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變化就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在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就是夏季,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就是冬季,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就是春、秋兩季。為此,天文劃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為四季的開始。即:春分到夏至為春季,夏至到秋分為夏季,秋分到冬至為秋季,冬至到春分為冬季。
四季變化就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在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就是夏季,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就是冬季,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就是春、秋兩季。為此,天文劃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為四季的開始。即:春分到夏至為春季,夏至到秋分為夏季,秋分到冬至為秋季,冬至到春分為冬季。
一般以3至5月為春季、6至8月為夏季、9至11月為秋季、12月到次年2月為冬季。我國在氣候上常以候溫為劃分四季的標準:氣候平均氣溫22℃為夏,小於10℃為冬,介於10度-20℃之間為春、秋。各地氣候不同,故四季長短不一。
四季交替的原因
地球的自轉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面之間有一個夾角,因此,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太陽直射到地球的位置就會發生變化,從南緯23°26′到北緯23°26′。
太陽直射時,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高,氣溫高,為夏季;反之,太陽斜射時,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低,為冬季。
當太陽直射到北半球時,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反之,當太陽直射到南半球時,南半球為夏季,北半球為冬季。太陽直射到南、北迴歸線時,分別為冬至和夏至;太陽直射到赤道時,分別為春分和秋分。
珠江是我國南方的最大河流,也是中國的第四條大河,包括西江、北江、東江三大水系,全長2200多千米,流域面積約42萬多平方千米,在我國各大河流中均佔第四位,而其徑流量年平均3400億立方米,則僅次於長江居第二位。珠江流域大部分地處亞熱帶沿海地區,降雨量與單位面積產水量均為各大河之冠。由於珠江流域的自然條件、人文條件都較優越,更使它以豐饒的物產、繁榮的經濟,與全國其他各大河流爭雄。它所孕育的嶺南文化,在中國文化大譜系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相傳在這江中發現珍珠,故得名。
珠江是中國南方。水系支流眾多,水道縱橫交錯。西江是水系主流,發源於雲南省沾益縣馬雄山。幹流上、中游各段分別稱南盤江、紅水河、黔江和潯江,在梧州以下稱西江。幹流全長2,129公里,流域面積35.5萬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北盤江、柳江、鬱江和桂江。總落差2,130公尺。北盤江上的黃果樹大瀑布水頭高達70公尺。北江的正源是湞水,源於江西省信豐縣。在韶關附近與武水相會稱北江。韶關以上水流湍急,韶關以下河道順直,沿途有滃江、連江匯入,在穿越育仔峽、飛來峽後進入平原,河寬水淺,至思賢窖流入珠江三角洲。幹流長582公里。東江發源於江西省尋烏縣大竹嶺。上源稱尋烏水,西南流入廣東省。上游河窄水淺,兩岸為山地,幹流長523公里。
東、西、北三江各在入海處沖積成一個小型三角洲,連綴而成珠江三角洲,面積1.13萬平方公里。目前各小三角洲的前緣仍以每年約100公尺左右的速度向海中發展。三角洲上河網密佈,大小河道百餘條珠江,互相溝通,交織成網,最後分別經由虎門、蕉門、洪奇瀝、橫門、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和崖門八個口門流入南海。珠江水資源豐富,僅次於長江,航運也很發達。廣州黃埔港以下可通萬噸海輪,千噸輪船溯西江可到梧州,小輪船可上達柳州、南寧。可通行輪船、駁船的航道近5,000公里,航運價值僅次於長江而居全國第二位。桂江上源灕江,透過靈渠可通長江流域的湘江。珠江三角洲是中國糧食、蔗糖、桑蠶和淡水魚重要產地之一。
202x南方黃梅天持續多長時間 202x年中國南方梅雨季節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