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中的典範:大寨村在哪裡
中國農村中的典範:大寨村在哪裡
中國十大名村之一的大寨村坐落於山西省昔陽縣,是一個很小的小山村,但是就是這麼個小山村如今卻成為了中國土豪村之一,在中國十大名村排行榜中位居第二,那麼有中國農村中的典範之稱的大寨村位置在哪裡呢?一起來看看吧!
中華第一村——大寨村是山西省昔陽縣的一個小山村。大寨的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是個窮山村,解放後,在陳永貴,郭鳳蓮的領導下,大寨人決心組織起來改變山村落後的面貌。
從53年開始,治山治水,在“七溝八梁一面坡”上用了十年的工夫修成了畝產千斤的高產、穩產海綿田。可是,1963年,大寨遭受了一場毀滅性的洪澇災害,山流、地衝、房倒、窯塌,群眾生活十分困難,十年心血付之東流。在陳永貴同志的帶領下開展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重建家園的熱潮。
大寨地處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城東南部,全村有220多戶人家,510多口人,1.88平方公里,海拔為1162.6米。這裡屬太行山土石山區,由於長期風蝕水切,地域形成了七溝八梁一面坡的形貌。
這裡窮山惡水,七溝八梁一面坡,自然環境惡劣,群眾生活十分艱苦,後進行治山治水,在七溝八梁一面坡上開闢層層梯田,並透過引水澆地改變了靠天吃飯的狀況。因此,得到了毛領袖的肯定和表揚,並於1964年發出了“農業學大寨”的號召,從而成為全國農業的一面旗幟。
“農業學大寨”以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李、葉、鄧、陳等曾相繼視察大寨,國外有國家元首,政界要人和友好知名人士,國內有各行各業的人士,共有上千萬人次前來參觀學習大寨,來自海外地區134個國家和地區的達2.5萬多人。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大寨已經成為一個優美的公園山村。層層梯田莊稼蔥綠,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鬱鬱蔥蔥,處處果園碩果累累。大寨村窯洞整齊,街道乾淨、清潔,人民熱情好客。大寨的交通、通訊等基礎條件已經大有改善,是一個成熟的農業旅遊區。
大寨相續開發了民族團結林、知青林、軍民池、周領袖休息廳、支農池、聯建池、陳永貴墓地、老英雄墓地、郭沫若詩碑、孫謙紀念地、大寨展覽館、陳永貴雕像、團結溝渡槽、大寨文化廣場、大寨文化展示館、大寨梯田(狼窩掌)、大寨生態園,開放了陳永貴故居、大柳樹、火車皮式窯洞、大寨新居、周領袖住址等旅遊景點,為大寨增色不少。
地址: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大寨鎮大寨村
【結束語】大寨村在2015年中國十大名村排行榜中僅次於華西村,發展速度迅速,有中國農村中的典範之稱,是靠著人們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
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的小崗村在哪裡
中國十大名村之一的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的領頭羊,如今成為了享譽全世界的名村之一,小崗村在經濟方面發展迅速,人均收入堪比城市,甚至比城市還要高。接下來的文章內容就帶你去看看小崗村在哪裡。
小崗村位於安徽省鳳陽縣東部,隸屬小溪河鎮,距京滬鐵路5公里,距省道307線7公里,距明光、臨淮兩個淮河航運碼頭均20公里。但這些看似方便的交通網路說明不了任何問題,因為在1978年之前此地一直為飢餓和貧窮困擾。它當時是全縣有名的“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後幾乎家家外出討飯。這年年底發生在小崗的自發的生產責任制改革,讓小崗領風氣之先。在此後每當提及中國農村在改革開放初期的變化,小崗都會被提起。
小崗村隸屬於安徽省鳳陽縣,位於滁州市鳳陽縣東部25公里處,距寧洛高速(G36)鳳陽出口15公里。是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全國十大名村之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沈浩精神起源地、中國幸福村、中國鄉村紅色遺產名村、全國旅遊名村、全國幹部教育培訓基地。
1978年,十八位農民以“託孤”的方式,冒著極大的風險,立下生死狀,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了紅手印,創造了“小崗精神”,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截至2008年,轄23個村民組,940戶、3970人,村域面積15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土地面積1.9萬畝。
截至2012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8億元,村集體經濟收入410萬元、較上年翻一番,村民人均純收入10200元。
小崗村,總面積15平方公里,位於滁州市鳳陽縣東部約28公里。地理位置東經32°84′,北緯117°78′。
氣候特徵
小崗村境內處於中國東部溼潤季風區內,淮河以南屬北亞熱帶,淮河以北屬於暖溫帶,這樣兩種氣候之間除地理位置上有一河之隔外,並無截然不同的界線。處在北亞熱帶向暖溫帶漸變的過渡帶內,在氣候上就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特點,其表現為終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熱同季,乾冷同期,無霜期較長。
地形地貌
小崗村地處江淮分水嶺,都是丘陵地,土地高低不平,落差最大達3米。
資源編輯
土地資源
小崗村總面積15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土地面積1.9萬畝,水田800畝。
水資源
小崗村內有鹿塘水庫、秦塘、石塘等池塘。
生物資源
小崗村快速通道東西兩側各設立20米寬共20行高規格綠化帶,面積260多畝,栽種各種樹木總數超過28000棵;樹種包括女貞、水杉、烏桕、楓香等多個品種。境內野生動物主要是有季節性候鳥,有大雁、麻雀等。
電力資源
小崗村靠近能源大市淮南和淮北市,村內完成了城鄉農村電網改造,建立一批企業供電專用線路,基本上滿足小崗村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
【結束語】中國農村改革的第一村小崗村位於安徽安徽滁州市鳳陽縣下轄村,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到此地一遊,據說小崗村經濟發達,風景也不錯哦!
臺灣百姓度“中元”:感受中國文化的韻味與傳承
新華網臺北8月24日電農曆七月十五,整個臺北浸淫在濃濃的中國傳統文化氛圍中。中元節這個在大陸已逐漸被淡忘的傳統民間習俗,在今天的臺灣被完整地保留著。
進入農曆七月,臺灣民眾的日常生活無形間多出了些許忌諱,因為這個月是中國民間相傳的“鬼月”,是那些業已過世卻又無所歸依和寄託的魂靈相聚的時段。而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就是傳說中“鬼門開”的日子,於是生者便在此日追祭那些逝去的亡魂,這便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
在臺灣,人們在這一天舉行各種各樣的祭奠活動,表達生者對死者不忘的關懷。這一天,臺灣從北到南,由東往西,街頭、家門口、店鋪前隨處可見三三兩兩的民眾焚香燭、祭三牲、燒冥紙的祭祀場面。
儘管連日來臺北持續36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但這座現代化大都市卻向人們展示了極為傳統的一面:在很多街道兩旁,隔幾十步遠就擺放著一個堆滿貢品的香案,其上香菸嫋嫋,案前都有一個小火盆,人們將早已準備好的冥紙一疊疊續入火盆,還有人在香案前雙手合十祭拜祈福。身前街道上高速行進著的不盡車流,並沒有影響到他們的虔誠,傳統與現代在這裡交織成了一幅別緻的中國民俗風情畫。
正往火盆裡續放冥紙的臺北一家公司的職員劉德堂說,這種祭祀並無特定所指,所有的逝者,特別是那些無所歸依的亡靈都是祈福的物件。
“我們今天稱逝去的魂靈為‘好兄弟’”,在臺北建築事務所工作的司俊蓉指著插在香案上的兩面小旗告訴小編:“ ‘中元普渡’是為所有的‘往生者’,這是中國人根子上就有的善良。這樣的活動絕大多數臺灣家庭都會搞。”
據介紹,臺灣最負盛名的中元祭祀活動是基隆市的中元祭,在一連多天的燈放彩、迎斗燈、燈車遊行等活動後,昨天凌晨1時,基隆又舉行了盛大的“放水燈”活動。數千人在夏夜裡聚集在淡水河畔,將一盞盞造型別致的紙製中式彩燈放置在水面上,大大小小的彩燈與天上的繁星相輝映,載著人們的祝福順流而去,夜色中的淡水河變得剔透而斑瀾。
一位來自英國的女遊客說:“我以前就聽說中國人有個節日像西方的萬聖節,這次我見識到了,極富東方色彩和中國味。”
今年的“中元普渡”要在臺灣持續到9月初。臺灣的各大道觀、佛寺都要在這期間舉行各種普渡法會。精明的商家在這期間尋找特殊的商機,臺北一家酒店就因為將店堂布置成民間傳說中的地府模樣吸引了大批食客。而有的臺灣媒體則在探討中元節的起源和演進,並從中找尋著這一中國傳統民俗得以流傳的原委。
如同一位臺北街頭的祭祀所言:“這是一種關懷。是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同情和善良在形式上的表現。”農曆七月的臺北,在展示中國民俗風情的同時,也在向人們傳遞著中國文化中獨特的關愛和善良。
風青楊:中國官場中驚人的“竊聽風暴”
近日,重慶晚報報道了一位經常為官員檢測拆除竊聽偷拍裝置的官場“紅人”——齊某。他說,現在中國官場竊聽成風,如今官員們廣泛使用間諜裝置,彼此刺探,抓對手把柄,由此副職立刻升為正職。去年他從上百名官員的汽車、辦公室或臥房拆出三百多個竊聽偷拍器材,最忙碌的一週拆出了四十多個,而這些裝置來自他們的妻子、情人、同僚 ...
為什麼小崗村被稱為中國農村改革的第一村
小崗村位於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東部,是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1978 年,十八名農民以託孤的方式,冒著極大的風險,立下生死狀,在土地承包責 任書上按下了紅手印,創造了小崗精神,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第一 年,小崗村就發生了巨大變化。全隊糧食總產13 . 3萬斤,相當於1 955年到1 97年糧 食產量的 ...
中國有個長壽村在哪裡
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長壽村, 長壽村即武安市西北56公里處摩天嶺腳下的艾蒿坪村,因自建村以來,村民少病絕癌,世代長壽,壽命均在85歲以上,故稱“長壽村”;湖北宜昌夷陵區鴉鵲嶺鎮長壽村,長壽村位於鴉鵲嶺鎮西南部,東與枝江市安福寺鎮和平村接壤,南與長湖村交界,西與牧童村毗鄰,北與五龍村相交,地勢屬土丘、衝崗、田 ...
中國版“比薩斜塔”:建於清朝乾隆年間 傾斜2.3米經歷3次地震不倒
義大利的比薩城,有一座塔,塔身傾斜3.5米,是世界著名旅遊地。
四川馬爾康縣,風景秀美,著名電視劇《塵埃落定》曾在這裡拍攝取景。馬爾康縣直波村,有一座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的43米高的八角碉樓,半個多世紀來,已經傾斜2.3米,經歷3次大地震而屹立不倒,被稱為中國版的“比薩斜塔”。2001年7月,直波 ...
鄂西北農村春節習俗:除夕夜 “守歲”
每年臘月三十日叫除夕,意思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天。
這一天也許是最忙的一天,也是最興奮的一天。
女人的本職工作自然是張羅團年飯。
男人帶著小孩撕掉舊對聯、門畫,貼上新的對聯、門畫、中堂、年畫。
接著是祭祖。男人把事先買好的火紙用錢鑿鑿上銅錢的印記,提上香裱、菸酒、鞭炮,帶上孩子,給祖輩們上墳。 ...
中國年俗節日:“大小填倉節”
填倉節是漢族民間一個象徵新年五穀豐登的節日。“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亦稱為“天倉節”,民間有老天倉與小天倉之分。農曆正月二十為小天倉,正月二十五為老天倉,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穀倉。這一天黎明,家家戶戶都在自己的院子裡或打穀場上,用篩 ...
中國民俗中的拜太歲
拜太歲”是中國道教文化的一個內容,也是我國民間一種化煞消災、祈福納吉的傳統習俗。早在元、明時代,拜太歲活動便被列入國家祀典。相對於中國內地居民來說,潮汕人算是最擅長“拜老爺”的族群,自古以來便流傳著“拜太歲”以及類似於“拜太歲”的活動形式,然而由於受史料記載、道教活動場所的開放程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