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秋節的意義+中秋節有什麼含義

中秋節的意義 中秋節有什麼含義

  中秋節的意義

  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緩慢發展而來的。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中秋時節,人們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更多地被賦予了思念親人的色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詞句貼切地反映了中秋佳節的意義,反映了人們對月圓的期盼和對相思之人的牽掛。

  寓意著家人團圓圈家歡樂,正因為八月十五的月亮很圓很亮的原因,所以這個節日又被稱“團圓節”。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是全民的節日,但從前有的地方婦女在中秋有她們獨特的節俗活動,如“拜月”,俗傳中秋是月亮生日,月亮被稱為女神。俗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說。吳地有“走月亮”之俗,婦女盛裝出遊,互相往還,直到天明雞唱,猶婆娑月下。婦女拜月之俗的形成,可能和古代月亮主生育的民間信仰有關,有些地方拜月活動結合求子儀式,是其證明。閩南及臺灣地區的婦女,中秋節有“聽香”之俗,聽香人燃香禮拜後,或靜立或出遊,注意竊聽別人語言,以占卜吉凶。

  月是民族和諧、家庭幸福的象徵。自古以來,中秋節不僅是小家團圓的日子,更是舉國歡慶的時刻。從時令上看,中秋是“秋收節”。當然,現在看來,名義上拜月亮,其實念念不忘的應該是自己的祖先吧,還有就是思念那些遠方不能夠團圓的親人們。總之,中秋節,就是團圓節,就是溯宗追遠,就是一家團聚的節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中秋節有什麼含義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節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節從其最早的含義來看,就是一套禮儀。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它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於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層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們對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認識,體現了一種對於家庭的重視。

  對於很多人來說中秋節意味著和家人的團圓,意味著親情的重聚。然而人世間總是離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與人生的失意總是難以避免。因此,追求團圓就不僅僅是一種現實的需要,還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常以月來寄託深情,望月興嘆,寄託相思之情。

  文人士大夫對於中秋節更是有著滿腹的惆悵和說不完的感傷,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

  中秋,有濃濃的快樂;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中秋佳月最端圓。老痴頑。見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應慳。殘雨如何妨樂事,聲淅淅,點斑斑。

  天應有意故遮闌。拍人間。等閒看。好處時光,須用著些難。直待黃昏風捲霽,金灩灩,玉團團。

  中秋,有淡淡的憂愁;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有刻骨的思念;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有滿滿的期待;

  中秋月·中秋月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中秋,有無盡的詩意;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2020中秋節怎麼過有意義 2020中秋節回家團圓

  2020中秋節怎麼過有意義 2020中秋節回家團圓

  2020中秋節怎麼過有意義

  回家團圓過節

  儘量回家過節。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好日子,在附近工作的兒女一定要爭取回家過節。老人們都盼望著這天能和子孫團聚。所以無論如何都要爭取回家過節。確實很遠的,也要打電話問候父母。

  “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節日是民族凝聚的促進劑,有著強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團圓”是老子“道法自然”的產物,是“天人合一”哲學理念的高度體現,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價值理念。花好月圓之夜,就是骨肉團圓之時。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從天上的月亮聯想到人間團圓,這是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

  中秋節敬老也要身體力行

  給年邁的父母、公婆、爺爺奶奶帶點禮物。俗話說禮輕情意重,一點小禮物聊表對老人孝敬的心意。這樣,大家都會感受到家的溫暖。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家都要深刻領會,認真踐行哦。

  帶父母到公園逛逛,談談心,聊聊天。一是換換環境心情會愉快,二是順便看看風景找回年輕時的感覺。我想對大家說,青山依舊在,父母已年邁。待到兒女懂事時,雙親已不在。記住,無論你多忙,都要抽空看父母,孝順不能等待

  中秋文化傳統源遠流長,這種文化生髮於夏商周之時,並與古代養老實踐相結合,可以說是一種敬老、養老文化。《禮記》有言:“凡三王養老皆引年,月令仲秋養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飲食。”三王指夏禹、商湯和周文王。因為仲秋時節“月至四陰,陰已盛矣。時以陽衰陰盛為秋,人以陽衰陰盛為老。”三王順應時令,於仲秋舉行養老儀式,對身疲力衰的老人,贈予手杖行路,賜以糜粥飲食,體現了對老年人的尊重。

  中秋節的由來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中秋佳節。曆法說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每逢八月十五人們仰望夜空,看到較之其他月份的更圓、更皎潔的圓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他鄉的遊子,也以此寄託自己的思鄉之情。因而,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中秋”最早記載於《周禮》,其意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裡面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自古關於中秋節的來源有兩種說法。

  其一,與農業生產相關。“秋”字的含義是:“莊稼成熟曰秋。”農曆八月,各種農作物逐漸成熟,農民們為表達因豐收喜悅的心情,便以八月十五這天作為節日進行慶祝。因為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節”。

  其二,《禮記》有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因而早在春秋時代,帝王有祭月、拜月的活動。後來達官貴人和文人學士也相繼效仿,漸漸傳到民間。形成舉國歡慶的節日。

太原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中秋吃月餅的含義

  太原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中秋吃月餅的含義?中秋節在大多數人心中都是團圓的日子,因此中秋一直是很重要的節日,不管是在國內的各個地區,還是海外的華人們都會很注重過中秋,而在山西太原會怎麼過這個節日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原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祭月亮

  中秋之夜,家家團聚,在院落東面擺上供桌,上置月光馬兒(即月神圖象)、月餅、西瓜、毛豆、水果等,全家仰望一輪皓月,主拜者叩頭敬獻,口誦拜月歌: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敬神仙,有吃有喝還有穿,一家大小都平安。

  供器中有香爐、燭臺等,香爐中點燃一種盤曲的線香,稱為芸香。一俟玉兔東昇,月光照臨桌上供品,便表示月光菩薩已領受了這份情意,於是燒香焚紙,皆大歡喜。

  打月餅

  山西地區普遍稱中秋節為八月十五,是民間僅次於春節的大節。山西人過中秋節,祭月是民間悠久的風俗,而月餅即是祭月最首要的供品,又是全家人歡度節日的食品,還作為贈送親友的禮品。農村習慣自已製作,稱為打月餅。每逢節日來臨,家家都要架鍋,自己烤制月餅。

  團圓飯

  晉東南地區,八月十五日要請女婿上門,設酒招待。中秋節又稱為團圓節。山西民間特別注重此時此刻的全家團聚。外出的人一般都要在這天回家過節,並且還習慣買上一些高階月餅。

  出嫁的姑娘忌在孃家過中秋節,要回到婆家與丈夫一塊賞月。新媳婦回婆家必須由女婿來請。女婿叫媳婦要給岳父岳母送月餅作為禮品。

  中秋吃月餅的含義

  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月餅寓意團圓,應該是明朝開始的。如果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閤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臺灣中秋節的習俗哪些

  臺灣中秋節的習俗:祭月      月光紙與兔兒爺。一般認為中秋節的起源,是來自古代帝王在八月十五祭月的習俗。在民間,後來也漸漸有了這種風氣。在明清時代,祭月的供品中,月餅必須是圓的,瓜果必須切成如蓮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一種叫“月光紙”的東西,上面繪有月光照耀菩薩,下面繪有月亮宮殿,有一兔人站立在那裡搗藥。 ...

中秋節的古詩哪些 意境最美的中秋節古詩詞

  中秋節的古詩有哪些 意境最美的中秋節古詩詞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陽關曲·中秋月   宋代:蘇軾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

中秋節的風俗哪些 細數那些不為人知的中秋習俗

  中秋節的風俗有哪些   吃月餅   據現有記載,吃月餅的習俗最早源於唐代,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感覺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其製作方法也更加精緻。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讚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其美味可想而知。   賞月   ...

中秋節吃月餅什麼講究 中秋節吃月餅注意什麼

  中秋節吃月餅有什麼講究中秋節吃月餅注意什麼   1、不宜多吃。月餅的糖分和油脂含量都很高。一箇中等大小的月餅所含的熱量就超過了兩碗米飯,即使是素餡料的水果、蔬菜餡月餅,其外皮的熱量和脂肪含量同樣高。如果過量食用,可能會引起胃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情況。所以,吃月餅一天別超過一個,最好是一起分食。   ...

中秋節的詩句古詩大全 描寫中秋節的詩句哪些

  中秋節的詩句古詩大全 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哪些   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2、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齊已.《中秋月》)   3、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蘇軾.《中秋月》)   4、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王昌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

2020八月十五中秋節吃什麼 2020中秋節的美食哪些

  2020八月十五中秋節吃什麼 2020中秋節的美食有哪些   2020八月十五中秋節吃什麼   1、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 ...

中秋節代表什麼意義 中秋節的象徵意義簡述

  中秋節代表什麼意義 中秋節的象徵意義簡述   中秋節代表什麼意義   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緩慢發展而來的。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中秋時節,人們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更多地被賦予了思念親人的色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