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國醫學經典著作

中國醫學經典著作

  1、中醫經典著作共有十部。這十部經典,是中國醫藥學的理論基礎,自古至今,對中醫臨床、教學、研究都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這十部經典著作是:《素問》、《靈樞》、《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中藏經》、《脈經》、《針灸甲乙經》、《黃帝內經太素》。

  2、《素問》與《靈樞》合稱《黃帝內經》,它列“四大經典”之首,為學習中醫者的必讀之書,也是世界各國研究我國古代文明史、醫學史的重要著作。《黃帝內經》記述了大量中國古代天文、氣象、物候等學科的知識,為各有關學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素問》和《靈樞》各九卷、八十一篇。《素問》內容包括人體藏象(解剖生理)、經絡等中醫理論及病歷病機、診斷、辯證、治療、預防、養生以及人與自然、陰陽五行學說在醫學中的運用、運氣學說等多方面內容。《靈樞》與《素問》內容相近,尤詳於經絡俞穴、針灸等。

  3、《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對人體生理作了重要闡釋;全書以闡明《內經》的要旨為主,在《內經》的基礎上,提出了八十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內容涉及到生理、病理、診斷和治療等各個方面。其中一至二十難為脈學,二十三至二十九難為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為臟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為針法。

  4、《神農本草經》簡稱《本草經》或《本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成書於東漢,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而是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總結、蒐集、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草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藥物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合和”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被譽為中藥學經典著作‘開本草學先端。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為中藥理論精髓。書中對每一味藥的產地、性質、採集時間、入藥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詳細記載。對各種藥物怎樣相互配合應用,以及簡單的製劑,都做了概述。

  5、《傷寒論》、《金匱要略》創立辨證論治,歷來被視為醫門之聖書。《傷寒論》十卷、二十二篇,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論述了傷寒等外感熱性病的病理、診斷、治療及用藥。《金匱要略》六卷二十五篇,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皮膚科等四十多種雜病的治療方法一百三十九條,二百六十二方,以臟腑經絡學說作為基本論點,重視內臟間的整體聯絡性,強調保持人體的正氣,同時也不忽視去邪。

  6、《中藏經》託名華佗所作;是一本臟腑辨證專書。作者不僅對臟腑寒熱虛實生死順逆辨證進行了大篇幅的闡述,而且全書均體現了以臟腑為核心的辨證思想。《中藏經》對臟腑的重視首先體現在它對病的劃分上,其以臟腑分證的手法主要有三。而更重要的是該書具體的臟腑辨證方法:臟腑辨證首論陰陽;虛實寒熱,臟腑有別;外感內傷,辨從臟腑;以髒氣為根本判別預後。《中藏經》上、下兩卷共載醫論49篇,上卷以內科雜病為主,分論陰陽、寒熱、虛實脈法,臟腑辨證,傳屍、痺證、中風、癰疽、水腫、諸淋等內容,下卷列諸病治方60首。

  7、《脈經》是中國醫學史上現存第一部有關脈學的專書,是公元三世紀以前中國有關脈學知識的一次總結。《脈經》全書共十卷,九十八篇,第一次把病脈歸納為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 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24種,根據形體辨別,闡明其所主病證,結合望、聞、問三診加以研究。雖然《脈經》是一部綜合前代脈學成就的著作,但由於它篇幅簡練、集中,便於學習,在中國醫學發展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國內外影響極大。如唐代太醫署就把它做為必修課程,日本古代醫學教育也把它當作必修課。

  8、《針灸甲乙經》為首部針灸學專著;《甲乙經》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適合針灸治療的疾病和症狀等共計800多種。例如:該書所分述的熱病、頭痛、痓、瘧、黃膽、寒熱病、脾胃病、癲、狂、霍亂、喉痺、耳目口齒病、婦人病等等,也基本上達到了條分縷析,內容比較豐富,使學習者易於掌握的治療學方法。

  9、《黃帝內經太素》本書是我國曆史上對《黃帝內經》進行分類研究的最早著作,也是現存最早的《內經》版本,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亦為醫門重典。三十卷,唐初醫學家楊上善所撰。此書自南宋以後便在國內佚失,直至清朝末年,才由楊守敬在日本發現仁和寺舊藏古代卷子抄本(殘存23卷),並影寫攜最。

求中國古代的經典著作

  《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老子》、《莊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屍子》、《孫子》、《孔子集語》、《晏子春秋》、《呂氏春秋》、《賈誼新書》、《韓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說》、《山海經》、《孔子家語》、《孔叢子》、《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太物志》、《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宋書》、《遼史》、《金史》、《元史》、玄經》、《新語》、《新序》、《白虎通德論》、《風俗通義》、《論衡》、《潛夫論》、《申鑑》、《中論》、《明史》、《清史稿》、《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

五大國人驕傲的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國人驕傲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五大經典著作,要是解讀中國傳統的經典著作雖然辛苦但能獲益良多並有幸能深刻體認中國傳統文化之真、之善、之美,接下來民族文化對《易經》、《老子》、《論語》、《孟子》、《莊子》這五大經典的詳解。

  中國傳統文化五大經典著作——《易經》

  《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漢初劉向校書時《三易》仍存,漢後下落不明),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

  春秋時期,官學開始逐漸演變為民間私學。易學前後相因,遞變發展,百家之學興,易學乃隨之發生分化。自孔子贊易以後,《周易》被儒門奉為儒門聖典,六經之首,而儒門之外。“有兩支易學,與儒門易並列發展:一為舊勢力仍存在的筮術易;另一為老子的道家易。所以自孔子贊易起,中國易學開始分為三支”。

  《四庫全書總目》將易學歷史的源流變遷,分為“兩派六宗”。兩派,就是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六宗,一為占卜宗,二為禨祥宗,三為造化宗,四為老莊宗,五為儒理宗,六為史事宗。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先秦有專門講解易經的經師。《易經》為群經之首,設教之書。


中國文化課經典語錄摘抄

  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2、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風·相鼠)   3、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6、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

關於法哲學得經典著作有哪些

  1、霍布斯:《利維坦》,法哲學的智慧之源。   2、康德:《法的形而上學原理》,先驗的法哲學體系。   3、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辯證的法哲學體系。   4、拉德布魯赫:《法哲學》,最後一個古典法哲學家。   5、奧斯丁:《法理學講義》《實證法律哲學》,經典的學科定義與概念分析,使得法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 ...

儒家經典著作有哪些

  1、《春秋》。該著作又稱為《麟經》,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現存版本是由孔子修訂而成的。   2、《禮記》。該著作又稱為《小戴禮記》,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由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是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3、《周禮》。該著作又稱為《周官經》,是中國古代關於政治經濟制度的一部著作,是古代儒 ...

中國合夥人經典臺詞

  1、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   2、千萬別跟丈母孃打麻將,千萬別跟想法比你多的女人上床,千萬別跟好朋友合夥開公司。   3、小姐心態,寡婦待遇,婦聯追求。   4、到底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   5、We are too young too naive   6、 ...

論語是我國古代什麼經典著作

  《論語》是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我國古代儒家的經典著作。   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論語》 多為語錄 ...

中國古代經典民間故事有哪些

  1、牛郎織女,中國著名民間故事,講述的是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的故事,由古典中蘊含浪漫,更反映了矢志不渝的曲折愛情,折射出中國勞動人民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崇尚追求和傾心向往。故事主要講述了一段發生在東周早期李家村來了一群下界遊玩的仙女在快樂湖沐浴,雙鳳村一放牛娃將其中一個仙女看上,二兩結婚生子(此處為 ...

求一本博弈論最經典著作

  推薦《博弈論與經濟行為》,其是2004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諾伊曼、摩根斯頓。圖書簡介:該書所研究問題的本質和所使用的技巧使得我們必須運用純粹的數學分析方法。其中沒有怎麼用到高等代數或微積分等,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運用的只是初等數學。集合論、線性幾何和群論的一些概念在這本書中發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