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四光(1889 — 1971),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勳,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李四光創立了地質力學,併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早年對蜓科化石及其地層分層意義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和“構造體系”概念,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建立了地質力學學派;提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有廣闊找油遠景的認識,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
2、劉東生(1917 — 2008),遼寧瀋陽人,籍貫天津,中國地球環境科學研究領域的專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被譽為“黃土之父”。劉東生畢生從事地球科學研究,平息170多年來的黃土成因之爭,建立了250萬年來最完整的陸相古氣候記錄,近60年從事地學研究中,在中國的古脊椎動物學、第四紀地質學、環境科學和環境地質學、青藏高原與極地考察等科學研究領域中,特別是黃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創立了黃土學,帶領中國第四紀研究和古全球變化研究領域躋身於世界領先行列。2008年3月6日去世。
3、翁文灝(1889 — 1971),字詠霓,浙江鄞縣(今屬寧波)人。出生於紳商家庭,清末留學比利時,專攻地質學,獲理學博士學位,於1912年回國。是民國時期著名學者,中國早期的最著名地質學家。對中國地質學教育、礦產開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傑出貢獻。他是中國第一位地質學博士、中國第一本《地質學講義》的編寫者、第一位撰寫中國礦產志的中國學者、中國第一張著色全國地質圖的編制者、中國第一位考查地震災害並出版地震專著的學者、第一份《中國礦業紀要》的創辦者之一、第一位代表中國出席國際地質會議的地質學者、第一位系統而科學地研究中國山脈的中國學者、第一位對中國煤炭按其化學成分進行分類的學者、燕山運動及與之有關的岩漿活動和金屬礦床形成理論的首創者、開發中國第一個油田的組織領導者。
4、趙金科(1906 — 1987),地質學、古生物學家。河北曲陽人。號子銘。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30年代,提出震旦紀地槽呈環狀分佈於極區泛大陸周圍和內部的理論。30年代後期對廣西西部開展區域地質調查,證實地質力學理論闡述的廣西山字型構造的位置及形跡。40~50年代,研究頭足類化石和二疊、三疊紀地層,取得突破性進展。晚年領導並具體參與對華南二疊系最高層位長興階的層型以及二疊--三疊系界線層型的專題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
5、黃汲清(1904 — 1995),四川仁壽人,構造地質學、地層古生物學和石油地質學家 。黃汲清系統劃分中國主要構造單元和大地構造旋迴,進一步開拓了中國地質圖製圖事業,建立多旋迴構造運動說,進而將多旋迴說與板塊構造相結合,建立板塊多旋迴開合手風琴式運動模式,開拓大地構造研究新途徑。提出陸相生油論,具體部署、指導中國石油天然氣地質普查勘探。
6、塗光熾(1920 — 2007)是我國著名的礦床學家、地球科學家和我國地球化學學科的奠基人。他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和地球科學事業的發展以及地球化學優秀人才的培養做了卓越的貢獻。他的足跡遍佈除南極洲之外的世界其他六大洲,汗水灑在了除臺灣、西藏以外的我國各地,他的考察遍佈國內外的600多個礦床——塗光熾的院士稱號是他用雙腳一步一步“丈量”出來的。
7、丁文江(1887 —1936),字在君,江蘇泰興人,地質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地質機構——中國地質調查所。《獨立評論》的創辦人之一。
8、侯德封(1900 — 1980),字洛村。童年學習努力,11歲入河北保定高師附小。13歲入保定育德中學。4年後以優異成績畢業,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進入北京大學地質系學習,1923年畢業。當時就業困難,改行到山東萊陽中學任教2年。從1926年開始,輾轉於礦業和地質調查部門,奔波於高山大江礦井鑽臺,為祖國的工礦事業和地質礦產調查研究工作進行了廣泛的實踐,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使他成為中國早期一位學識廣博的地質學家。
9、陳國達(1912 — 2004),廣東省新會縣人,地質學家,活化構造學說和遞進成礦理論的創立者。國際地質界稱他為地窪學說之父,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3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地質系;1946升任中山大學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8年起為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陳國達最突出的貢獻是於1956年發現大陸地殼的新構造單元──地窪區,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殼體大地構造學,發展成為地窪(活化)構造理論體系,在國內外廣泛運用於找礦,取得顯著成效。地窪學說的誕生被列入世界科學技術史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