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國科舉制度介紹

中國科舉制度介紹

  1、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它淵源於漢朝,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廢除於清朝末年,歷經隋、唐、宋、元、明、清六個朝代。

  2、首創隋朝。

  3、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當時可謂權貴在朝廷上為所欲為,於是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擔任高官。

  4、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的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無法繼續下去。於是當時的隋文帝就做了個好事,廢除了九品中正制,採用分科考試選拔官員,從而就奠定了科舉制的雛形,隋煬帝時,正式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形成。

  5、唐朝繼承和完善科舉制度。

  6、唐太宗貞觀時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增加了考試科目,當時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但是當時錄取極嚴,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所以當時也有不少考生早已是白髮蒼蒼卻依舊參加考試。

  7、武則天時,大量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還首創武舉和殿試。武舉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馬槍、負重摔跤等,唐代最著名的武狀元便是郭子儀了。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科舉考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定製。

  8、唐玄宗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以後成為定製。

  9、宋代改進。

  10、宋朝的科舉制比唐朝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考試分為解試(州試)、省試、殿試三級,殿試成為定製,考試方法採用糊名法,還實行謄錄制度,以防作弊行為。

  11、宋朝日益完善考試程式和方法,大幅提高錄取比例,也出現了一些鼓勵科考的打油詩,比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12、明清八股。

  13、明朝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但採用八股取士,科舉制度凸顯弊端。1905年清末新政廢除科舉,科舉制退出歷史舞臺。

  14、鄉試是地方考試。唐宋時稱“鄉貢”、“解試”。明清兩代在各省城舉行。每屆三年,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稱“秋闈”(秋試),為正科。遇新君登極壽誕慶典,加科為恩科。考三場,每場三日。

  15、由欽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屬本省生員、貢生、監生等經科試合格,方準應試,考中者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舉人可於次年春進京應會試,即便會試沒考中,也具備了做官的資格。

  16、會試與殿試是中央考試。鄉試翌年,即醜、辰、末、戍年春季,舉人彙集京城,參加由禮部舉行的會試,又稱“禮闈”、“春闈”,考三場,每場三日。取中者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17、會試後貢士再由皇帝親自御殿複試、決定取捨、等第,即殿試。試期一天,依成績分甲賜及第、出身、同出身。殿試第一甲第一名,初稱“榜首”,亦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鄉試、會試、殿試連續考中第一即“連中三元”。

中國的科舉制度始於哪個朝代

  中國的科舉制度始於隋朝。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他淵源於漢朝,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廢除於清朝末年,歷經唐、宋、元、明、清。根據史書記載,從隋朝大業元年(6O5)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正式廢除,整整綿延存在了1300週年,在國內外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農曆的介紹

  中國農曆的介紹

  農曆又稱夏曆,相傳起源我國夏代。其科學性、實用性都很強,因此流傳至今。農曆按照全年的自然日劃分為四季、二十四節氣和年節。農曆的二十四節氣包括:春季的立春、雨水、驚蠻、春分、清明、穀雨;夏季的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此外,全年中的月份按照月相變化週期而設定。即大月30天,小月29天。農曆每月的初一稱為“朔”,每月的十五稱為“望”。在“朔”日,月球執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暗影對著地球,而與太陽同時出沒,於是人們看不到月亮。在“望”日,地球執行到了太陽與月球中間,太陽從西方落下,月亮從東方升起,因而能看到滿月。由於農曆一年約為355日,與地球年相差約11日左右,所以每3年要置一閏月,每19年要置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也叫閏年,具體閏哪個月,則要視節氣情況靈活而定。

  農曆既依據地球迴歸年所用時間,又依據月相變化而指定,而且以身邊的氣象與物候條件、農事活動為參照,實用性強,因而成為四季分明,便於記憶的歷法。在我國,農曆曆法尤其適用於中原的廣大地區。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清明節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曆史。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節起源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漢族的節日,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 ...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 傳統節日的風俗簡單介紹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 傳統節日的風俗簡單介紹   1、春節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節日習俗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 ...

科舉制度正式確立的標誌是什麼

  科舉制度正式確立的標誌是隋煬帝設定進士科。進士科是隋煬帝推廣的一種官員選拔制度。在隋朝時,科舉制度並不是很完善,只有秀才科、明經科、進士科三種形式。到了唐代,科舉制度才逐步完善。   科舉制度有哪些弊端?一、成為統治的工具封建社會後期的科舉制度使儒學成為統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隊伍壯大,但導致從事科學技 ...

中國的茶文化介紹

  1、中國茶文化是中國製茶、飲茶的文化。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發現並利用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漢族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潮州工夫茶作為中國茶文化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國茶道文化的精粹,作為中國茶道的代表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本的煎茶道、中國臺灣地區的泡茶道都來源於中國廣 ...

中國神話傳說介紹

  1、《中國神話傳說》是2012年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珂,是中國神話學專家袁珂一生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2、該書內容是把中國古代散落在群藉中的吉光片羽遴選出來,熔鑄成一個龐大而有機的古神話體系,描述了古代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圖系。   3、《中國神話傳說》是中國神話學專家袁珂 ...

關於中國長城的介紹

  1、長城(The 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   2、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3、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 ...

科舉制度始創於哪個朝代

  隋朝創立科舉制度。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主要的選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要求中正官由朝廷選派,主管原籍各類人物的評議,將被品評人物分為上、中、下三級,每級再分上、中、下,共計九個品級,按品級推薦給朝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