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吃月餅的來歷+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和傳說
中秋節的真正來歷 中秋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
中秋節的真正來歷 中秋節的由來和傳統風俗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歷法,農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
總之,根據史籍的記載,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動,日期定於農曆8月15日。因為此時正是三秋之半,故名為“中秋節”。
中秋節的風俗
1、祭月、賞月、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
迎寒和祭月,設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2、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
3、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
4、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5、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在福建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而且博餅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
6、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7、玩花燈
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
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8、燒塔
南方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
夏至吃涼麵來歷 夏至吃涼麵還是入伏吃呢
夏至吃涼麵來歷 夏至吃涼麵還是入伏吃呢
夏至雖不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但表示炎熱的夏天即將到來。人們從夏至開始調整飲食,以熱量低、便於製作、清涼的食品為主要飲食,麵條通常為一般家庭的首選。夏至這天北方各地普遍要吃麵條,山東人吃麵條要過涼水,俗稱過水麵。夏至北方吃打滷麵和炸醬麵,南方吃的麵條品種就比較多了,如陽春麵、幹湯麵、肉絲麵、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麵等。
夏至吃涼麵還是入伏吃呢?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總稱伏日。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夏至雖不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但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到來。人們從夏至開始改變飲食,以熱量低、便於製作、清涼的食品為主要飲食,麵條通常為一般家庭的首選。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在古代的時候,一般到夏至人們都會舉行祭祀儀式,祈求蒼天保佑災消年豐。《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飢餓死亡。此時民間新麥方出,人們以麵食敬神。夏至吃麵食這一食俗也流傳至今。夏季受涼後往往會出現鼻塞惡寒、頭痛身重等症狀,煮一碗熱面,加些蔥白及胡椒,趁熱品嚐,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夏至前後是麥子豐收、新麵粉上市的時候,新鮮麵粉裡的營養成分較高。過去,人們在這個時候多吃麵,一方面是慶祝豐收,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新麵粉做成口感很好的麵條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成分。
夏至吃涼麵的做法:
材料:麵條,辣椒碎,雞蛋,豆瓣醬
做法
1、煮鍋加水,把麵條煮8分熟,然後燜熟。
2、炒鍋放一點油,炒雞蛋,加入豆瓣醬。
3、麵條放碗裡,倒上雞蛋醬,再灑上辣椒碎即可。
打滷麵的做法:
主料:麵條(標準粉)300克,香菇(鮮)70克,香乾40克,豬肉(肥瘦)250克
調料:豆瓣10克,大蔥5克,姜5克,大蒜(白皮)5克,醬油5克,澱粉(豌豆)5克,醋3克,雞精2克,白砂糖5克,植物油15克
步驟:
1、香菇、豆腐乾、慈菇和蔥、蒜、姜均切成細粒;
2、豬肉剁碎;
3、溼澱粉、醬油和白糖兌芡待用;
4、豆瓣剁細;
5、鍋內放油燒熱,先後放豆瓣、蔥、姜、蒜、碎肉、香菇和豆腐乾、慈菇翻炒出香味,加高湯;
6、改中火燒沸後加兌好的溼芡和雞精,稍加攪拌即成醬湯;
7、另煮麵條,食用時加入做好的醬湯即可。
愚人節的來歷 愚人節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愚人節的來歷 愚人節的由來和傳說故事
每年4月1日是愚人節。這不是一個國家性的節日,但在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人們都會在這一天互相開玩笑,搞惡作劇,被愚弄的人往往被稱作“四月的傻瓜”。
據維基百科介紹,愚人節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古羅馬時期的“嬉樂節”(3月25日)及歐洲中世紀時的“傻瓜節”(12月28日),被看做是愚人節的前身。
據傳說,最早把4月1日和愚弄別人聯絡在一起的是英國著名詩人喬叟,在他1392年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一隻自負的公雞在這一天被一隻狐狸愚弄了。儘管有學者對此持有異議,但普通讀者通常接受這種說法。
到了16世紀和17世紀,一些歐洲詩人和作家也在作品中提及在4月1日搞惡作劇愚弄人的事。1686年,英國作家約翰·奧布里把這一天稱為“愚人聖日”,這是英國曆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及這個節日。1698年4月1日,不少英國人被作弄,相繼跑到倫敦塔去“看獅子洗澡”。
愚人節傳說故事
說法一
在亞當神話說法中,當年上帝以洪水來毀滅世界,卻僅僅留下亞當的第三個兒子的後代諾亞,他以一條人造的大船,就是那艘諾亞方舟,保全了一家大小的生命,在洪水稍退之後,他放出一隻白鴿,向探出一條洪水消退之後的陸地,因為正好是4月1號,所以後人認為在這一天做毫無意義的事兒,就好像一隻白鴿做了白工一樣,行為愚蠢,這便成為愚人節的起源。
說法二
比較大眾的說法呢,是說愚人節起源於法國。在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了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曆”,就是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新年的開端,改變了過去以4月1日作為新年開端的立法,而在新立法推行過程中,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中改革,堅沿襲舊制,反拒絕更新。有沒有清王朝的既視感呀——
這些老頑固們呢依舊在4月1日那天互贈禮物,組織慶祝新年的活動,然後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表示了森森的不開森,為了嘲弄這些老傢伙,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這天會給頑固派贈送假的禮物,邀請他們參加假的慶祝會,並把這些受愚弄的人稱之為“四月傻瓜”或者是“上鉤之魚”,此後,由於他們在這天的互相愚弄,日久天長,便成了法國流行的一種風俗,到了18世紀,這樣的風俗習慣又流傳到了英國,後來又被英國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說法三
當然啦,愚人節的起源還有很多說法。比如,宗教說法中就說,愚人節是公元15世紀宗教革命之後開始出現說謊的節日,當時,西班牙王腓力二世曾建立了一個異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被視為異端,在每年的4月1日處以死刑,臣民們感到非常的恐怖,於是每天以說謊取笑為樂來沖淡對統治者的恐懼和憎恨,此後,這種習慣沿用日久,就成了今天的愚人節。
說法四
還有一種說法是,認為這一習俗源於印度的的“詮俚節”,該節規定,每年3月31號的節日當天,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相開玩笑,互相愚弄欺騙以換得娛樂。
愚人節的真實來歷
主流說法是,愚人節起源於法國。
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
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
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這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
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後又被英國早期移民者帶到了美國。
在這些國家,人們常常為歡度愚人節而組織家庭聚會。用水仙花和雛菊把房間裝飾一新。比如,典型的傳統做法是佈置假環境,如把房間佈置得像過新年一樣,等客人到來時則祝他們“新年快樂”,讓人驚訝欣喜。
教師節的來歷簡短 教師節的由來和意義簡單一點
教師節的來歷簡短
早在1931年5月,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人就曾建議設立教師節,發表了《教師節宣言》,呈請當時的中央政府批准,並於1931年6月6日在南京中央大學舉行了第一次慶賀教師節的儀式。但當時的教育部沒有批准把這個節日列入學校校歷。儘管這樣,後來許多學校的教師仍於6月6日自動舉行紀念活動。
...
中秋節吃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和傳說
中秋節吃月餅的來歷
中秋吃月餅傳說是:唐初,為了平定外患,唐高祖李淵委任李靖為北征總指揮,反擊突厥,最終得勝。李靖凱旋剛好是八月十五,當晚有人向李淵獻餅祝捷。李淵看到祝捷餅十分高興,定下了每年這個日子吃月餅來慶祝,後來就行成中秋節吃月餅。
中秋節吃月餅的傳說
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的由來和傳說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的由來和傳說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
民俗專家表示,“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當時它也只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
月餅在我國是 ...
中秋節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吃月餅的寓意
中秋節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吃月餅的寓意
月餅又被稱作是團圓餅,因為它的形狀是圓的,所以也就寓意著家庭美滿成為了家人團聚的象徵,這種美好的寓意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到了今天依然非常適用。
也因為這個原因,月餅成為了中秋節家家戶戶必備的食物,亦或是走訪親朋好友必備的禮品,而且現在的月餅不像古代那麼單一,現 ...
中秋吃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吃月餅的來歷故事
中秋吃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起源於中國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在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不過由於這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 ...
中秋吃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吃月餅的吉祥寓意
中秋吃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 ...
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的來歷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賞月
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的來歷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賞月
吃月餅的來歷: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