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華文化的精髄是什麼

中華文化的精髄是什麼

  中華文化自然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了,它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精髓應該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因為一個民族的文化是必須從它的民族精神開始發源和擴散的,才能不斷髮揚光大。但文化中的精神本質是不會也不應該改變的。

中秋節:中華文化的活化石

  中秋節是濃縮了幾千年儒家文化現代非物資遺產的活化石,它以獨特的血親團圓為基礎,將民族團結和國家一統融合於儒家“團圓文化”之中,造就了東方式的、強大的“思親”、“思鄉”文化流。在市場文化多元的今天,我們不能只是在將失去民族文化陷入市場危機之時,才有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焦慮和憂傷。我們應該以東方文化對“血脈團圓”普遍認同為基礎,利用現代技術和市場能力,鍛造出具有普世價值的團圓文化,形成具有現代市場活力的華夏“中秋團圓文化”。

  “團圓”是華夏民族血液中的文化音符

  在中國文化裡,“月亮”一開始就不是一個普通的星體,她負載著悠久的神話傳說和深邃的文化內涵,啟示著中國古老的哲學和藝術。中國早期文化源於人們對太陽的陽剛與月亮的陰柔的想象,后羿射去暴烈的九日後,人們對太陽剛烈的崇拜漸漸地被月亮的陰柔所折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陰陽平衡觀。在世界文化之林中,陰陽魚太極圖被稱為世界第一文化圖騰,它融化在中國人的血液和骨髓裡,滲透於五千年古國文明的最深處。

  月亮,中國人嚮往之地,她生來就對中國哲學具有啟蒙意義。嫦娥服下不死藥登月後引發的月下相思、中秋團圓,左右了中國文人思維和文化的走向,吳剛砍伐的月桂樹“樹創隨合”的奇異能力,給中國哲理暗示一種不死的生命精神。

  遠古時期,中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據《禮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暮夕月”,每逢中秋夜,國家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大典。中秋時節,每個家庭都對著天上一輪皓月,觀賞祭拜,思念親人,企盼團圓的習俗,正是月亮的原始意象團圓,在血親相思的人性情懷上的文化體現。

  月的團圓喚起的親人的團圓。數千年來,每當皎潔的明月懸掛於中秋的碧空,不知有多少情感在此時波瀾起伏,不知有多少思緒翻湧翩躚,無論你在地球上多麼偏遠的角落,只要你發現有人在此時吟唱唐代名相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你就能從他那凝重的臉上,看到那烙有中華民族印記的血脈團圓和最原始的思念之情,感受到蘊含著民族情感的寧靜與淡淡的感傷。

  “望月”是當下最強大的經濟載體

  盛唐時代,中秋祭月被唐太宗指定為固定的國家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的家國同慶“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宏大氣勢,中國人的思親圖騰也從單一的吃“月餅”逐步演化為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慶典活動。豐富的慶典活動,打造出血親團圓、民族團結的祥和氛圍,顯示了中華民族對團圓的期盼以及團圓的凝聚磁力。

  中秋節作為民間節日盛行於宋朝,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中秋佳節,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扎綢掛彩,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舉家登上樓臺,擺上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共同賞月敘談,祝福遠方的家人。這就是中國最早的“團圓經濟”,有了這個強大的經濟載體,中秋望月才真正具有自身的經濟輻射、文化傳播的功能。

  中秋節在儒家文化的滲透下,祭月的成分、祭祀的色彩也漸漸地淡去。月色的朦朧、嬌美引發歷代文人雅士無限遐想,中秋明月高懸恰恰成為天涯海角的遊子們的精神依託。著名詩人王維寫下了“獨在異客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千古絕句,記載了華夏民族獨特的思鄉“情節”,揭示了人類最純真、最本源“天人合一”的思親“圖騰”。

  唐宋時期,文化的繁榮使文化第一次從藝術家獨立的心理享受,走向了大眾,為市場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形成了別具特色的節日“探親經濟”,這也是獨具中國文化特色的中秋團圓經濟。把文化融入到經濟之中,以強大的經濟為載體,增強儒家文化輻射能力,使中國儒家文化呈現出的短暫繁榮景象,也正是在這一歷史時期,儒家文化承載著中華古老的哲學思想和強大綜合國力,影響著世界,改變了東方。

  本報綜合

  不同的地區 同一個中秋節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南方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

  南京人中秋除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溼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稻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橘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北方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託球舞等。

會館在中華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是中國近代史中“名副其實”的人口大遷徙。

  由於勞務、逃荒、經商等諸多原因所造成的大規模人口遷移在歷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而與“闖關東”和“走西口”相比,“下南洋”可謂跨國越洋,範圍之廣,歷時之久,影響之深遠都是前兩者所望塵莫及的。

  隨著移民數量的日益增多,會館的誕生與其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擔負的使命也就變得日漸明顯。南洋地區的會館最早出現在19世紀中葉。其中在新加坡較為悠久的會館就包括了成立於1840年的福建會館,成立於1854年的瓊州會館(後更名為海南會館),福清會館和興安會館等等。

  早期的會館,其主要功能是為身居海外的同鄉或宗親提供一個臨時居住、辦公兼休閒的場所。通常會館內都備有客房、會議室,大一些的會館還有戲樓。

  不僅如此,其更深一層的目的和意義在於為遠居他鄉的同鄉們創造一個互相溝通感情的平臺,以及在必要時提供幫助的良好紐帶。這也充分體現了海外華人時刻銘記關懷互助精神的傳統美德。

  隨著歷史的變遷,會館文化也在潛移默化的發生轉變。當代社會,知識和教育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在為同鄉提供種種便利的同時,許多會館就提出了興資辦學的理念以至於更好的服務大眾,回饋社會。例如福建會館在1906年創辦的道南學校、海南會館集資創辦的育英中學、福清會館創辦的培群小學、興安會館創辦的宏文學校等等。

  多年來,這些會館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廣教育,從事社會福利工作,造福人民,奉獻社會,從而將中華文化和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以興安會館創辦的宏文學校為例,在校長的倡導帶領下和師生們的積極響應下,這所成立於1920年,有著悠久歷史的學校至今還處處洋溢著濃厚的中華文化氣息。“培養有信心,有道德修養,並熱愛藝術與中華文化的年輕一代”是宏文學校的校訓與使命。

  為了把弘揚中華文化的目標融入到學校的辦學理念中,學校把華樂、象棋、圍棋、書法、中國水墨畫、武術等編入小一到小五的課程中。近年來也推出了很多新方案,例如輔佐低年級學生控制雙語和晉升決心的“口語和演藝班”,以及讓高年級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用來創造新事物的“小小創造家課程”等等。

  由此可見,新加坡的會館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會館。它是“一種文化”,“一個精神”和“一個使命”。一種融合並昇華了中華傳統美德的文化,一個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崇高精神,和一個不遺餘力將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揚光大的光榮使命!而這個使命必將引導著我們再攀高峰,再創輝煌。


十堰:推碾中華文化的石磨

  把湖北省十堰比作磨合中華文化的“石磨”是非常貼切的,農家必備的“石磨”給了我們太多的韻味稟賦。   石磨上下兩塊合陰陽之氣,兩塊之中暗藏“太極圖”,尋常之物不尋常。石磨像魔方般地運作,經過揉搓、迴旋、初品進,精品出,形成一個旋體,攪動食物吐故納新,成為人類食用萬物的一個最不可缺的工具。   人們知道,漢代 ...

什麼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中華文化蘊涵著優秀的精髓是分為8個方面:   1、國家民族立場上的統一意識;   2、為政治國理念上的民本要求;   3、社會秩序建設上的和諧意願;   4、倫理關係處理上的仁義主張;   5、事業追求態度上的自強精神;   6、解決矛盾方式上的中庸選擇;   7、個人理想追求上的修齊治平;   8、社會 ...

三星堆是中華文化

  三星堆屬於中華文化,三星堆是古蜀國文明遺址。   歷史學界一向認為,與中原地區相比,古代巴蜀地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與中原文明沒有關聯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遺址證明,這裡是中國夏商時期前後,甚至更早的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並與中原文化有著一定的聯絡。驗證了古代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   以前歷史學界 ...

如何理解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從民族方面論述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1.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幷蓄。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處;兼收幷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鑑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2.中華文化的包容性,還體現在與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係中不斷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

中華文化方隊都有誰

  1、在“中華文化”方陣中,人們看到了文藝界很多熟面孔。遊行隊伍中,馮遠征、吳剛、郎朗等十分搶鏡。   2、上海出品獻禮大片《攀登者》中的“方五洲”隊長吳京作為電影界代表現身,在他的身旁,正是“上海女兒”、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剛剛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型文藝晚會《奮鬥吧中華兒女》演出的男中音 ...

中華文化有什麼特點和影響

  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中華文化的影響:對現代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對推動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重大的作用。   中華文化,亦稱華夏文化、漢文化,是指以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為基礎不斷演化、發展而成的中國特有文化。其特徵是以中華文化的諸子百家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 ...

中華文化具有哪些鮮明特徵

  中華文化的鮮明特徵在於:延續性,以人為本,強調人格;   1、具有延續性、凝聚力與包容性,在近六千年的人類歷史上,出現過26種文化形態,只有中國傳統文化是長期延續發展而從未中斷過的文化。延續不斷,經久不衰,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應變能力,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   2、以人為本、重人倫、重道德、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