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憲法日是每年的12月4日。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2014年11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透過決定,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
2、2019年12月4日是第六個國家憲法日。從12月1日至7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在全國部署開展以“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題的“憲法宣傳週”活動,這也是中國第二次開展“憲法宣傳週”活動。
1、中國憲法日是每年的12月4日。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2014年11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透過決定,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
2、2019年12月4日是第六個國家憲法日。從12月1日至7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在全國部署開展以“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題的“憲法宣傳週”活動,這也是中國第二次開展“憲法宣傳週”活動。
6月11日為中國人口日。在中國,人口從建國初期的5億增加到1964年的7億,每增加1億人平均用7年半時間;1964年到1974年,是中國人口高速增長階段,由7億增加到9億,每增加1億人僅用5年時間;改革開放已來,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每增加1億人口所需時間又延長到7年多。1981年中國人口達到10億,1989年超過11億,1995年突破12億,2005年突破13億。
儘管當前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已降到1%以下,達到了世界人口發展大會提出的目標,但由於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在未來相當長時間裡仍須堅持“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的基本國策。
2005年是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下西洋600週年,國務院決定從該年起,每年7月11日為中國“航海日”,同時也作為“世界海事日”在我國的實施日期。
中國是世界航海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鄭和下西洋,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早87年,比達伽瑪繞過好望角早98年,比麥哲倫到達菲律賓早116年。鄭和是世界航海先驅。鄭和航海所蘊涵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國界,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所有舉辦航海節的國家在紀念日的選擇背景方面,都沒有中國鄭和七下西洋這麼偉大、這麼有重大歷史影響、這麼對人類航海有重大貢獻。
臺灣地區把7月11日也定為“航海節”。交通部認為,海峽兩岸在同一天慶祝節日,必將成為聯結兩岸華人的感情紐帶,同時,還將促進海峽兩岸文化和經貿交流,有利於實現“三通”,推進祖國的統一。
我國是海洋大國、航海大國,我國有300多萬平方公里的藍色國土,有1400多個港口和21萬艘運輸船舶。我國外貿進出口物資90%由海運承擔,是世界第三大造船國。航運、港口、漁業、造船、海洋石油開發等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
背景:
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是1948年成立的政府間專門處理國際海事事務的國際組織,目前有162個成員國,我國於1973年加入,自1989年開始已連續八屆當選為國際海事組織A類理事國。國際海事組織設有“世界海事日”,並倡導和要求各成員國每年舉辦一次“世界海事日”活動,具體日期由各成員國自行確定。我國設立“航海日”並確定“世界海事日”在我國的具體實施日期,有利於更好地履行國際海事組織成員國義務。
2005年4月25日,國務院正式批覆交通部,同意自該年起,每年7月11日設為“航海日”,同時也作為“世界海事日”在我國的實施日期。這個社會各界多年來呼喚的節日終於正式為國家確立。“航海日”不放假,其性質屬我國全民性文化範疇的“活動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造船、漁業等有關行業及其從業人員和海軍官兵的共同節日,也是宣傳普及航海和海洋知識,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促進社會和諧團結的全民族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