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次子,永璉(1730-1738),母孝賢皇后。雍正帝賜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深得弘曆鍾愛,“聰明貴重,氣宇不凡”,乾隆元年七月,弘曆密定皇儲緘其名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1738年薨,弘曆極為傷感,冊贈皇太子,諡端慧。
2、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純惠皇貴妃,乾隆二十五年薨,年二十六。追封循郡王。子一,殤。過繼永瑆次子綿懿為嗣,襲貝勒。卒,子奕緒,襲貝子。卒,子載遷,襲鎮國公。
3、皇四子,永珹(1739-1777),履端親王。母淑嘉皇貴妃。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繼和碩履懿親王允祹後,四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辰時薨逝,終年三十九歲,諡曰“端”。
4、皇五子,永琪(1741-1766),母愉貴妃,少習騎射,嫻國語。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榮親王。乾隆三十一年薨,年二十六。諡曰純。子五,四皆殤;綿憶。
5、皇六子,永瑢(1743-1790)母純惠皇貴妃,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出繼為慎靖郡王允禧子,封貝勒。乾隆三十七年,進封質郡王。善詩文、繪畫,兼通天算。
6、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賢皇后。“性成夙慧,歧嶷表異,出自正嫡,聰穎殊常”,皇七子頗受弘曆疼愛,弘曆欲立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殤,方二歲。上諭謂:“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紹承大統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獲之福,此乃朕過耶!”命喪儀視皇子從優,諡曰悼敏。嘉慶四年三月,追封哲親王。
7、皇八子,永璇(1746-1832),母淑嘉皇貴妃,初封儀郡王,後晉親王,時人品評其“沉湎酒色,又有腳病。”卒於道光十二年,諡“慎”。
8、皇九子,未命名(1748年—1749年)幼殤,未封。母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9、皇十子,未命名(1751年-1753年)幼殤,未封。母舒妃葉赫那拉氏。
10、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鏡泉,號少廠,別號詒晉齋主人,生母為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乾隆五十四年封成親王。自幼酷愛書法藝術,加上得天獨厚的條件,得窺內府所藏,而自藏又甚富,書名重一時。永瑆楷書學趙孟頫、歐陽詢,小楷出入晉唐,其書法用筆俊逸,結體疏朗,風格典雅。行草書亦縱逸深厚,頗具風采。博涉諸家,兼工各體,與劉墉、翁方綱、鐵保並稱清中期四大書家。
11、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壬申四月二十五日寅時生。生母為繼皇后烏拉那拉氏。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丙申正月二十八日丑時薨,年二十四歲。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三月追封多羅貝勒。過繼永瑆第四子綿偲為嗣,生母為永瑆側福晉李佳氏。 永璂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
12、皇十三子,永璟,幼殤,未封。母繼皇后。
13、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殤,未封。母孝儀純皇后。
14、皇十五子,永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母為孝儀純皇后。後改名顒琰,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弘曆的第十五子。年號嘉慶,1796年~1820年在位。廟號清仁宗睿皇帝,諡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葬於清西陵之昌陵。
15、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殤,未封。母為孝儀純皇后。
16、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儀純皇后。和珅誅,沒其宅賜永璘。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晉慶親王,三月十三日去世。諡曰僖。另外,永璘有六子,長子名綿恆,次子早夭未命名,三子慶良郡王綿愍,四子早夭未命名,五子已革慶郡王綿悌,六子輔國公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