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周公輔成王
中華上下五千年:周公輔成王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後,過了兩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兒子姬誦繼承王位,這就是周成
王。那時候,周成王才十三歲,再說,剛建立的周王朝還不大穩固。於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
旦輔助成王掌管國家大事,實際上是代理天子的職權。歷史上通常不稱周公旦的名字,只叫
他周公。
周公的封地在魯國,因為他要留在京城處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等他的兒子伯禽長大
了,就派伯禽代他到魯國去做國君。
伯禽臨走的時候,問他父親有什麼囑咐。周公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當
今天子的叔叔,你說我的地位怎麼樣?”
伯禽說:“那自然是很高的了。”
周公說:“對呀!我的地位確實很高,但是我每次洗頭髮的時候,一碰到急事,就馬上
停止洗髮,把頭髮握在手裡去辦事;每次吃飯的時候,聽說有人求見,我就把來不及嚥下的
飯菜吐出來,去接見那些求見的人。我這樣做,還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這兒來呢。你到了
魯國,不過是個國君,可不能驕傲啊!”
伯禽連連點頭,表示一定記住父親的教導。
周公盡心盡意輔助成王,管理國事,可是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卻在外面造謠,說周公有
野心,想要篡奪王位啦!
紂王的兒子武庚雖然被封為殷侯,但是受到周朝的監視,覺得很不自由,巴不得周朝發
生內亂,重新恢復他的殷商的王位,就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氣,聯絡了一批殷商的舊貴族,
還煽動東夷中幾個部落,鬧起叛亂來。
武庚和管叔等人制造的謠言,鬧得鎬京也沸沸揚揚,連召公奭聽了也懷疑起來。成王年
小不大懂事,更鬧不清是真是假,對這位輔助他的叔父也有點信不過。
周公心裡很難過,他首先向召公奭披肝瀝膽地談了一次話,告訴召公奭,他決沒有野
心,要他顧全大局,不要輕信謠言。召公奭被他這番誠懇的話感動,消除了誤會,重新和周
公合作。周公在安定了內部之後,毅然調動大軍,親自率領大軍東征。
這時候,東方有幾個部落像淮夷、徐戎等,都配合武庚,蠢蠢欲動。周公下命令給太公
望,授權給他,各國諸侯,有不服周朝的,都由太公望征討。這樣,由太公望控制了東方,
他自己全力對付武庚。
費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終於平定了武庚的叛亂,把帶頭叛亂的武庚殺了。管叔一看武庚
失敗,自己覺得沒有面目見他的哥哥和侄兒,上吊自殺了。周公平定了叛亂,把霍叔革了
職,對蔡叔辦了一個充軍的罪。
在周公東征的過程中,一大批商朝的貴族成了俘虜。因為他們反抗周朝,所以叫他們是
“頑民”。周公覺得讓這批人留在原來的地方不大放心;同時,又覺得鎬京在西邊,要控制
東部的廣大中原地區很不方便,就在東面新建一座都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陽市),把殷
朝的“頑民”都遷到那裡,派兵監視他們。
打那以後,周朝就有了兩座都城。西部是鎬京,又叫宗周;東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周公輔助成王執政了七年,總算把周王朝的統治鞏固下來,他還制訂了周朝一套典章制
度。到周成王滿二十歲的時候,周公把政權交給成王管理。
從周成王到他的兒子康王兩代,前後約五十多年,是周朝強盛和統一的時期,歷史上叫
做“成康之治”。
中華上下五千年:齊桓公九合諸侯
齊國雖然在長勺打了一次敗仗,但是這並沒有影響齊桓公後來的霸主地位。過了十多
年,北方的燕國(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來討救兵,說燕國被附近的一個部落山戎侵犯,打
了敗仗。齊桓公就決定率領大軍去救燕國。
公元前663年,齊國大軍到了燕國,山戎已經搶了一批百姓和財寶逃回去了。
齊國和燕國的軍隊聯合起來,一直向北追去。沒想到他們被敵人引進了一個迷谷。那迷
谷就像大海一樣,沒邊沒沿,怎麼也找不到原來的道兒。
還是管仲想出一個主意來。他對齊桓公說:“馬也許能認得路,不如找幾匹當地的老
馬,讓它們在頭裡走,也許能走出這個地方。”
齊桓公叫人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領路。這幾匹老馬果然領著人馬出了迷谷。
齊桓公幫助燕國打敗山戎以後,邢國也遭到另一個部落狄人的侵犯。齊桓公又帶著人馬
去趕跑了狄人,幫助邢國重築了城牆。接著,狄人又侵犯衛國,齊桓公幫助衛國在黃河南岸
重建國都。就因為這幾件事,齊桓公的威望就提高了。只有南方的楚國(都城在今湖北江陵
西北),不但不服齊國,還跟齊國對立起來,要跟齊國比個高低。
楚國在中國南部,向來不和中原諸侯來往。那時候,中原諸侯把楚國當做“蠻子”看
待。但是,楚國人開墾南方的土地,逐步收服了附近的一些部落,慢慢地變成了大國。後
來,乾脆自稱楚王,不把周朝的天子放在眼裡。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約會了宋、魯、陳、衛、鄭、曹、許七國軍隊,聯合進攻楚國。
楚成王得知訊息,也集合了人馬準備抵抗。他派了使者去見齊桓公,說:“我們大王叫
我來請問,齊國在北面,楚國在南面,兩國素不往來,真叫做風馬牛不相及。為什麼你們的
兵馬要跑到這兒來呢?”
管仲責問說:“我們兩國雖然相隔很遠,但都是周天子封的。當初齊國太公受封的時
候,曾經接受一個命令:誰要是不服從天子,齊國有權征討。你們楚國本來每年向天子進貢
包茅(用來濾酒的一種青茅),為什麼現在不進貢呢?”使者說:“沒進貢包茅,這是我們
的不是,以後一定進貢。”
使者走後,齊國和諸侯聯軍又拔營前進,一直到達召陵(今河南郾城縣,召音shà
o)。
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問。齊桓公為了顯示自己的軍威,請屈完一起坐上車去看中原來的
各路兵馬。屈完一看,果然軍容整齊,兵強馬壯。
齊桓公趾高氣揚地對屈完說:“你瞧瞧,這樣強大的兵馬,誰能抵擋得了?”
屈完淡淡地笑了笑,說:“君侯協助天子,講道義,扶助弱小,人家才佩服你。要是光
憑武力的話,那麼,咱們國力雖不強,但是用方城(楚國所築的長城,在今河南方城北至泌
陽東北)作城牆,用漢水作壕溝。您就是再多帶些人馬來,也未必能打得進去。”
齊桓公聽屈完說得挺強硬,估計也未必能輕易打敗楚國,而且楚國既然已經認了錯,答
應進貢包茅,也算有了面子。就這樣,中原八國諸侯和楚國一起在召陵訂立了盟約,各自回
國去了。
後來,周王室發生糾紛,齊桓公又幫助太子姬鄭鞏固了地位。太子即位後,就是周襄
王。周襄王為了報答齊桓公,特地派使者把祭祀太廟的祭肉送給齊桓公,算是一份厚禮。
齊桓公趁此機會,又在宋國的葵丘(今河南蘭考東)會合諸侯,招待天子使者。並且訂
立了一個盟約,主要內容是:修水利,防水患,不準把鄰國作為水坑;鄰國有災荒來買糧
食,不應該禁止;凡是同盟的諸侯,在訂立盟約以後,都要友好相待。
這是齊桓公最後一次會合諸侯。像這樣大的會合,一共有許多次,歷史上稱做“九合諸
侯”。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死。過了兩年,齊桓公也死去。齊桓公一死,他的五個兒子搶
奪君位,齊國發生了內亂,公子昭逃到宋國。齊國的霸主地位也就結束了。
中華上下五千年:愚蠢的宋襄公
宋襄公見齊國發生內亂,就通知各國諸侯,請他們共同護送公子昭到齊國去接替君位。
但是宋襄公的號召力不大,多數諸侯把宋國的通知擱在一邊,只有三個小國帶了點人馬前來。
宋襄公率領四國的兵馬打到齊國去。齊國一批大臣一見四國人馬打來,就投降了宋國,
迎接公子昭即位。這就是齊孝公。
齊國本來是諸侯的盟主國,如今齊孝公靠宋國幫助得了君位,宋國的地位就自然提高了。
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繼承齊桓公的霸主事業。這次他約會諸侯,只有三個小國聽從他的
命令,幾個中原大國沒理他。宋襄公想借重大國去壓服小國,就決定去聯絡楚國。他認為要
是楚國能跟他合作的話,那麼在楚國勢力底下的那些國家自然也都歸服他了。
他把這個主張告訴了大臣們,大臣公子目夷不贊成這麼辦。他認為宋國是個小國,想要
當盟主,不會有什麼好處。宋襄公哪裡肯聽他的話,他邀請楚成王和齊孝公先在宋國開個
會,商議會合諸侯訂立盟約的事。楚成王、齊孝公都同意,決定那年(公元前639年)七
月約各國諸侯在宋國盂(今河南睢縣西北,盂音yú)地方開大會。
到了七月,宋襄公駕著車去開大會。公子目夷說:“萬一楚君不懷好意,可怎麼辦?主
公還得多帶些兵馬去。”
宋襄公說:“那不行,我們為了不再打仗才開大會,怎麼自己倒帶兵馬去呢?”
公子目夷怎麼也說不服他,只好空著手跟著去。
果然,在開大會的時候,楚成王和宋襄公都想當盟主,爭鬧起來。楚國的勢力大,依附
楚國的諸侯多。宋襄公氣呼呼地還想爭論,只見楚國的一班隨從官員立即脫了外衣,露出一
身亮堂堂的鎧甲,一窩蜂地把宋襄公逮了去。
後來,經過魯國和齊國的調解,讓楚成王做了盟主,才把宋襄公放了回去。
宋襄公回去後,怎麼也不服氣,特別是鄰近的鄭國國君也跟楚成王一起反對他,更加使
他惱恨。宋襄公為了出這口氣,決定先征伐鄭國。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救。楚成王可厲害,他不去救鄭
國,反倒派大將帶領大隊人馬直接去打宋國。宋襄公沒提防這一著,連忙趕回來。宋軍在泓
水(在河南柘城西北,泓音hóng)的南岸,駐紮下來。
兩軍隔岸對陣以後,楚軍開始渡過泓水,進攻宋軍。公子目夷瞧見楚人忙著過河,就對
宋襄公說:“楚國仗著他們人多兵強,白天渡河,不把咱們放在眼裡。咱們趁他們還沒渡完
的時候,迎頭打過去,一定能打個勝仗。”
宋襄公說:“不行!咱們是講仁義的國家。敵人渡河還沒有結束,咱們就打過去,還算
什麼仁義呢?”
說著說著,全部楚軍已經渡河上岸,正在亂哄哄地排隊擺陣勢。公子目夷心裡著急,又
對宋襄公說:“這會兒可不能再等了!趁他們還沒擺好陣勢,咱們趕快打過去,還能抵擋一
陣。要是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
宋襄公責備他說:“你太不講仁義了!人家隊伍都沒有排好,怎麼可以打呢。”
不多工夫,楚國的兵馬已經擺好陣勢。一陣戰鼓響,楚軍像大水衝堤壩那樣,嘩啦啦地
直衝過來。宋國軍隊哪兒擋得住,紛紛敗下陣來。
宋襄公指手劃腳,還想抵抗,可是大腿上已經中了一箭。還虧得宋國的將軍帶著一部分
兵馬,拼著命保護宋襄公逃跑,總算保住了他的命。
宋襄公逃回國都商丘,宋國人議論紛紛,都埋怨他不該跟楚國人打仗,更不該那麼打法。
公子目夷把大家的議論告訴宋襄公。宋襄公揉著受傷的大腿,說:“依我說,講仁義的
人就應該這樣打仗。比如說,見到已經受了傷的人,就別再去傷害他;對頭髮花白的人,就
不能捉他當俘虜。”
公子目夷真的耐不住了,他氣憤地說:“打仗就為了打勝敵人。如果怕傷害敵人,那還
不如不打:如果碰到頭髮花白的人就不抓,那就乾脆讓人家抓走。”
宋襄公受了重傷,過了一年死了。臨死時,他囑咐太子說:“楚國是我們的仇人,要報
這個仇。我看晉國(都城在今山西翼城東南)的公子重耳是個有志氣的人,將來一定是個霸
主。
你有困難的時候,找他準沒錯兒。”
中華上下五千年:晉文公退避三舍
晉文公即位以後,整頓內政,發展生產,把晉國治理得漸漸強盛起來。他也想能像齊桓
公那樣,做箇中原的霸主。
這時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來討救兵。周襄王有個異母兄弟叫太叔帶,聯合了
一些大臣,向狄國借兵,奪了王位。周襄王帶著幾十個隨從逃到鄭國。他發出命令,要求各
國諸侯護送他回洛邑去。列 ...
中華上下五千年:姜太公釣魚
盤庚死後又傳了十一個王,最後一個王叫做紂(音zhòu)紂原來是一個相當聰敏,
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經親自帶兵和東夷進行一場長期的戰爭。他很有軍事才能,在作戰
中百戰百勝,最後平定了東夷,把商朝的文化傳播到淮水和長江流域一帶。在這件事上,商
紂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在長期戰爭中,消耗也大,加重 ...
中華上下五千年:奴隸倒戈
周文王死了以後,他兒子姬發即位,就是周武王。周武王拜太公望為師,並且要他的兄
弟周公旦、召公奭(音shì)作他的助手,繼續整頓內政,擴充兵力,準備討伐商紂。第
二年,周武王把軍隊開到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地方,舉行一次檢閱,有八百多個小國諸
侯,不約而同地來到盟津會師。大家都向武王提出,要他 ...
中華上下五千年:國人暴動
在成王、康王統治的時期,周朝政局比較安定。後來,由於奴隸主貴族加重剝削,加上
不斷髮動戰爭,平民和奴隸的不滿情緒也隨著增長。周朝的統治者為了鎮壓人民,採用十分
嚴酷的刑罰。周穆王的時候,制訂了三千條刑法,犯法的人受的刑罰有五種,叫做“五
刑”。像額上刺字、割鼻、砍腳等等。但是,刑罰再嚴,也阻 ...
中華上下五千年:驪山上的烽火
周宣王死了以後,兒子姬宮涅(音niè)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什麼國家大事都
不管,光知道吃喝玩樂,打發人到處找美女。有個大臣名褒珦(音bāoxiàng)勸諫
幽王,周幽王不但不聽,反把褒珦下了監獄。
褒珦在監獄裡被關了三年。褒家的人千方百計要把褒珦救出來。他們在鄉下買了一個挺
漂亮的姑 ...
中華上下五千年:囚車裡的人才
周平王東遷洛邑以後的東周,又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周王室衰
落,周天子名義上是各國共同的君主,實際上他的地位只相當一箇中等國的諸侯。一些比較
強大的諸侯國家用武力兼併小國,大國之間也互相爭奪土地,經常打仗。戰勝的大國諸侯,
可以號令其他諸侯。這種人稱做霸主。
春秋時期第 ...
中華上下五千年:曹劌抗擊齊軍
齊桓公即位後,依靠管仲的幫助,爭取霸主的地位。但是,在他對魯國的戰爭中,卻遭
到一次不小的挫折。
在齊桓公即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84年,齊桓公派兵進攻魯國。魯莊公認為齊
國一再欺負他們,忍無可忍,決心跟齊國拼一死戰。
齊國進攻魯國,也激起魯國人民的憤慨。有個魯國人曹劌(音guì),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