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山過年習俗要吃什麼

中山過年習俗要吃什麼

  過年是我國一整年以來最隆重也是最大型的重要節日。

  不同的民族、城市、地區在今天慶祝的方式和風俗習慣都有著差異。

  對中山文化感興趣的你,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在中山這座城市對過年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呢?

  貼春聯

  迎新年“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元日》描繪了過年時家家戶戶放鞭炮、掛桃符的盛況。桃符,就是現在的春聯。新年到來之前貼上春聯,意在避邪驅災、祈福祝願。

  早在1947年,中山圖書館組織春節徵聯活動,徵聯聯首為“書能益智宜多讀”。徵聯活動得到熱烈反響,一週內共收到應徵的下聯共1207條,冠軍對聯是:“墨亦尊仁且漫排”.縣文獻委員會主委鄭彼岸先生評述:墨子兼愛非攻之說,比儒家中心理論的仁尤為徹底。自漢武推尊儒術,罷黜百家,墨學始浸微,然真理終有昌明之一日。排斥異端是不智的,思想越開放,則社會越進步。該聯獲獎的理由可以理解為反對思想禁錮,鼓勵百花齊放,這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是有現實意義的。

  去年底,市文化部門也開展了2012年“中山第一聯”徵集活動,共徵集了200多位楹聯愛好者創作的近600副對聯,採用聯為:“岐水沐春風喜潤物無聲立德修身弘博愛,桂山迎旭日欣興城有道安居樂業享嘉年”,橫批是“幸福和美”。按照慣例,該聯將懸掛在興中道北端市人大政治協商委員會大樓上,成為城中心的一道風景線。

  年初一

  吃齋菜年初一,人們穿上新衣,後輩向前輩送上祝福,前輩向後輩發放利市。一家人在新年的第一頓飯,一般要吃齋菜,據說意為“年初一吃齋,勝過吃一年齋”,祈求新的一年順順利利,收穫豐厚,每餐可以大魚大肉。

  俗稱“羅漢齋”的齋菜一般用紹菜、木耳、芹菜、粉絲、蝦米、冬菇等烹製而成。從健康的角度看,初一吃頓齋菜對身體大有益處。因為年前年後多半會飯局埋堆,趁此機會清理一下腸胃,是避免患上消化道節日綜合徵的上好方法。不過有人卻不以為然。有位生意人說,最恨就是年初一吃齋的做法了,新年頭就吃齋,不就是叫我這一年都要“吃齋”?睬佢都傻!此公這番言論,皆因廣東話裡的“吃齋”還表示冇料到。真是各花入各眼,見仁見智。

  年初二

  開年糕年初二是“開年”日,是一年之中的“頭牙”,人們要早早吃“開年飯”,出嫁的女兒要帶著夫婿回孃家,年前備好的年糕也在這一天開封享用。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是過年必備的應景食品。有詩曰: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表達了人們藉著製作、享用年糕,祈求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良好願望。

  中山本地對年糕還有一種叫法,叫“笨拙糕”,粗獷的男士們直接稱之為“笨X糕”。為什麼會有這種叫法呢?可能是中山年糕的製作非常麻煩,功夫多,時間長,因而得名。但今時不同往日了,酒樓超市面包店,到處都有製作精美的年糕出售,想吃年糕,圖個好兆頭,不需要自己動手自找麻煩。這種改變正應了年糕的寓意:芝麻開花節節高!

  年初三

  要禁口年初三是赤口日,亦稱“赤狗日”。據說赤狗是口怒之神,當天遇見它易生口角是非,與人發生不愉快,所以一般不外出拜年,減少與人的交往,在家打掃初一、初二積下的垃圾(年初一初二一般不打掃家裡的衛生,以免把財氣掃走)。不過現在假期就這麼幾天,節日活動又豐富,不抓緊時間進行,還安排不過來哩。其實只要時時處處以和為貴,予人為善,就算不禁口,也不會犯“口舌”之災。

  年初四

  迎灶神年初四,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各家的神靈,在臘月二十四日迴天上述職,到大年初四便返回各家門戶。因此當天要準備豐富的供奉果品,燒香燃燭,恭迎灶神。

  年初五

  拜財神年初五是東南西北中五路財神的生辰,各路商家都要忙著以牲醴拜祭財神,祈求財神爺賜福,保佑新的一年風調雨順,財運亨通,生意興隆,大吉大利。

  年初六

  送窮鬼唐代詩人姚合詩曰: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相傳窮鬼乃顓頊之子,身材羸弱矮小,喜穿破衣爛衫,喝稀飯。正月初六舉行送窮鬼儀式,反映了老百姓祈求送走困苦,迎來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願望。對於現在的年輕人而言,新年的前幾天忙於親友間的走訪互拜,加之很多店面都關門過年,未免過得單調無趣。只有進入初五初六這個時候,任務式的拜訪基本完成,商家陸續恢復營業,市面生氣漸顯,屬於自己的歡樂時光才真正開始。

  年初七

  齊生日年初七的人日是新年裡一個重要日子。傳說女媧創世時,是按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的順序來造物的,就是說,在新年的第7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全人類的生日。中山人習慣在這一天煲粥炒粉以示慶祝,一般是煲魚茸粥、炒沙河粉。經過數天以來雞鴨魚肉、年糕煎堆等肥甘味厚食物的胡吃海塞,忽然讓味蕾來個全新體驗,簡直是新年裡的一大樂事!

  元宵日喜開燈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天官大帝的生日,是春節最後一天,也是春節最後一個高潮。過了這一天,一切將回到生活正軌。我國北方對元宵節極為重視,吃湯圓、賞花燈、逛廟會、猜燈謎,熱鬧非常。地處嶺南的中山過去對元宵節比較忽略,舊俗有搞開燈儀式的,即生了男孩的家庭,在這天到祠堂裡或土地壇掛花燈,叫開燈或掛燈,還要宴請親朋好友。新時代的元宵節有了新的內容和意義。從1988年起,中山市每年於農歷正月舉行“慈善萬人行”活動,原來在年初七“人日”舉行,2001年起改為元宵節當天進行。萬人行活動是由民間發起、政府引導、全民參與的新民俗,意在多渠道籌集善款,幫助有需要的人。中山慈善萬人行的出現,讓春節的氣息更加祥和、更加溫暖。

過年為何要吃餃子

  我國北方人有一種習俗,逢年過節,迎親待友,總要包頓餃子吃。尤其是大年初一,全家人拜罷年,便圍坐在一起,邊包餃子邊聊天,山南海北,無所不談,不時引來歡聲笑語,大有其樂無窮之意。"水餃人人都愛吃,年飯尤數餃子香"。當人們吃著這滑潤適口滋味鮮美的水餅時,如果再知道一些它的來歷,誰能不驚歎我們文明古國的源遠流長的麵食奇苑呢!

  對於餃子的來歷,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頗多。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我年的歷史了。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屆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麵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等名稱。唐代稱餃子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羅角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稱為"扁食"。

  現在,北方和南方對餃子的稱謂也不盡相同。北方人叫"餃子"。南方不少地區卻稱之為"餛飩"。餃子因其用餡不同,名稱也五花八門,有豬肉水餃,羊肉水餃,牛肉水餃,三鮮水餃,紅油水餃,高湯水餃,花素水餃,魚肉水餃,水晶水餃等等此外,因其成熟方法不同,還在煎餃,蒸餃等,因此,大年初一吃餃子在精神和口味上都是一種很好的享受。

過年為什麼要吃瓜子花生

  瓜子的寓意,是多子多福。

  花生的寓意,是早生貴子。

  過年的時候吃瓜子和花生寓意是多子多孫多福。這好像成為了一個傳統習慣,可能以前的人生活條件沒現在好,可以有巧克力堅果之類的。而瓜子花生是可以透過田間勞動獲得,就算買也不貴。過年時時間比較充裕,閒聊時喜歡吃瓜子和花生。


過年為什麼瓜子花生糖果

  在過年期間吃瓜子、花生、糖果,因其中帶有美好寓意。   1、瓜子寓意為多子多福,這也為中國流傳下來的習俗。吃瓜子也有擺脫貧窮的寓意,所以過年期間吃瓜子;   2、花生寓意為早生貴子、多子多福,美好的寓意使其成為傳統習慣,所以過年期間吃花生;   3、糖果寓意為甜蜜,新年來臨,新年伊始百姓希望生活如糖般美好 ...

過年為什麼餃子

  過年吃餃子的原因是:   1、因為和麵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   2、餃子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   3、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   另附餃子的做法如下:   餃子的做法是先和 ...

過年為什麼芋頭

  1、芋頭,在農村過年必吃芋頭。芋頭,是餘頭的諧音,象徵家裡有餘頭。也寓意家庭美滿、團團圓圓。   2、芋,尤其是本地品種,容易種植、適應性強,不佔農田,不懼陰溼,任何一處旮旯地,都可栽種,而且少生病蟲害,基本不施化肥農藥。既不孤傲,也不嬌貴,是一種平常而卑微的菜蔬。芋的這種特性,與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 ...

過年為什麼年糕

  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是因為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 ...

北方人過年為什麼餃子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 ...

河北二月二習俗什麼

  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   此時,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正是運糞備耕之際。   對河北文化感興趣的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河北二月二的時候都有哪些風俗習慣吧!   習俗之一:   龍抬頭今天人們大多熟知“二月二龍抬頭”,但是很少人知道這句諺語還有下文,“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 ...

鳳陽過年習俗:牛年夜飯 矮女孩打椿

  春節,是中國最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形成了許多過春節的習俗。這些習俗伴隨著人們走過一年又一年,其中有很多的習俗消亡了,也有很多習俗保留了下來,加上新誕生的一些習俗,形成了中國最具傳統特色的春節民俗文化。鳳陽民間有兩個有意思的過年習俗,一直傳承下來:“牛吃年夜飯”、“矮女孩打椿”。   在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