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最早的書法作品是《出師頌》。出師頌是一幅章草體書法作品,文章為東漢時期的史岑,書法作者存疑,但比較受人認可的說法是西晉時期的索靖,這幅書法作品是從古代流傳至今位數不多的古章草書書作,其作者索靖在書法史上佔據極高的地位。
中國現存最早的書法作品是什麼
《出師頌》是自古經過各個朝代收藏流傳下來的一幅章草體書法作品,文章的作者是東漢時期的史岑,書法作者存在爭議,但是普遍認為是西晉時期的書法家索靖書寫,這幅作品是現存是書法作品中為數不多的古章草書書作,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藝術價值。
根據現存的史書記載,《出師頌》自唐朝以來就開始流傳,唐朝時由太平公主收藏,到了宋朝紹興年間又入宮廷收藏,明代的時候被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收藏,清朝時乾隆皇帝收藏其於《三希堂法帖》,後清末帝賻儀將其攜帶出宮,1945年流落民間,2003年重現拍賣行。
出師頌作者介紹
《出師頌》的作者是靜待著名書法家索靖,根據記載,他在少年之時就才華橫溢,以章草名動一時,筆法險峻遒勁,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據極高的地位,和王羲之、王獻之不分伯仲,這幅《出師頌》是其僅存的碩果,可見其價值之高。
1、中國現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畫是《遊春圖》。
2、《遊春圖》乃中國現存最早的卷軸山水畫,也是中國著名畫家作品中現存最古老的一幅。在中國繪畫史上,被定為開篇述祖之作。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由於《遊春圖》卷並無款識。1400餘年來都被歷代認為是隋朝畫家展子虔的作品。
現存最早的琴歌曲譜是宋代文學家姜夔創作的琴歌《古怨》。
姜夔(?~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縣)人。南宋詞人。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今存詞八十多首,多為記遊、詠物和抒寫個人身世、離別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對於時事的感慨。其詞情意真摯,格律嚴密,語言華美,風格清幽冷雋,有以瘦硬清剛之筆調矯婉約詞嫵媚無力之意。
網路配圖姜夔對於音樂史的主要貢獻就是留給後人一部有“旁譜”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包括他自己的自度曲、古曲及詞樂曲調。《古怨》便是其中一首最具代表性的琴歌。
《古怨》這首琴歌中,姜夔嫻熟地運用七聲音階和半音,使曲調顯得清越秀麗,這與他獨具一格的清剛婉麗、典雅蘊藉的詞風結合得天衣無縫。楊萬里稱其有“裁雲縫霧之構思,敲金戛雲之奇聲”。
這首琴歌穿越時間與空間的藩籬,從耳邊呼嘯而過,塵土飛揚,千年前的南宋在歷史的塵埃中漸漸顯山露水。那時的天比現在更藍、水更清,江山如畫,迤邐千里。夕陽的最後一絲光芒湮沒於暮靄沉沉的山巒中,寧靜的江面,一葉扁舟停泊在岸邊,水面煙霧濛濛。白石負手站在小舟上,看著這如畫江山,對著這良辰美景卻想到山河凋零、民不聊生,心中無限傷感。可是,他,一個落魄的文人,空有滿腔才華卻報國無門,唯有對天長嘆,他不由得唱到:
“日暮四山兮,煙霧暗前浦,將維舟兮無所。追我前兮不逮,懷後來兮何處。屢回顧。
世事兮何據,手翻覆兮雲雨。過金谷兮花謝,委塵土,悲佳人兮薄命,誰為主。豈不猶有春兮,妾自傷兮遲暮。發將素。
歡有窮兮恨無數,弦欲絕兮聲苦。滿目江山兮淚沾屨。君不見年年汾水上兮,惟秋雁飛去。”
歌聲婉轉淒涼、如泣如訴,聞之令人潸然淚下。
白石目送秋鴻,看著它們在灰沉沉的天宇盤旋飛舞,漸行漸遠。
心隨著鴻雁一同飛遠,願離開這昏暗齷齪的塵世,願看不見這江山凋敝、國破家忘。
這首曲子適合一個人在夜涼如水的秋夜,撫琴輕歌,不同的感傷融進琴曲,都是一般淒涼哀怨。
1、《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也是研究鄭和下西洋的重要資料。
2、《鄭和航海圖》原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該圖是對於鄭和下西洋航路的記錄,約成於洪熙元年至宣德五年間。 《鄭和航海圖》共20頁航海地圖、109條針路航線,以及2頁4幅的過洋牽星圖。全圖以南京為起點,最 ...
1、我國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為《神農本草經》。
2、《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託名“神農”所作,實成書於漢代,是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已知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為中藥理論精髓。 ...
1、中國的尼姑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
2、尼姑(Buddhist nun)是中國對比丘尼的俗稱,略不合佛教規儀,是結合中國民俗產生的稱謂。
3、佛教稱謂亦稱為“尼”。例:出家為尼,落髮為尼同時也是比丘尼的俗稱。女子出家後受過具足戒者。比丘尼為梵文Bhikssuni的音譯,亦譯作比呼尼等。意譯為乞士 ...
1、我國現存最早的古琴譜集是《神奇秘譜》。
2、《神奇秘譜》一書,成書於明初洪熙乙巳,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古琴曲譜集。該譜集中一共收錄了六十四首琴曲,是編者從當時『琴譜數家所裁者千有餘曲』中精選出來的。既然是精選,那必然都是一些經典曲目。此處說經典或許不是很合適,因為但凡能傳下來的琴曲,必有其能夠傳下來的 ...
中國最早的青銅器記載產於距今5000-4000年,相當於堯舜禹傳說時代,古文獻上記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中國的青銅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銅錫合制的青銅器物,簡稱“銅器”。
中國青銅器文化的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即形成期、鼎盛時期和轉變期。形成期是指龍山時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國 ...
1、東晉。
2、在我國佛教史上,比丘尼之貢獻雖不如比丘之多,然其中亦不乏戒行精嚴、學優行粹之修行者。依《比丘尼傳》書中所載,由晉代迄梁武帝之間,我國佛教界即已有不少傑出之比丘尼。
3、印度以尼(ni)音,代表女性,有尊貴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專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彌尼,大的叫比丘尼, ...
墨子是中國古代最早精通物理學的人。
墨子:名翟,魯山人。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和軍事家。墨子在先秦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墨子關於物理學的研究涉及到力學、光學、聲學等分支,給出了不少物理學概念的定義,並有不少重大的發現,總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