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對首都的稱號是“都城”。
以下為史料記載中國古代對首都的稱號證據:
1、《左傳閔公元年》: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為之極,又焉得立?
2、《漢書段會宗傳》:若子之材,可優遊都城而取卿相。
3、《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喜覺都城動,悲憐子女號。
4、《霞外攟屑·掌故端肅案》:都城內外,靜謐如常。
5、《後漢書馮緄傳》:蠻夷猾夏,久不討攝,各焚都城,蹈籍官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門閥,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又稱門第、衣冠、世族、士族、勢族、世家、巨室等。
門閥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從兩漢到隋唐最為顯著的選拔官員的系統,其實際影響造成國家重要的官職往往被少數姓氏家族所壟斷,個人的出身背景對於其仕途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其本身的才能特長。直到唐代,門閥制度才逐漸被以個人文化水平考試為依據的科舉制度所取代。
1、漢朝時候,把母親稱為“姐”和“社”。
2、南北朝時期,母親又稱為“家家”和“阿家”。
3、唐朝的平民百姓在非正式場合,稱呼母親為“阿孃”和“娘娘”。在嚴肅場合,或者想要表達敬重,便可稱呼“母親”。若是王子或公主,也和百姓一樣的。當然在嚴肅的場合,就應該畢恭畢敬的稱呼“皇后殿下”。
4、宋朝 ...
中國古代對女子涵養和素質的要求是:三從四德。
1、三從是指: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意思是說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聽從家長的教誨,不要胡亂地反駁長輩的訓導,因為長輩們的社會見識豐富,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出嫁之後要禮從夫君,與丈夫一同持家執業、孝敬長輩、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堅持好自己 ...
1、布幣:對春秋戰國時期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鏟狀貨幣的總稱;
2、刀幣:對春秋戰國時期鑄行的針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齊刀,圓首刀等各種刀形貨幣的總稱;
3、圓錢:圓形貨幣的總稱,包括圓孔圓錢和方孔圓錢兩種,一般指後一種;
4、空首布:春秋戰國時期鑄幣,包括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和聳肩尖足 ...
一、古代對妻子的稱謂列舉如下:
1、皇帝對妻子的稱謂:梓童、皇后、嬪妃;
2、官員對妻子的稱謂:夫人;
3、秀才對妻子的稱謂:娘子。
二、現代對妻子的稱謂列舉如下:
1、老婆;
2、親愛的;
3、內人。 ...
1、一言九鼎;
2、氣宇軒昂;
3、叱吒風雲;
4、威震天下;
5、俊美無雙;
6、一代天驕;
7、雄才大略;
8、風流倜儻;
9、寬宏大量;
10、氣吞山河。 ...
古代對女人的稱號:女士、女流、女郎、巾幗、女史、裙釵、淑女、紅顏、掃眉才女、不櫛進士、冶葉倡條、軟玉溫香、道旁苦李、小家碧玉、羅敷、妙齡少女、半老徐娘、二八佳人、天使、尤物、青娥、玉女、花瓶、交際花、佼人、玉人、佳人、麗人、花魁、嬌娃、嬋娟、簫娘。 ...
三從四德是中國古代女性的道德規範,是為維護父權一夫權家庭族利 益需要,根據內外有別、男尊女卑的原則,據儒家禮教對婦女的一生在道 德、行為、修養方面制定的行為規範要求。三從是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 從子,意思是女子沒有結婚時應該聽從父親的話,婚後聽從丈夫的話,丈夫死後則 應該聽從兒子的話。四德是婦德、婦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