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那麼二十四史指的是什麼書呢?指的是: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和明史。
二十四史的大體情況
1、歷史地位:二十四史在中華文明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以中國曆代王朝的興亡更替為框架,反映了中國錯綜複雜的歷史程序。
2、重要性:二十四史使中國和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幾千年連貫、完整歷史記載的國家和民族。
3、現代點校本:現在我們看到的版本,是由中華書局組織全國百餘位文史專家,全國學術界、出版界通力合作重新整理出版的。
4、歷史意義:我國很多新朝代建立之後,都要修史,它連續地記錄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使我國曆史得以清晰化,連續化。
二十四史的意義
在知道了二十四史指的是什麼書之後,我們也要知道二十四史對於今天的意義。歷朝修史,這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很好的制度,二十四史也是因此而流傳了下來。
二十四史指的是二十四部史書,反之除了二十四史所列書籍外均不屬於二十四史書。
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即:《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史記》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1、二十四史是從漢到清陸續編寫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清乾隆時定為“正史”。即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和明史。
2、共三千多卷,近四千萬字。主要記載從黃帝到明末四千多年的歷史,包括政治、經濟、法律、軍事、天文、地理、學術文化等方面的豐富史料。
1、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史記》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2、19 ...
1、二十四史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2、二十四史,是中國古 ...
永熙三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與西魏兩個政權,東魏孝靜帝天平年間,下詔群臣於麟趾閣議定新制,興和三年頒佈實施,史稱《麟趾格》;《麟趾格》撰成於東魏孝靜帝興和三年,同年班於天下,《麟趾格》是《北齊律》的藍本,又是隋唐律法的直接淵源,它的影響一直波及後代,在中國古代法制史上起著承先啟後的作用。 ...
二十四史有《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等。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史記》 ...
前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 《三國志》;
二十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 ...
1、四書指的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作者分別是孔子、曾參、子思、孟子,這是儒家文化思想教育的基本教材。《五經》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的合稱,作者是摩西。。
2、四書五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其內容博大精深,文化內涵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為寶貴的精神財 ...
1、四書五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其內容博大精深,文化內涵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古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是以四書五經為修身、齊家、立德之本。
2、四書五經的名字最早見於南宋,是由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將四書與五經進行整理合併而成的。所謂四書,指的是《大學 ...