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遺產標誌是指由國家文物局確定併發布的中國文化遺產圖形標誌。2005年08月17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公佈採用成都金沙“四鳥繞日”金飾圖案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四鳥繞日”金飾2001年出土於四川成都金沙遺址,畫面是四隻神鳥圍繞著太陽飛行,專家也將其命名為“太陽神鳥”。這是本世紀中國考古的一個重大發現。
據國家文物局辦公室主任彭常新介紹,由國內著名專家聯名推薦的這一金飾圖案構圖嚴謹、線條流暢、極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豐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和精湛的工藝水平的完美結合。
文化遺產日圖示的含義 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圖的意義
中國文化遺產日的圖示採用金沙“四鳥繞日”,畫面是四隻神鳥圍繞著太陽飛行,上方採用簡體中文“中國文化遺產”,下方採用漢語拼音“ZHONG GUO WEN HUA YI CHAN”,各民族自治區可使用當地少數民族文字,在對外交往工作中可使用英文“CHINA CULTURAL HERITAGE”或其他國家文字。
中國文化遺產日圖標表達了我國人民追求光明、團結奮進、和諧包容的精神寓意,彰顯了我國人民保護祖國文化遺產的強烈責任心和神聖使命感。更展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強烈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自強不息、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太陽鳥的寓意和象徵
圖案的正中描繪的是順時針旋轉的太陽,一共放射出12道光芒,象徵12個月;周圍逆時針飛翔的四隻鳥,象徵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也象徵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鳥的腳為三趾,即所謂“三足烏”,或許與“金烏負日”的傳說有關(金烏揹著太陽在天上飛行)。
圖案的來源是古代蜀人的一個金飾,而這個金飾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考古發掘,而是由建築工地的渣土中揀出來的,大致是在商周時期製作。製作的時候,先用自然砂金熱鍛為金箔,然後用堅硬物刻劃圖形而成。
商店巴人居住在今重慶一帶,蜀人居住在成都一帶。巴蜀交戰,巴被蜀滅掉。《華陽國志》記載,蜀國的王朝興廢依次是蠶叢(圖騰動物是長條眼睛的蠶)、柏灌、魚鳧(fu,圖騰動物是魚鷹)、杜宇(圖騰動物是杜鵑鳥)、開明,等等。杜鵑鳥啼血的故事就與杜宇、開明的王朝更迭有關。傳說杜宇王朝被開明王朝篡奪,於是杜宇的國君死後變成杜鵑鳥,夜夜悲鳴。李商隱的詩“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就是來源於這個典故。
再回到中國文化遺產的這個logo,“四鳥繞日”圖案是中華先民崇拜太陽藝術表現形式的傑出代表之作,所表達的追求光明、團結奮進、和諧包容的精神寓意,彰顯了中國政府和人民保護祖國文化遺產的強烈責任心和神聖使命感。以此作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強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武當山古建築群
Ancient Architectural Complex in Wudangshan Mountain
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古稱太和山。方圓400公里,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等勝景。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峰奇谷險,洞室幽邃。山上有屬於道教的巨大古建築群,主要有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等。峰頂建於明代的金殿,以銅鑄鎏金著稱,是我國現有的最大的銅質建築的珍品之一。武當山為武當派拳術發源地。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麗江古城
The Ancient City-Lijiang
位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始建於宋末元初(公元十二世紀末-十三世紀中葉),面積1.6平方公里,是納西族聚居地。有黑龍潭、五鳳樓等名勝古蹟,建國後曾發現“灕江人”石。古城四周青山環繞,黑龍潭水分三條支流穿越古城而過,途中又分成條條細流入牆繞戶,與散點狀井泉構成一個完整的水系。聞名遐爾的東巴象形文字、繪畫、音樂、舞蹈、東巴經等,內涵豐富。是研究納西族獨特的居住環境、地方歷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風情的寶貴實物例證。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平遙古城
The Ancient City-Pingyao
位於山西省平遙縣。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至782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城為方形,牆高約12米,周長6.4公里,面積2.25平方公里,有甕城、垛口、敵樓、角樓等城防設施,以及魁星樓、點將臺、關帝廟等附屬建築。明、清兩代均有補修,但基本上還保持明初的形制和構造。城內街道、市樓、商店等仍保留原有形制,是研究我國明代縣城建置的實物材料。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蘇州古典園林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園林以拙政園、網師園、留園、滄浪亭、獅子林、環秀山莊等為代表,集中了江南園林建築的精華,分別代表了宋、元、明、清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蘇州古典園林巧妙地運用了對比、襯托、對景、借景以及尺度變換,層次配合和小中見大,以少勝多等造園技巧和手法,將亭、臺、樓、閣、泉、石、花、木組合在一起,在都市中創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居住環境。在世界園林發展史上佔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0年11月蘇州藝圃、藕園、滄浪亭、獅子林和退思園5座園林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充套件專案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頤和園
The Summer Palace in Beijing
位於北京城區西北郊。原為清代行宮花園。金代在此建金山行宮,明代改建為好山園。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改建,名清漪園。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重建,改名頤和園。佔地2.9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積約佔四分之三。園內有各種形式和型別的宮殿、寺廟和園林建築3000餘間,分為勤政、居住、遊覽三大活動區域。全園以萬壽山為中心,山青水綠,閣聳廊回,金碧輝映,氣魄宏偉,手法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有極高地位。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北京天壇
The Temple of Heaven in Beijing
位於北京市城南。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代曾重修改建,佔地約270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祈年殿、圜丘和黃穹宇,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場所。有垣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徵天圓地方。黃穹宇前有著名的迴音壁和三音石。天壇為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大足石刻
The Dazu Rock Carvings
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境內。為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亦續有開鑿。分佈於該縣西南、西北和東北的扇區,共23處;較集中的有寶頂山、北山等19處。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規模最大,造像最精美。石窟中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龕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佔比例最大。窟內有石刻,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多樣的處理手法,並富於地方色彩。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明清皇家陵寢
Imperial Mausoleum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明清皇家陵寢是我國明、清兩朝皇帝悉心規劃營建的文物建築,體現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喪葬制度和千百年封建社會的宇宙觀、生死觀、道德觀和習俗,也體現了當時中國最高水平的規劃思想和建築藝術,陵寢分佈於北京、河北、遼寧、安徽、江蘇、湖北等地,主要建築儲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寢原貌。現儲存完好的是明皇家陵寢有:明皇陵、明孝陵、明祖陵、明十三陵 、明顯陵。清皇家陵寢有: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清東陵和清西陵。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3年7月,明十三陵和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一部分收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7月1日,盛京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充套件專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
Longmen Grottoes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城南。為我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石窟造像開鑿於北魏(386年至534年)。歷經400餘年的大規模營造,石窟全長1000米,有佛洞1352個,佛龕785個,造像約10萬尊,題記和碑刻6300餘品。其代表性洞窟有北魏時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藥方洞和唐代的潛溪寺、萬佛洞、奉先寺、看經寺等。奉先寺主佛盧舍那高達17.14米,面容豐腴飽滿,修眉長目,嘴角微翹,流露出對人間的關注和智慧的光芒,成為唐代雕塑藝術中的代表作。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舉世聞名得長城全長6000多公里,合12000多華里,它被譽為“萬里長城”,可謂名副其實。長城初為秦始皇下令修築,前後共動用了幾十萬民工,用39年得時間才完工。長城得修建,有利於抵禦北方匈奴得騷擾,因而保證了那裡農業得正常進行,對中原一帶得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2、遠望長城,高聳雄偉,蜿蜒萬里,四周被連綿起伏、危峰兀立、高大雄偉得青山環繞著。在這綠色得海洋中,它猶如一條灰色巨龍,盤繞於峰巒之間。曾有一位南北朝詩人,用這樣得詩句來形容它得險、長、高:“長城地勢險,萬里與雲平”。據報載第一次登上月球得美國宇航員說,在太空中望地球,最明顯得建築物就是長城了。
3、長城由磚砌成,城牆高3--5米,牆頭是齒形得,很適合防禦敵人。長城上有八大關:山海關、居庸關、紫荊關、雁門關、娘子關、偏頭關、嘉峪關、玉門關。其中得山海關最為有名,它背山面海,處於萬頃波濤、千丈絕壁之間,號稱“天下第一關”;山海關是歷代兵家得必爭之地,明末李自成曾與降清得吳三桂在此酣戰。其次為居庸關,在這個關口,成吉思汗曾同金兵刀槍相見。在近代,山海、居庸兩關腳下得農民,也在此奮勇抗擊過八國聯軍侵略者。20世紀30年代,手持大刀、長槍得中國健兒曾在這兩關阻擊過侵華日軍,他們用血肉築成了保衛民族得長城。
4、萬里長城是座不朽得奇蹟,是中國人民智慧得結晶,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得象徵,也是中國人民英勇不屈得體現。
1、中國的文化遺產有很多,古代的兵馬俑便在其中。
2、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現在位於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兵馬俑是古時墓葬的一個類別。
3、人們在西安市一共發掘出了三個兵馬俑坑,加起來1912 ...
1、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是由四隻神鳥圍繞著太陽飛行構成的,專家也將其命名為“太陽神鳥”。
2、太陽神鳥圖案寓意深遠、構圖嚴謹、線條流暢、極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豐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和精湛的工藝水平的完美結合。其造型精練、簡潔,具有較好的徽識特徵。
3、太陽神鳥圖案是中華 ...
1、秦兵馬俑位於我國陝西省西安市,它舉世無雙,是世界的珍貴的歷史文物。
2、秦兵馬俑規模巨大,總面積約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裡面約有八千個兵馬俑。將軍俑不僅規模巨大,而且型別眾多。將軍俑頭戴鶡冠,身披鎧甲,昂首挺胸,顯得十分威武。
3、武士俑上身穿著短甲,下身穿著緊扣褲,右 ...
1、北京人遺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1987.12 文化遺產。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因本世紀二十年代出土了較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而聞名於世,尤其是1929年發現了第一具北京人頭蓋骨,從而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成為古人類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2、甘肅敦煌莫高窟。甘肅敦煌莫高窟,1987.1 ...
1、五千年歲月的洗禮,五千年情感的積澱,五千年智慧的凝聚。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歷史悠久的黃河禮貌,一道割捨不了的古韻情懷,一份沉甸甸的歷史傳承,永駐心間。——題記
2、當瑪雅禮貌隱沒於未知的空間,當古巴比倫王朝終結於漫漫硝煙,當古羅馬鬥獸場成為永久的遙想,當古埃及金字塔化身為玄妙的謎團惟有你,依舊昂首 ...
1、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2、頤和園。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 ...
1、長城(TheGreat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2、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