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國十大天坑之平塘天坑群

中國十大作曲家排名之劉天華

  音樂伴隨在我們身邊,隨著時光的不停流轉,人們的記憶沉澱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耳熟能詳的歌曲留在了最偉大時刻,他們的創作豐富多彩,動人的旋律讓人們記住了他們。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中國十大作曲家排名之劉天華。

  劉天華

  劉天華(1895-1932),江蘇省江陰市澄江鎮西橫街人,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曾任教於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1932年因猩紅熱病逝於北京,年僅37歲。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鳥語》、《歌舞引》、《飛花點翠》等。

  劉天華於1909年入常州中學,開始學習西洋管樂器。1911年因學校停辦而輟學,參加“反滿青年團”軍樂隊。1912年赴上海參加“開明劇社”樂隊。1914年返回家鄉,先後在江陰、常州的中學裡教音樂。其間曾向江南民間音樂家周少梅、沈肇州學習二胡、琵琶;專程赴河南學琴;向僧、道和民間藝人學習多種民間樂器;記錄民間樂譜,並開始音樂創作。

  1922年,劉天華受聘赴北京,任教於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同年秋又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音樂體育專科教師。1926年任教於北京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和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音樂系,直至去世。

  任教期間,劉天華先後學習了三絃拉戲、崑曲、小提琴、和聲學、理論作曲等,在廣泛學習中國民間音樂和西洋音樂的基礎上,他創作了二胡獨奏曲《病中吟》、《月夜》、《苦悶之謳》、《悲歌》、《良宵》、《親居吟》、《空山鳥語》、《光明行》、《獨弦操》、《燭影搖紅》,琵琶獨奏曲《歌舞引》、《改進操》、《虛籟》和器樂合奏曲《變體新水令》。

  1927年,劉天華創辦“國樂改進社”。同年,編輯出版《音樂雜誌》,參與發起“愛美樂社”。曾用五線譜和工尺譜準確地記錄梅蘭芳的唱腔(《梅蘭芳歌曲譜》1930)。蒐集《安次縣吵子會樂譜》、《佛曲譜》。一生中總共編寫了四十七首二胡練習曲,十一首琵琶練習曲。奠定了二胡專業創作和演奏的基礎。

  劉天華認為音樂的重要目的,便是在表達人的感情以使聽者感動,希望音樂能夠普及於大眾並提升水平,因此對音樂的推廣及教育十分地重視。自十九歲起,劉天華即開始在中小學教授音樂。後前往北京,任教於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及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院音樂系,後又在北京藝專教音樂,主授二胡、琵琶及小提琴等,他編寫了南胡及琵琶的練習曲各一本,以使學生能按部就班學習;後來包括如蔣風之、陳振鐸等二胡名家都是他的學生。

  此外他曾計劃國樂的義務教育,由國樂改進社的社員擔任教師,以推廣國樂的學習。其後又籌辦暑期音樂學校,對於一般人民有興趣習音樂者,亦不計代價教導。而改進社也不時舉辦音樂會以推廣音樂。他並且演奏錄製了二胡和琵琶的唱片二張,作為儲存與推廣國樂之用。

環境優美 中國十大古村之婺源古村落群

  提到我們中國的村莊,那可真的是數不勝數啊,而且現在我們生活的這麼好,就是當年前輩們一步一個腳印,依靠農村百姓們的支援打下的江山。可以說村莊是我們中國發展的開始,具有偉大的意義,那麼中國有十大古村落,你又知道其中幾個呢?本期城市文化帶你一起來了解,中國十大古村之婺源古村落群。

  江西婺源地處贛東北,與皖南、浙西毗鄰,已被國內外譽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古村落的建築,是當今中國古建築儲存多、完好的地方之一。全縣至今仍完好地儲存著明清時代的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棟、古民宅36幢和古橋187座。

  婺源明清時代的徽式建築幾乎遍佈全縣各鄉村,思溪延村、汪口、李坑、虹關、黃村等都是古村落,走進古村落,可以看到爬滿青藤的粉牆,長著青苔的黛瓦。

  婺源是江西省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縣,歷史上曾屬安徽管轄。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

  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農村”。以山、水、竹、石、樹、木、橋、亭、澗、灘、巖洞、飛瀑、舟渡、古民居為組合的自然景觀。

  村如詩畫,城亦詩畫。婺源縣城是現代都市與山水鄉村完美結合的城市。清幽典雅的蘭桂花園、玉宇花園等極富現代氣息的生活小區點綴山城;清逸俊秀的虹井公園、濱江公園,以星江河為天然景緻,依城而落,就水城而成。

  佔地105畝的婺源大型文化生態廣場,具有濃郁的地方民俗風情和時代氣息,集休閒、集會、旅遊於一體,體現文化、生態、生命、環境、綠色的和諧。

  婺源,一座日益凸顯的,人文山水相輝映、文化生態共繁榮的山水文化旅遊城市。

中國十大天坑之平塘天坑群

  在廣袤無垠的土地上,有著許許多多的地址奇觀,天坑是極為罕見的地質奇觀,天坑表面像是一個陷阱一樣的大坑,奇觀獨特,我國的天坑雖然少,但是不少的天坑的世界之最都在中國,本期的城市文化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中國十大天坑之平塘天坑群。

  平塘天坑群

  平塘天坑群位於貴州省平塘縣塘邊鎮打鳥村打帶河,距縣城110公里,距塘邊鎮所在地有20多公里。打帶河一帶均為喀斯特地貌,峰巒湧翠,山石屹立,其原始森林茂密,洞穴、暗河景觀十分壯麗。這裡有代河天坑、安家洞天坑、貓底陀天坑、倒陀天坑、瑤人灣天坑、音洞天坑、打賴河天坑等12個天坑。

  天坑群範圍約20平方公里,其中南北走向長度約1800米,東西走向長度約1700米,底部面積約80萬平方米,最高海拔為1137米,最低海拔540多米,其深度有300米到540多米。天坑四周懸崖絕壁,原始森林茂密,底部草木豐盛,珍稀動植物繁多,具有重要的科學考察和旅遊價值。

  在世界地質自然景觀中,具有稀少、奇特、險峻、壯麗、秀美的特點,因其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記載了海洋向陸地變化的全過程,是初峰林、峰叢、石林、地下河之外的又一特色岩溶景觀。天坑群以其規模數量大,天坑地貌發育完整,凹陷深邃,被地質專家稱為自然“天坑博物館”和“世界岩溶聖地”,再加上那裡的人民好客,與獨特的民族文化。真是人間的天堂!

  平塘天坑群,距大射電望遠鏡6公里,位於塘邊鎮東南部,在距塘邊鎮政府所在地18千米的新建村境內的龍鳳山周圍20餘平方千米的範圍內,分佈著打岱河天坑、安家洞(貓底坨)天坑、道坨天坑、夏家坨天坑、陰河天坑、八角天坑、瑤人灣天坑、中幹凼天坑、螺港灣天坑、犬冒坨天坑、石膏洞天坑、打賴坨天坑等12個大小不一的天坑,其深度在300m~600m之間,最高海拔1137米,最低海拔548米。

  它們以打岱河為中心,形成一組氣勢磅礴、規模宏大的天坑群。天坑群地貌發育完整,凹陷深邃,具有稀少、奇特、險峻、壯麗、秀美的特點,被地質專家稱為自然“天坑博物館”和“世界岩溶聖地”,極具科學考察和旅遊價值。

  天坑群是至今還是一個原始神秘的世界,這裡遍生著殼鬥科、樟科、玄參科、金縷科等原生植被,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屬國家二、三級保護動物的獼猴、白冠長尾雉、穿山甲、獐、大靈貓、小靈貓、紅腹長錦雞、岩羊、山羊等其間自在悠遊。

  天坑群自然景觀獨特,珍稀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天坑數量多而集中,坑底原始森林茂盛,樹木品種繁多,極具向新型旅遊發展的優勢稟賦。


中國上古*屍之一 刑的傳說

  說起僵,大家估計都十分的熟悉,有不少人都看過林正英的僵*片吧。僵*顧名思義就是僵*的*體,屬於民間傳說的鬼怪,被西方人戲稱為會跳躍的吸血鬼。那麼本期的民間故事,為你解析。   傳說炎帝被黃帝推翻,屈居到南方做了小小一名天帝。雖然炎帝忍氣吞聲,不敢和黃帝抗爭,但他的子孫和手下卻不服氣。當蚩尤舉兵反抗黃帝的時 ...

中國未解

  1、羅布泊雙魚玉佩事件:被稱為中國考古界最靈異事件,據說雙魚玉佩事件相關資料被封鎖,能看到的資訊很少,羅布泊地區也稱為中國的第51區,科學家彭加木三次探尋羅布泊,最後神秘失蹤。太多的神秘事件,科學無法解釋,為此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2、四川南充百年清朝古屍:時間2005年9月20日,地點在四川南充地區 ...

中國作曲家排名冼星海

  音樂伴隨在我們身邊,隨著時光的不停流轉,人們的記憶沉澱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耳熟能詳的歌曲留在了最偉大時刻,他們的創作豐富多彩,動人的旋律讓人們記住了他們。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中國十大作曲家排名之冼星海。   冼星海   冼星海(1905-1945)男,漢族,廣東省番禺縣人,出生於澳門,黨 ...

中國上古殭屍夏耕

  說起跳跳人,大家估計都十分的熟悉,有不少人都看過林正英的跳跳人片吧。跳跳人顧名思義就是跳跳人的遺體,屬於民間傳說的鬼怪,被西方人戲稱為會跳躍的吸血鬼。那麼本期的民間故事,為你解析。   《山海經》上說:“有人無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屍。故成湯伐夏桀於章山,克之,斬耕厥前。耕既立,無首,走厥咎,乃降於巫山 ...

中國奇案湖南殺人烹屍案

  如今這個法制社會中,做壞事就會受到法律的嚴懲。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還是有些人中是在挑戰中國的法律。我國也存在這一些的奇案,但是案情總有沉冤得雪一天。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民間故事一起來了解下中國十大奇案之湖南殺人烹屍案。   湖南殺人烹屍案   湖南殺人烹屍案是發生在湖南株洲的一起慘絕人寰的殺人案件。20 ...

中國瀕危動物褐馬雞

  從動物變成稀有動物需要幾步?只需要一步——人類的貪婪。人們對大自然的過度索求,使得動物的棲息地遭遇滅頂之災。人們利用動物從事商業活動,讓它們總是活在惶恐之中。這個世界因為物種的多樣化而美麗,可是卻有越來越多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到最後只能透過圖片去認識它們了。本期民族文化就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中國十大瀕危動物 ...

中國傳世國寶水晶杯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這上下五千年的長河中,留下了許許多多文物,成為了後代研究歷史的寶貴借鑑,它們的價值和意義是無可取代,讓人由衷讚歎過去的歷史文化。那麼,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中國十大傳世國寶之水晶杯。   水晶杯   戰國水晶杯為戰國晚期水晶器皿,戰國水晶杯是迄今為止中國出土的早期水晶製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