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是我國一整年以來最隆重也是最大型的重要節日。
不同的民族、城市、地區在今天慶祝的方式和風俗習慣都有著差異。
對中山文化感興趣的你,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在中山這座城市對過年的風俗習慣有哪些呢?
貼春聯
迎新年“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元日》描繪了過年時家家戶戶放鞭炮、掛桃符的盛況。桃符,就是現在的春聯。新年到來之前貼上春聯,意在避邪驅災、祈福祝願。
早在1947年,中山圖書館組織春節徵聯活動,徵聯聯首為“書能益智宜多讀”。徵聯活動得到熱烈反響,一週內共收到應徵的下聯共1207條,冠軍對聯是:“墨亦尊仁且漫排”.縣文獻委員會主委鄭彼岸先生評述:墨子兼愛非攻之說,比儒家中心理論的仁尤為徹底。自漢武推尊儒術,罷黜百家,墨學始浸微,然真理終有昌明之一日。排斥異端是不智的,思想越開放,則社會越進步。該聯獲獎的理由可以理解為反對思想禁錮,鼓勵百花齊放,這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是有現實意義的。
去年底,市文化部門也開展了2012年“中山第一聯”徵集活動,共徵集了200多位楹聯愛好者創作的近600副對聯,採用聯為:“岐水沐春風喜潤物無聲立德修身弘博愛,桂山迎旭日欣興城有道安居樂業享嘉年”,橫批是“幸福和美”。按照慣例,該聯將懸掛在興中道北端市人大政治協商委員會大樓上,成為城中心的一道風景線。
年初一
吃齋菜年初一,人們穿上新衣,後輩向前輩送上祝福,前輩向後輩發放利市。一家人在新年的第一頓飯,一般要吃齋菜,據說意為“年初一吃齋,勝過吃一年齋”,祈求新的一年順順利利,收穫豐厚,每餐可以大魚大肉。
俗稱“羅漢齋”的齋菜一般用紹菜、木耳、芹菜、粉絲、蝦米、冬菇等烹製而成。從健康的角度看,初一吃頓齋菜對身體大有益處。因為年前年後多半會飯局埋堆,趁此機會清理一下腸胃,是避免患上消化道節日綜合徵的上好方法。不過有人卻不以為然。有位生意人說,最恨就是年初一吃齋的做法了,新年頭就吃齋,不就是叫我這一年都要“吃齋”?睬佢都傻!此公這番言論,皆因廣東話裡的“吃齋”還表示冇料到。真是各花入各眼,見仁見智。
年初二
開年糕年初二是“開年”日,是一年之中的“頭牙”,人們要早早吃“開年飯”,出嫁的女兒要帶著夫婿回孃家,年前備好的年糕也在這一天開封享用。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是過年必備的應景食品。有詩曰: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表達了人們藉著製作、享用年糕,祈求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良好願望。
中山本地對年糕還有一種叫法,叫“笨拙糕”,粗獷的男士們直接稱之為“笨X糕”。為什麼會有這種叫法呢?可能是中山年糕的製作非常麻煩,功夫多,時間長,因而得名。但今時不同往日了,酒樓超市面包店,到處都有製作精美的年糕出售,想吃年糕,圖個好兆頭,不需要自己動手自找麻煩。這種改變正應了年糕的寓意:芝麻開花節節高!
年初三
要禁口年初三是赤口日,亦稱“赤狗日”。據說赤狗是口怒之神,當天遇見它易生口角是非,與人發生不愉快,所以一般不外出拜年,減少與人的交往,在家打掃初一、初二積下的垃圾(年初一初二一般不打掃家裡的衛生,以免把財氣掃走)。不過現在假期就這麼幾天,節日活動又豐富,不抓緊時間進行,還安排不過來哩。其實只要時時處處以和為貴,予人為善,就算不禁口,也不會犯“口舌”之災。
年初四
迎灶神年初四,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各家的神靈,在臘月二十四日迴天上述職,到大年初四便返回各家門戶。因此當天要準備豐富的供奉果品,燒香燃燭,恭迎灶神。
年初五
拜財神年初五是東南西北中五路財神的生辰,各路商家都要忙著以牲醴拜祭財神,祈求財神爺賜福,保佑新的一年風調雨順,財運亨通,生意興隆,大吉大利。
年初六
送窮鬼唐代詩人姚合詩曰: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相傳窮鬼乃顓頊之子,身材羸弱矮小,喜穿破衣爛衫,喝稀飯。正月初六舉行送窮鬼儀式,反映了老百姓祈求送走困苦,迎來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願望。對於現在的年輕人而言,新年的前幾天忙於親友間的走訪互拜,加之很多店面都關門過年,未免過得單調無趣。只有進入初五初六這個時候,任務式的拜訪基本完成,商家陸續恢復營業,市面生氣漸顯,屬於自己的歡樂時光才真正開始。
年初七
齊生日年初七的人日是新年裡一個重要日子。傳說女媧創世時,是按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的順序來造物的,就是說,在新年的第7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全人類的生日。中山人習慣在這一天煲粥炒粉以示慶祝,一般是煲魚茸粥、炒沙河粉。經過數天以來雞鴨魚肉、年糕煎堆等肥甘味厚食物的胡吃海塞,忽然讓味蕾來個全新體驗,簡直是新年裡的一大樂事!
元宵日喜開燈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天官大帝的生日,是春節最後一天,也是春節最後一個高潮。過了這一天,一切將回到生活正軌。我國北方對元宵節極為重視,吃湯圓、賞花燈、逛廟會、猜燈謎,熱鬧非常。地處嶺南的中山過去對元宵節比較忽略,舊俗有搞開燈儀式的,即生了男孩的家庭,在這天到祠堂裡或土地壇掛花燈,叫開燈或掛燈,還要宴請親朋好友。新時代的元宵節有了新的內容和意義。從1988年起,中山市每年於農歷正月舉行“慈善萬人行”活動,原來在年初七“人日”舉行,2001年起改為元宵節當天進行。萬人行活動是由民間發起、政府引導、全民參與的新民俗,意在多渠道籌集善款,幫助有需要的人。中山慈善萬人行的出現,讓春節的氣息更加祥和、更加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