最常見,還有手把牛肉、手把狍肉等。
烤全羊 蒙古族肉食品。是蒙古族宴席中的佳餚。《達斡爾蒙古考》說:“餐品之尊,未有過於烏查者。”“烏查”就是烤全羊。製法:將羊宰殺清洗,把鹽、姜、孜然、胡椒粉等用雞蛋黃、麵粉調製成糊狀,遍抹全羊內外,放入烤爐內微火烤制,至色澤金黃、熟透取出。待客上席時,放在大木盤中,端給客人過目,以示獻禮;然後端回廚房,用刀切割後再端上宴席,即可食用。也是蒙古族節日盛會、祭祀典禮的必備用品。
烤羊肉串 維吾爾等族風味小吃。源於新疆,現已流行全國。是穿成串的烤熟的羊肉。將羊肉切成小薄片,用鐵釺或竹釺穿成串,放在長方形烤槽的炭火上燻烤。邊烤邊撒細鹽、孜然、辣椒麵等調料,幾分鐘即成。烤羊肉串鮮香熱辣,別具風味,深受人們喜愛。
砣砣肉 羌族食品。切成拳頭大小的臘肉,與豆菜同煮,吃時一人一砣。土家族食品。即連刀肉。是花園席(嫁女席)上的必備品,象徵新娘、新郎心連心,永不分離。彝族年節食物。大塊肉煮到快熟時,切為小塊,再加鹽、花椒、海椒即成。
豬膘肉 又稱“琵琶肉”。普米、納西等族食物。將宰殺後的生豬去內臟、剔除骨頭,用鹽巴和花椒撒在腹腔內,將豬縫合,風醃成完整的臘獵,外形頗似琵琶,故又稱“琵琶肉”。清《滇南聞見錄》有“麗江有琵琶豬,其色甚奇,煮而食之,頗似杭州之加香肉”的記載。豬膘肉色、香、味俱佳,是待客、饋贈的佳品。
燒雞 漢族風味菜餚。將塗過飴糖的雞油炸,然後用香料製成的滷水煮制而成。香味濃郁,味美可口。以安微符離集燒雞、河南道口燒雞最為著名。
扒雞 漢族風味菜餚。雞經數種藥料和調料拌和後油炸、蒸煮而成。骨酥肉爛、味道鮮美,色、香、味俱全。以山東德州五香脫骨扒雞最為著名。
叫化雞 江浙一帶風味菜餚。已有400多年曆史。“叫化”即“乞丐”。相傳一叫化弄到一隻雞,但無任何炊具,只得用溼泥裹雞,在火上烘烤。泥幹雞熟後,雞毛隨泥脫淨,鮮嫩味美。後人隨仿此做法,名之“叫化雞”。現在做工更為精美:選用當年母雞,宰殺清除內臟,將火腿、香菇、肉丁及醬油、白糖、姜等調料裝於雞腹內,外面裹以鮮荷葉,最後塗上溼泥,置炭火上烤制,待黃泥裂開、雞油溢位即成。
北京烤鴨 以北京培育的肉嫩肥大的填鴨為原料烤制而成。烤鴨歷史悠久,南北朝《食珍錄》已有“炙鴨”的記載,到宋代,烤鴨已普遍流行。明代北京烤鴨已成名菜,也為宮廷所青睞。北京烤鴨需經過打氣、清洗、燙皮、打糖、晾皮等多種烤前準備工序,所制烤鴨皮酥肉嫩,肥而不膩。是招待貴客和饋贈的佳品。現已馳名世界。
鹽水鴨 南京風味食品。以南京板鴨為原料製作而成。南京板鴨明清時已有盛名。將板鴨放在清水中浸泡,使鹹味變淡,鴨肉回軟。然後放入開水鍋中,加入作料燜制而成。肉嫩酥香,是美味佳餚。
全鴨席 北京風味菜餚。以烤鴨為主,另配以鴨舌、腸、肝、心、掌等做成的各色風味的冷、熱菜。整個席面造型完美,高雅氣派。
燒魚 侗族風俗。秋收農忙季節,到野外收割。從水田裡捉撈家養活魚,除去鱗、內臟,洗淨後用樹枝穿魚嘴,在篝火上翻動燻烤,待魚變黃,即可食用。用手撕魚,蘸以從家中帶來的鹽、辣椒,鮮嫩可口,別有風味。
查干伊德 蒙語音譯。蒙古族飲品。又稱“白食”,即奶製品。牛奶、馬奶、羊奶、駝奶、奶皮子奶油、乳酪、奶幹、甜奶、酸奶、奶豆腐、奶茶、馬奶酒等都稱查干伊德。是招待貴客的必備品,也用以饋贈,表示祝福。
奶皮子 蒙古等族食品。將鮮牛奶加熱煮沸,用勺子揚奶,使鍋中出現泡沫,待泡沫結成厚皮時,用筷子挑起,晾乾即成。奶皮子酥脆香甜,是奶食裡的珍品。一般作供品,也用以待客和年節時互相饋贈。
皮蛋 又稱“松花蛋”、“變蛋”。禽蛋製品。明·戴羲《養余月令》有關於皮蛋的記載。清·蒲松齡《日用雜記》稱“高郵皮蛋”很有盛名。製法:用水混合石灰、食鹽、黏土等包在蛋殼上使凝固變味而成。食時視口味蘸以醋、醬油、辣椒油等,風味別緻。因皮蛋蛋青上有松針似的花紋,故俗稱“松花蛋”。
豆腐 漢族食品。流行於全國各地。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豆腐》認為制豆腐始於漢淮南王劉安。製作過程:將大豆浸泡、磨碎、過濾;煮成豆漿,點上鹽滷或石膏,使豆漿成半凝結狀;然後入框加壓去水,即成豆腐。以之為原料,炸、燴、燒、燉等,可做出多種菜食。
豆腐腦 漢族食品。流行於北方。是凝結的豆漿未加壓去水之前的嫩豆腐。食用時,或加糖,或拌以醬油、醋、蔥花等佐料。潔白柔嫩,營養豐富。
麻婆豆腐 四川風味菜餚。用牛肉末、豆豉、青蒜苗調入嫩豆腐,加入辣椒、花椒等調料,配以肉湯用小火煮制而成。麻辣爽口,鮮嫩香酥。相傳清末成都一豆腐店店主陳氏臉上有麻子,人稱麻婆,始作此菜,因而得名。
豆腐圓 毛南族菜食。將豬肉、蝦米、花生等剁碎作餡,外面包以搗碎的水豆腐,用油煎炸即可。焦脆香嫩,是毛南族特有的佳品。有結婚時男方給女方送豆腐圓的習俗。
薩 傣語音譯,即醬。傣族風味食品。有蟻卵醬、蛐蛐醬、蟬醬。昆蟲入食起源甚早。唐·劉恂《嶺表錄異》載:“蟻卵醬,交廣溪洞間酋長,收蟻卵令淨,滷以為醬,或雲以味酷似肉醬。”蟻卵醬由螞蟻卵炒熟製成;蛐蛐醬由蛐蛐與“勐乃林(豆類)”、“牛薩賁”混合調製而成;蟬醬由生、熟蟬各半,伴以作料,加少許西紅柿攪拌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