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國旗的由來:五星紅旗由上海人曾聯松所設計,一顆大星就代表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四顆小星表示工、農、士、商的平等。在全國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五星紅旗獲得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會議代表一致透過,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的國旗。
2、中國國旗象徵的意義:旗面為紅色,象徵著革命。左上方綴著五顆黃色五角星;一星較大,居左;四星較小,環拱於大星之右,並各有一個尖角正對大星的中心點。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個小五角星各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我國人民所包括的四個階級: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五顆五角星的相互關係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和人民對黨的衷心擁護。五星位於旗面的左上方,似閃閃星辰居高臨下,金碧交輝,映照大地,江天遼闊,山河壯麗。
中國植樹節來歷
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
中國的植樹節,因時代的演變,先後作了三次改定。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後,民國4年(1915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由農商部總長周自齊呈准大總統,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准後,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
民國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後,4月7日由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嗣後舊曆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18年(1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佈《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於民國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週間為“造林運動宣傳週”,於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於栽樹之故,特規定植樹式仍於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至清明節行之。並由該部公佈《各省各特別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週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9年2月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林業總局局長羅玉川提請審議《森林法(試行草案)》和對“決定以每年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進行說明後,大會予以透過。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次年,國務院頒佈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較大,各地適合植樹的時間也不相同。因此,許多省市還規定了自己的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
中國植樹節誰提出的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其實這天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的紀念日。確定這一天為植樹節,一是從植樹的季節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他親自起草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中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
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模植樹造林的計劃。1924年,他在廣州一次演講中強調:我們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斷植樹造林,而且要造大規模的森林。此外,他還在許多著作和演講中,反覆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並且身體力行,親自植樹。
在孫中山先生的倡議下,我國曾於1915年7月30日首次規定,每年清明為植樹節。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決定將孫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以紀念他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植樹節的意義
1、植樹節有利於提高了全社會植樹造林、綠化美化環境的意識,促進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植樹節有利於推動了國土綠化和生態環境建設事業的發展,並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
3、植樹節有利於帶動全民族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並且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
元旦節馬上就要到來了,人們都要期待這個節日的到來,這是因為,在元旦到來之際,也就意味著新的一年的到來,如果人們想要在這個節日裡面,完完全全體驗元旦帶給人們的不同特點,就需要提前進行了解,才能夠得到這樣的效果。
捧元寶旺財運
元旦時節把竹竿束於草上,點火燃燒,稱為慶田蠶,元旦會用茶碗茶待客,有的還要放入橄欖和金桔,稱為捧元寶,我國冬季天氣寒冷,晝短夜長。從元旦開始,農閒的百姓殺豬宰羊,盤腿坐在土炕上,聊聊家常,不幹活,不出門,直到正月十五才結束。因天氣寒冷,元旦飲食主要以凍品、醃菜、亂燉為主。像凍餃子、酸菜燉粉條、醃雪裡紅等都是元旦必備的食物。南方元旦的習俗則偏向於雅。
年糕取年年高之意
年糕又稱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則為黏黍。年糕的歷史悠久,漢朝的米糕已有稻餅、糕、餌、餈等名稱,北朝齊民要術記載了將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旦吃年糕盛行於明清時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記載,正月元旦,夙興盥激,吃棗糕,日年年糕。
吃春飯年年有餘
元旦吃飯時要在米飯上插上紅紙做的花,俗稱 春飯。春飯是年年有餘的象徵。在廣東,元旦拜年時,長輩會以紅包或柑橘賞給晚輩,也是吉祥如意,來年結餘的象徵。元旦這一天全家老少都要圍在一起聚餐,餐桌上擺放火鍋,這叫做圍爐。參加圍爐的人,桌上的每樣菜都要品嚐,也要象徵性地喝酒,以討來年紅紅火火。
先畫出旗杆,然後在畫好的旗杆右邊畫出國旗的旗面,注意線條要有弧度,在旗幟的左上角畫出五角星,最後給國旗塗上紅色,五角星塗黃色,簡單的中國國旗就畫好了。
中國國旗簡筆畫教程1、先畫出旗子的旗杆,畫出一個圓然後在下面畫出一個長方形,旗杆就畫好了。
2、然後在畫好的旗杆右邊畫出國旗的旗面。畫旗面的時候要 ...
1、中國結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它身上所顯示的精緻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它原本是由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後推展至漢朝的儀禮記事,再演變成今日的裝飾手藝。
2、周朝人隨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國結為裝飾,而戰國時代的銅器上也有中國結的圖案,延續至清朝中國結才真正成為了盛傳於民間的藝術。 ...
1、五星紅旗由上海人曾聯松所設計,一顆大星就代表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四顆小星表示工、農、士、商的平等。在全國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五星紅旗獲得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會議代表一致透過,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的國旗。
2、國旗的寓意是:一顆大星引導在前,幾顆小星環繞其後,形成眾星拱北斗之勢,大星即為中國 ...
1、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餘其宅茲中國,自之闢民”,同時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
2、故中國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之美譽。而漢語中的“中國”一詞,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區,後演變為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 ...
1、首先可以用紅色羊毛和黃色羊毛搭配,照著中國國旗的樣子搭一個等比例的旗幟,用柵欄來做旗杆。
2、在1.7及1.7以上的版本可以用黃色染色粘土和紅石染色粘土做旗幟,有不會被燒著的好處,不過顏色會深。將粘土塊放入熔爐裡燒製成硬化粘土,在工具臺中用八個硬化粘土圍繞一個染料即可染色。
3、也可以選擇使用 ...
有的,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將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承擔月球背面巡視探測任務的嫦娥四號月球車,基本繼承了嫦娥三號月球車“玉兔號”的狀態,但針對月球背面複雜的地形條件、中繼通訊新的需求和科學目標的實際需要,也作了適應性更改和有效載荷配置調整。 ...
1、中國結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它身上所顯示的精緻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它原本是由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後推展至漢朝的儀禮記事,再演變成今日的裝飾手藝。
2、周朝人隨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國結為裝飾,而戰國時代的銅器上也有中國結的圖案,延續至清朝中國結才真正成為了盛傳於民間的藝術。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