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譜法是指用符號、文字、數字或圖表將音樂記錄下來的方法。它所記錄的影象即稱為樂譜。記譜法因國家、民族、時代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
傳統譜法基本上有十三種,分別是:工尺譜、琴譜、燕樂半字譜、絃索譜、管色譜、俗字譜、律呂字譜、方格譜、雅樂譜、曲線譜、央移譜、查巴譜、鑼鼓經。
記譜法是指用符號、文字、數字或圖表將音樂記錄下來的方法。它所記錄的影象即稱為樂譜。記譜法因國家、民族、時代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
傳統譜法基本上有十三種,分別是:工尺譜、琴譜、燕樂半字譜、絃索譜、管色譜、俗字譜、律呂字譜、方格譜、雅樂譜、曲線譜、央移譜、查巴譜、鑼鼓經。
現在我們經常用的記譜方法有五線譜、簡譜、古琴譜、鑼鼓譜等等。在古代還沒有這些樂譜的時候,中國人的老祖宗用的一種樂譜叫做“工尺譜”。工尺譜是中國傳統的記譜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記寫唱名而得名。它與許多重要的民族樂器的指法和宮調系統緊密聯絡,在中國古代跟近代的歌曲、曲藝、戲曲、器樂中應用廣泛。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特有的樂譜,值得提一提。
工尺譜歷史悠久,大約產生於隋唐時代(公元581年—公元907年),是由一種管樂器的指法記號逐漸演變而成的。唐代即已使用燕樂半字譜,如敦煌千佛洞發現的後唐明宗長興四年(933)寫本《唐人大麴譜》。至宋代即為俗字譜,如張炎《詞源》中所記的譜字,姜夔《白石道人歌曲》的旁譜、陳元靚《事林廣記》中的管色譜等。一直髮展到明、清通行的工尺譜。這種記譜法到清乾、嘉年間,出現一種用工尺譜記寫的管絃樂合奏總譜——《絃索備考》即《絃索十三套》。
工尺譜最初可能是由管樂器的指法符號演化而成,由於它流傳的時期、地區、樂種不同,因而所用音字、字型、宮音位置、唱名法等各有差異。近代常見的工尺譜,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樣作為表示音高(同時也是唱名)的基本符號,可相當於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同音名高八度,則可將譜字末筆向上挑,或加偏旁亻,如上字的高八度寫作上或仩。反之,同音名低八度,則可將譜字的末筆向下撇,如凡、工等。若高兩個八度則末筆雙挑或加偏旁彳,如上。若低兩個八度則末筆雙撇,如上。
工尺譜的節奏符號稱為板眼。一般板代表強拍,眼代表弱拍,共有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加贈板的一板三眼等形式。散板就是自由節奏;流水板是每拍都用板來記寫,一般是1/4的節奏,有實板與腰板兩種形式:實板是指與樂音同時打下的板,腰板則是在樂音發出前或後打下的板;一板一眼就是一個板與一個眼合成2/4的節拍;一板三眼就是一個板和三個眼合成的4/4節拍;加贈板的一板三眼,只有在崑曲的南曲中才有,大致相當於4/2節拍。
現行工尺譜的調的名稱及調的關係,是以小工調為基礎,以工音為關鍵來確定的。例如某調的工音相當於小工調的六字,便稱為六字調,某調的工音相當於小工調的尺字,便稱為尺字調。也就是說:以小工調的六字為工,便叫做六字調,以小工調的尺字為工,就叫做尺字調,餘類推。在民間還有以笛上的按孔或開孔的數目作為調名的。如三眼調、兩眼調等。工尺譜中的強弱記號、反覆記號、表情記號、速度記號等,都是用文字來標記的。有的記在工尺音字的左側,有的記在板眼符號的右側,也有的記在工尺音字的行間。
工尺譜是中國古代音樂傳統的記譜法之一,也是中國民族音樂寶庫中的寶貴財富。
這是在記譜法中D.C指從頭反覆記號,從頭反覆到Fine出結束。記譜法是指用符號、文字、數字或圖表將音樂記錄下來的方法。所記錄的影象即稱為樂譜。記譜法因國家、民族、時代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
各種記譜法雖然在其發展中不斷地趨向完善,到21世紀世界上還沒有一種記譜法能夠完美無缺地記錄音樂。如音高、力度、速度上的細微差異,許多裝飾音的奏法等,都還需要演奏者憑其各自不同的理解來加以具體的分析和處理。正確的記譜對創作和表演都是十分重要的,每個學音樂的人應該很好地掌握記譜法,特別是對學作曲的人來說,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