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纏足早開始於公元969-975年南唐李煜在位的時期,李後主的一個窅娘別出心裁,用帛將腳纏成新月形狀在金蓮花上跳舞取悅皇帝。後來這個做法流傳到民間,纏小腳之風漸漸普及到了百姓人家。
纏足是中國古代一種陋習。是指女性用布將雙腳緊緊纏裹,使之畸形變小,以為美觀。一般女性從四、五歲起便開始纏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後方將布帶解開,也有終身纏裹者。
據現代學者考證,纏足開始於北宋後期,興起於南宋。元代的纏足繼續向纖小的方向發展。明代的纏足之風進入興盛時期,出現了“三寸金蓮”。清代,纏足到了登峰造極的鼎盛時期。纏足之風蔓延至社會各階層的女子,不論貧富貴賤,都紛紛纏足,但不纏足者也不在少數。
纏足的起始年代說法很多,但這些早期的記載,大多很難確定,一直到宋代,才開始有較明確的記載,纏足風俗的興盛到明清時代,逐漸普及於一般階層婦女,漢族各地婦女幾乎都有纏足的風俗,但也有少數例外,例如客家人因婦女有采茶的傳統,所以不實行纏足,部分少數民族也受漢族風氣影響而纏足。
清朝建立後,朝廷多次下令不準民間纏足,尤其禁止滿族人纏足,但是由於這一習俗的影響頗深,成效不大,纏足的方式 一般而言,女孩子在5至8歲左右,便要開始纏足。纏足的工作,多由母親或熟習纏足方式的女性僕人實行。纏足時,除拇指外
此習由來已久,清末民初,在本縣仍盛行。後雖設機構,發告示,派人督促放腳,但直至解放前夕未能制止。建國後,徹底絕跡。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過七夕 七夕來源於哪個朝代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因受外來文化影響,洋節逐漸流行中國,媒體炒作,七夕節在當代又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起源哪個朝代
七夕節始於中國漢朝。
七夕節的乞巧習俗,始於漢代。 ...
中國文革期間(1966年)就開始有塑膠袋了。那時候塑膠袋很精貴,可以買金魚提著滿街走,招搖過市,得意洋洋。我一個塑膠袋放在褲兜裡,至少能用半年,用來墊屁股坐在地上。塑膠袋付費使用比較合理,可以增加塑膠袋反覆使用的次數,減少浪費,減少處理垃圾的成本。塑膠垃圾可以考慮用於改造沙漠,塑膠是碳氫化合物,高分子,聚 ...
1、七七事變爆發。
2、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
3、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 ...
1996年10月,375ml盒裝冰紅茶上市,賣了有20多年了,印象中2000年就隨處可見有賣了。
冰紅茶,即紅茶加冰製作的飲料。冰紅茶確切的發明時間已無從考證,但在1929年夏天時突然流行起來。茶商理查(Richard
Blechynden)參加中國西湖博覽會時向人推銷紅茶,由於盛夏酷暑,理查自己 ...
纏足開始於北宋後期,興起於南宋;纏足是中國古代一種陋習,是指女性用布將雙腳緊緊纏裹,使其腳畸形變小,以為美觀,一般女性從四、五歲起便開始纏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後方將布帶解開,也有終身纏裹者;元代的纏足繼續向纖小的方向發展,明代的纏足之風進入興盛時期,出現三寸金蓮之說,要求腳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還要弓彎,但 ...
中國種葡萄始於漢朝。中國最早關於“葡萄”的文字記載出現在中《詩經》,“六月食鬱及薁”,“薁”就是野葡萄。
葡萄(學名:VitisviniferaL.)為葡萄科葡萄屬木質藤本植物,小枝圓柱形,有縱稜紋,無毛或被稀疏柔毛,葉卵圓形,圓錐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發達,果實球形或橢圓形,花期4-5月,果期8- ...
我國火藥是唐朝中後期由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末年開始用於軍事上,宋朝廣泛用於戰爭,宋代是我國古炮發展最為鼎盛的時期,公元12世紀30年代,出現了以巨竹為筒的管形噴射器,火槍,3世紀50年代,又出現了竹製管形射擊火器,突火槍,1234年,元軍攻打宋都汴梁,就曾使用火炮數百具,晝夜連續向城內發射,所射石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